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评     
《中国律师》2011,(7):87-87
广西4名律师涉嫌辩护人妨害作证罪被拘传 6月21日,广西北海市警方对外通报,4名律师涉嫌在当地一起故意伤害罪案件中。教唆、引诱当事人和证人作伪证,妨碍司法机关正常办案。目前,这4名被警方拘传的律师有两人被刑事拘留。两人被实施监视居住。  相似文献   

2.
审判长、审判员:被告人刘健涉嫌辩护人妨害作证一案,因其是在律师执业过程中的犯罪,引起了省内外司法界、新闻界和群众的广泛关注。我们分别受江苏省律师协会和南京市律师协会的委托,并征得被告人刘健本人的同意,担任被告人刘健的辩护人。接受委托以后,我们认真分析了滨海县人民检察院滨检诉(199)第181号起诉书对被告人刘健构成辩护人妨害作证罪的指控,查阅了控方为支持起诉而移送的部分证据材料,会见了被告。辩护人认为,起诉书对被告人刘健构成辩护人妨害作证罪的指控是不能成立的。现根据事实与法律,就被告人刘健不构成所指控…  相似文献   

3.
时评     
《中国律师》2011,(8):87-87
北海律师“伪证案”维权律师团成员遭围攻 7月18日.为“裴金德等涉嫌故意伤害罪案”、“杨在新等4名律师涉嫌妨害作证罪案”担任辩护人的杨金星等律师在北海开展工作期间,遭到大约20名不明身份人员的围攻,导致不同程度的受伤。北海警方声明,称系伤害致死抛尸案被害人家属得知外地律师为被告人辩护表示抗议引发冲突。  相似文献   

4.
继李庄案后,广西4名律师再次因涉嫌“辩护人妨害作证罪”被拘,律师屡屡因触犯《刑法》第306条被追究刑事责任,不但引起了律师界的广泛关注,也应引起立法、司法等部门的关注。律师界不仅关注《刑法》第306条的存废,而且也在关注律师被追罪过程中程序是否公正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律师李庄因犯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受到刑事处罚的情况,北京市司法局已干2月20日作出吊销李庄律师执业证书的行政处罚决定,并于第二天送达李庄本人。  相似文献   

6.
本来这是一次极为寻常的庭审,然而,由此案引发的另一起刑事案件——梧州市首例辩护人涉嫌妨害作证案,却引起了人们的格外关注。律师涉嫌妨害作证罪,在法律界少有。在修订后的《律师法》即将于2008年6月1日起实施的前月,因新《律师法》扩增了律师的会见权、阅卷权和取证权等权利,此案的审理及结果,将对如何保护律师权利的实施、对今后办案的影响意义尤为重大和深远。此案的出现当即引起了当地相关主管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开庭时吸引了大量的法律界人士到庭旁听,广西律师协会派出来自南宁、桂林两名知名律师为其辩护,此案从5月开庭到9月底才有判决结果,更为这起案件披上了神秘的色彩……  相似文献   

7.
刘慧霞 《政法学刊》2004,21(3):20-22
刑法第三百零六条规定的是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关于本罪的犯罪主体,刑法明确规定为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刑事诉讼法又将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限定在审查起诉和审判两个阶段。这一规定已远远落后于司法实践的发展,事实上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辩护和诉讼代理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都可能发生具有相当危害性的妨害证据的行为,因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每个阶段都可能以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的身份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在立法中对此予以确认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公民与法治》2010,(4):9-10
9日上午10时,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律师李庄伪造证据、妨害作证案进行二审宣判:维持江北区法院一审判决的定罪部分,即李庄犯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成立。撤销原判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的量删部分,判处李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李庄显然认为判决没有达到预期,并当庭大曝“诉辩交易”,表示二审认罪有似.恳请16万中国律师为其申诉到底.  相似文献   

9.
大千世界     
日前,河南郑州市二七区法院对河南省首例辩护人妨害作证案作出判决,一审判处被告人徐捷拘役6个月。 徐捷原系河南省某律师事务所律师,曾担任武某强奸一案的辩护人。1998年1月,武某强奸案经郑州市二七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开庭审理前,  相似文献   

10.
李庄受审记     
检察机关指控 经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起诉,轰动全国、备受社会关注的北京律师李庄涉嫌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案,2009年12月30日上午9点10分在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相似文献   

