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时政纵览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稳定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姚志波 《学理论》2012,(13):3-4
哈尔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是在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确定的未来五年发展思路清晰,目标定位务实可行,四大形象标志令人期待,四大民生指标振奋民心,六大任务明确具体,体现了工作的连续性、前瞻性和针对性。特别是明确了建设大哈尔滨,着力发展县域经济,重点加强农业生产、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工作,这为我们今  相似文献   

3.
宗文 《瞭望》2009,(48)
《瞭望》近来有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前瞻报道令人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判断来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2007年的会议提出防过热、防通胀、重民生,给整个2008年定调。2008年的会议提出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给整个2009年定调。同样,今年的会议对  相似文献   

4.
特大地震给四川造成巨大的民生灾难。如何在恢复重建中优先保障民生,面临着诸多的现实难题。围绕民生问题,灾区工作分为抢险救援;安置群众;恢复重建和发展生产四个阶段。以成都市保障民生的主要做法为视角,可以对四川灾区民生问题的经验和启示进行剖析,具有极强的普遍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常态下明年经济发展态势如何?调结构能否保持稳增长?改革有哪些重头戏?民生有哪些新看点?1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一系列新动向。看趋势:九大趋势性变化定位新常态认识形势、研判走势是做好明年各项经济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针对近一年来海内外始终关注的中国经济新常态,会议通过对"九大趋势性变化"的阐释,历史地、辩证地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会议认为,当前我国在消费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8,(26)
中共中央政治局27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北京奥运会筹办最后阶段重点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强调,全党全国要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把在抗震救灾斗争中  相似文献   

7.
徐欧露 《瞭望》2020,(2):14-17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形势下,2019年国家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为国家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结构调聲和经济增速下行情况下,民生进一步改善难度加大。2020年要围绕就业收入、医疗、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继续深化改革、加大投入,加快补齐民生短板。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坐标上,全面部署了2019年经济工作的七大重点任务,其中在"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任务中强调要"以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为重点",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12月29日至30日我市召开的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相继出台了以"津八条"为代表的改革举措,营商环境有了新优化,企业活力不断释放,为我市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求进、稳中有  相似文献   

9.
陈燕 《瞭望》2022,(11):30-31
76次,这是"稳"字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次数.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指出,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延续"稳"的基调,再强调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  相似文献   

10.
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要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须把握好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的原则.并就扩大内需方面的工作,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克明 《求知》2024,(2):36-38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抓住了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开。”立足街域资源禀赋,汇聚区域发展势能,优化属地营商环境,推动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街道服务民生、推进平安建设和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优势的重要抓手。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街道基层党组织必须抓住推动经济发展这个牛鼻子,把党的经济工作目标化为街道经济工作的灵魂,在领导街域经济发展方面展现有力作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对于中国经济的一举一动,人们都给予十分的关注。本月初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其对2005年经济工作的谋篇布局,自然成为国内外观察家研判的重要对象。那么,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重点的安排呢?  相似文献   

13.
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要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须把握好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的原则。并就扩大内需方面的工作,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仁贵 《瞭望》2020,(19):8-10
一季度-6.8%的经济增速刚一发布,中共中央政治局即召开会议研判当前经济形势,并对经济工作作出部署。“六稳”之后首提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六保”,凸显了一季度的极不寻常,以及经济发展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这一提法及报告中的一系列论述,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的新要求新思路新举措。第一,加强社会建设,要抓住两个重点。一个是改善民生,一个是社会管理。社会建设的工作任务繁重,但必须抓住重点。我们以前强调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这是正确的。近些年来,我们  相似文献   

16.
潘洪其 《民主》2011,(5):53-54
据2011年3月4日《广州日报》报道,3月213下午.广东雷州市十四届人大七次会议当天的议程结束后,雷州市委书记许顺突然宣布,加设一个环节,由现场近300名人大代表投票表决2011年雷州市四大重点建设项目和四大重点民生工程项目。结果,涉及金额达数十亿元的雷州市四大重点建设项目和民生工程全部以98.5%以上的赞成率过关。  相似文献   

17.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所迫,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要,必须立足国情,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21,(9)
对理想民生状态的追求是我国一直以来的传统,发展和改善民生也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直坚持的工作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将民生工作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基于新时代民生发展特点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民生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理念,为我国民生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深入研究习近平民生理念的理论来源和实践来源,有利于我们深化对习近平民生理念的理解,增强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的认同感,促进民生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市委及时召开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工作方向、重点任务。本刊记者就宁河区如何落实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采访了区委书记王洪海。  相似文献   

20.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届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将之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成为一切工作的核心和出发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科学发展、求真务实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