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包括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也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政绩事关干部任用,事关民心向背,事关事业发展。因此,教育和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一件既关系当前又影响长远的大事。  相似文献   

2.
王楚平 《政策》2004,(6):36-36
政绩评价考核对干部从政行为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建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干部政绩评价考核体系,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规范追求政绩、创造政绩的行为。建立科学的县乡干部政绩评价考核体系,必须确立正确的政绩评价标准。领导干部要创造政绩,没有政绩  相似文献   

3.
曹锦喜 《现代领导》2004,(12):31-31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予以切实保证。”如何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精力集中到加快发展上来.是摆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面前的一个非常必要和紧迫的课题,在这项工作中.组织部门要抓好五个引导: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围绕“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作出一系列重要阐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思想、见行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绩观的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思想深刻、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为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奋进新时代、迈向新征程,树立正确政绩观极其重要、十分紧迫,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对党政领导人才政绩成本性态的基本特征、路径依赖原理下的政绩成本内容以及党政领导人才政绩成本考核困境及对策等角度进行分析。本文认为,有效实施党政领导人才政绩成本考核,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完善考核体系、强化“问责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6.
政绩是领导干部在领导岗位和政务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它是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客观体现。领导干部的政绩表现,最终都会反映到干部工作中来,作为决定其升降去留的依据。所以,组织部门担当着科学评价和衡量干部政绩,促使、引导、激励和保证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重要职责。如何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要求落到干部工作的实处,组织部门应在如下四个方面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强调指出:“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包括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  相似文献   

8.
防止和克服干部政绩考核中的片面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正宁 《新东方》2004,(12):4-8
干部政绩考核是干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干部选拔任用和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基础,也是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所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一般来说,用什么样的指标考核政绩,用什么样的标准衡量政绩,干部就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政绩。考核制度直接影响着干部的政绩观,对干部的政绩观起着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凤有 《党建研究》2006,(10):43-44
对领导干部来说,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关键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政绩考评机制。中组部印发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为考核干部政绩提供了科学依据。为进一步搞好干部政绩考评,笔者认  相似文献   

10.
政绩观是一个人对政绩的看法。一名干部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工作追求,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取得什么样的政绩。而建立一套科学的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体系,则是促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因素。笔者以为,建立政绩评价体系应注意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在基本内容上应包含“六个反映”:一要反映干部创造政绩的价值取向,看创造政绩的动机是什么,是为谁在创造政绩。二要反映领导干部是否出色完成了本职工作,看其目标责任落实情况。三要反映政绩是否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四要反映班子建设情况,看班子是否团结有力。五要反映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新余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干部考核工作新途径,创新干部监督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较好地形成了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建立健全干部考核工作体系,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新余市从引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入手,针对干部考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难题,对干部考核运行模式进行了大胆创新,制定并实施了《中共新余市委关于建立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的意见(试行)》,进一步拓宽了考评主体、完善了考核内容、规范了考核程序、健全…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个时期,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对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怎样创造政绩、怎样衡量政绩等重大问题。正确的政绩观同世界观、人生观一样,并不是人的头脑中固有的,也不是仅仅靠个人的学习修炼就能够得来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各级组织和领导而言,要求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必须努力创造适合于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用什么样的标准、如何评价公务人员的政绩,是古今中外行政管理的大问…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是领导干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在任期内履行岗位职责所取得的成绩,是领导干部从政的重要目标,是群众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一个干部知识水平、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等素质的综合反映。领导干部想树政绩,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在为谁创造政绩,怎样创造政绩,创造什么样的政绩等方面,存在着种种误区和偏差,缺乏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工作追求和施政行为,就有什么样的政绩和多大的政绩。它直接影响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影响到一个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全面了解、公正评价干部,首先必须全面了解、公正评价干部的政绩,这是选准人用好人的关键.如何考核政绩,对领导干部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追求什么样的政绩,客观上起着一个引导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改进和完善考核办法.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讲话,强调要着力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提出“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六实”要求。这是自2003年10月首次向党政各级领导干部提出: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以来,其间曾有多次阐述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之后,最新一次为消除部分干部在政绩观上的迷失、误解的重大努力,同时,又是坚决战胜党内存在着的错误政绩观,纠正极少数人依然故我、拒不改正的积极行动。  相似文献   

16.
树立正确政绩观,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也是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不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也就不可能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就当前来讲,树立正确政绩观,要注意克服不重视政绩成本、不重视政绩道德和不重视科学看待GDP三种偏向.  相似文献   

17.
国以贤兴,政以才治。选什么人,用什么人,事关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历史经验证明,能不能选准人、用好人,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地考核干部的政绩,以实实在在、群众公认的政绩选人用人。为政之道,首在用人;立政之道,察吏为先。以正确的干部政绩来选准人、用好人,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如何考核干部政绩,对领导干部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追求什么样的政绩,客观上起着一个引导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改进和完善考核方法。在实践中,笔者认为,应坚持做到“五看、五结合、五区分”来考核干部的政绩。“五看”:一是既看经济增长这个核心指标,又要看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和结构的其他指标;二是既看经济综合指标,又要看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情况;三是既看反映经  相似文献   

18.
丁元新 《群众》2012,(1):43-44
“举贤以图治,论功以举贤”,以政绩任官,自古已然。碌碌无为,政绩平平,不是好干部。执政为民。必须有政绩。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19.
制定科学规范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是新形势下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形成正确的发展导向、政绩导向和用人导向,为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正确政绩观,必须用制度做保证。在制度创新方面一向敢为人先的浙江省的许多地方,正在不事张扬地迈开改革、完善现行干部政绩考核制度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