11.
律师刘健涉嫌妨害作证罪一案,曾被多家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在江苏司法界引起了普遍关注。该案的基本情况主要是:滨海县检察院认为刘健在担任滨海县办公室原副主任李政受贿一案一审辩护人期间,故意引诱证人使其作出了不符合事实真相的伪证或改变真实证言,妨害了司法机关的刑事诉讼活动。该检察院认为刘健的行为已构成辩护人妨害作证罪。去午12月,滨海县人民法院经开庭审理后一审认定刘健妨害作证罪名成立、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缓期二年执行。本案虽暂告一段落,但它却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思考,现选登见位读者的观点,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庄受审记     
检察机关指控 经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起诉,轰动全国、备受社会关注的北京律师李庄涉嫌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案,2009年12月30日上午9点10分在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相似文献   

13.
黎宏 《检察风云》2010,(3):65-65
在刑法当中单独规定“律师妨害作证罪”的做法不仅举世罕见。而且也违背了刑事诉讼中控辩平等的法理,有职业歧视之嫌。本来,妨害作证或者伪证之类的犯罪。除了作为辩护人的律师可以实施之外。警察、检察官或者法官之类的司法工作人员也可以实施,这一点,在刑法第307条的规定中也有体现,该条第3款规定,  相似文献   

14.
案情简介 被告人:刘健,男,29岁,南京市东南律师事务所律师。1998年7月16日因涉嫌辩护人妨害作证罪被江苏省滨海县公安局留置盘问,1998年7月18日被监视居住,1998年7月22日被逮捕,被羁押于江苏省滨海县看守所。 1998年9月30日,江苏省滨海县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刘健犯有辩护人妨害作证罪向江苏省滨海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指控被告人刘健在担任李政受贿案一审辩护人期间,为达到获取虚假证言,误导法院据此作出误判的目的,于1998年7月上旬,在李政亲友的陪同下,5次找6名证人调查时,引诱证人提供虚假证言,并将其收集的证据材料在滨海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李政受贿案时当庭出示。在起诉书中列明了5项具体“犯罪事实”。  相似文献   

15.
在湖北潜江,一位著名律师在为“强奸杀人犯”成功无罪辩护后,却因公开为自己打广告而违反行业纪律,招致“辩护人妨害作证罪”而身陷囹圄。  相似文献   

16.
2月9日上午10时,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49岁的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庄伪造证据、妨害作证案进行二审公开宣判:维持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的定罪部分,即被告人李庄犯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撤销该判决的量刑部分,即判处被告人李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  相似文献   

17.
秋实 《中国律师》2000,(9):28-29
2000年4月20日,被告人张耀喜律师接到浙江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书。判决书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06条第1款之规定,判决被告人张耀喜犯辩护人妨害作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法院认为:被告人张耀喜在担任盗窃案犯陈林鸿的辩护人,参与该案一审诉讼期间,为了使陈林鸿的盗窃数额从巨大降为较大减轻其罪责,利用诱导性的设问方式,诱使证人李洪涛作了违背事实的伪证;且为了该伪证得到法院采信,又将该伪证的内容透露给陈林鸿,使陈的供述与李的“证言”相统一,其行为已妨害了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构成辩护人妨害作…  相似文献   

18.
二十次修改     
我跨进检察队伍,一直从事秘书工作,想不到自己偶然“客串”撰写的第一份公诉意见书,几经否决,竟先后修改二十多次,属于自己的文字所剩无几……1998年7月,我院查办了江苏省首起辩护人妨害作证案。南京律师刘健在担任原滨海县水利局长李政受贿案一审辩护人期间,...  相似文献   

19.
浅析律师从事刑事辩护工作的风险与自我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国平 《律师世界》2002,(11):44-45
自我国律师制度恢复以来,律师行业经历了二十余年筚路蓝缕的艰难摸索,从当初的鲜为人知发展到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并受到公众高度关注的一个行业。然而,自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出台以后,刑法典新增的306条犹如悬在律师头上的一把剑,成为笼罩着辩护律师执业的阴影,如影随身,挥之不去。据全国律师协统计,自新刑法实施后,近三年来已有两百多名律师被冠以辩护人妨害作证罪而拘留或逮捕,尽管绝大多数律师被无罪释放,但后果很惨痛,负面影响极大,使律师在刑事辩护中诚惶诚恐,如履薄冰。作为一名从事了十多年刑事辩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月8日,重庆市江北区法院就律师李庄涉嫌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案,一审判决其罪名成立。尽管重庆市江北区检察院认定李庄犯罪证据确凿并予以起诉,但诸多社会学者和媒体质疑其中的程序漏洞、证据缺乏有载体的物质等等问题。一方面民众为政府打黑卓有成效、对李庄的妨害作证行为严厉打击叫好;另一方面对该案的审判过程和结果业界也保留了不同意见。李庄一案,已不是关系他个体的案件,有可能对未来中国律师制度改革,刑事律师辩护权的演变,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