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祁韵 《台声》2008,(8):92-95
早就听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德升是玉雕界公认的顶尖大家,很想有机会能够当面采访。一次偶然的机会,经过朋友的介绍,我应邀来到吴大师的公司。  相似文献   

2.
正玉石文明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主要脉络之一,玉石雕刻的历史超越万年,渊源深远,绵延不断。清中期后,中国玉石雕刻艺术达到了中国古代史上的最后一个高峰。中国当代玉石雕刻艺术分南派、北派和海派。北派翡翠玉石雕刻庄重古朴;南派灵动轻盈;海派精致古雅。苏然,北派宫廷风格玉雕的代表人。她还是一位涉猎广泛的多面手,她的创作横跨古今,形制多样,呈现出丰富多变的美学风格。除了大家熟悉的中正典雅、恢弘大气  相似文献   

3.
<正>2023年2月5日,星云大师圆寂。从新闻中得知后,我马上拿出一串念珠,两本书。念珠是星云大师亲手所赠,书有星云大师的亲笔签字。往事历历,静夜回顾,告别星云大师。2009年世界佛教论坛在台北举办前夕,我正在台湾驻点采访,从台北赴高雄佛光山采访星云大师。那次面对面的采访给我最深的感受是,星云大师不以高僧大德的威仪示人,而是真僧只说家常话,面带微笑,语调平和,几句对话后,让我感觉是在和一位扬州口音的长辈聊天。那场采访星云大师没有惊天动地语,也没有深奥说教,但却是我采访生涯中最难忘的,因为每次回味都有所得。  相似文献   

4.
黄慧敏 《传承》2004,(2):8-10
在广西今年的“全国三八红旗手”的名单上有一个耀眼的名字———周蜜,立即吸引了我们所有编委的眼球。周蜜既是广西的女儿,也是广西的骄傲。她一次次为国家在世界上争得了荣誉,也让世界一次次认识了广西,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采访到她。通过各种途径,我们终于和周蜜取得了联系,一听说是家乡的媒体要采访她,她非常高兴,虽然过两天就要出国比赛,还是立即答应接受我们的采访。从最初的联系到后来的采访,周蜜一直都笑容可掬,语言谦和亲切,真的跟她的名字一样的甜。或许这一切也跟她浓浓的乡情有关吧,于是我们的采访便从她的家乡情怀开始。广西就…  相似文献   

5.
怀念张婷     
入警快30年了,因工作接触过许许多多的警察,有的不久就被忘记了,有的却永远难忘。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在我采访的记忆中,一位敬业爱民的女警身影浮现在我的眼前,因为她是我曾采访过却又未来得及报道的女警之一,然而要想再采访她却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她,已经永远地离开我们了。3月8日妇女节,许许多多人仍在讲这位警察的故事,仍在怀念这位战友。张婷系贵州省公安厅刑侦总队高级工程师,2001年10月29日中午,不幸被持刀抢劫的歹徒杀害,时年35岁。第一次采访她,是2000年6月1日,那天公安部和贵州省公安…  相似文献   

6.
原以为,是一次轻松的采访,见到她才感到,写好她很难。尽管两次登门,近七个小时的交谈,我仍然难以下笔。只好抄录我的采访笔记,让读者见仁见智吧。  相似文献   

7.
法国时尚大师可可·香奈儿一生未婚,被她拒绝的求婚者不计其数。他们中绝大多数来自豪门贵族,不但地位显赫,对香奈儿更是一往情深。就连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公爵也是她的追求者之一。当然,公爵最终也没能如愿。有一次,他伤心地问香奈儿:“对你来说,难道连威斯敏斯特公爵夫人这个头衔也不够好吗?”“亲爱的,你要知道。”时尚大师微笑着说:“地球上有很多公爵夫人,但只有一个可可·香奈儿。”她这句话,后来成了香奈儿公司著名的宣传语。只有一个香奈儿@王悦  相似文献   

8.
1993年9月4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参加了在西藏第二大首府——日喀则举行的班禅大师灵塔祀殿“释颂南捷”落成典礼活动。历代班禅大师的驻锡寺扎什伦布寺挂满了吉祥的彩旗,法号齐鸣,气氛庄严而热烈。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国务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中国藏传佛教的杰出领袖。我因工作关系除在北京多次采访过大师外,从1980年到1989年元月28日十世班禅大师圆寂,曾先后六次跟随大师进藏采访。当我见到十世班禅大师灵塔祀殿里的塑像  相似文献   

9.
未见颜色     
偶遇一本有声读物,名为《论语心得》。书中提到了孔子交朋友的原则:"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书的作者是一位国学大师,对原文做了非常细致的解读。特别当谈到"未见颜色而言为之瞽"一句时,国学大师讲道:"这就厉害了,就是瞎子,跟朋友谈话,不了解朋友内心想什么,就随便说。"随后这位国学大师又举了一个例子:"美国有一个演员叫费雯丽,得过奥斯卡金像奖。她出访欧洲,一走出停机坪,就有一大群记者涌上来采访她,其中有一个记者  相似文献   

10.
郎毓秀,这位著名的中国声乐家,历经76个人生岁月,辗转亚、欧、美十几个国家,一路高歌,处处体现出她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声声都抒发了她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994年夏天,我国著名工艺美术教育家、水粉画大师李有行纪念馆落成,郎教授专程从成都到梓潼县参加庆典,其时,我对她进行了采访。郎教授一边洗杯子为我泡茶,一边和我聊起了她几十年的艺术生涯——  相似文献   

11.
李启龙 《两岸关系》2003,(10):35-37
范丽青是新华社高级记者,已从事涉台新闻报道长达20余年。1991年,她首次赴台湾采访两岸渔事纠纷“闽狮渔”事件,成为海峡两岸隔绝42年后,第一位到台湾采访的大陆记者;1993年,她赴台采访国民党第十四次“全体代表大会”,这是大陆记者第一次入台采访岛内的政治事件;2001年,她又成为首批驻点台湾进行采访的记者。为了  相似文献   

12.
正约金云女委员采访很难。前一天她从下午2点就一直开会,第二天又排满了工作。于是,采访定在了她从徐州来南京办事的当晚9点半。虽然风尘仆仆、饿着肚子,金云女依然神采奕奕,看不出一丝疲倦,跟她所形容的"干脆利落"的性格完美契合。最初联系金云女的时候,她对采访的态度是委婉拒绝,说自己是一个"没有故事"的人。然而,她的事业已经将她的故事娓娓道来……忠诚履职——从"有心人"到"内行人"最近,金云女出名了!因为上了中央电视台  相似文献   

13.
董葵 《中国妇运》2003,(9):42-44
外表的温雅与内在的控制力,冷静的理性与奔涌的激情。走近秦和,你会明显地感觉这些特质是如此和谐地统一在一个人身上,让你在佩服她事业成功的同时,更被她的个人魅力所吸引、所感动。———采访手记秦和的生命注定与众不同,因为她那坚实而富有传奇的创业经历,因为她把个人价值与神圣使命高度统一的人生选择。16岁,她考入东北师大外语系,是那一届年龄最小而成绩最优秀的学生。20岁,她执教为师,很快以一套自己独有的教学方法,获得了长春市青年教师新秀的称号。25岁,已是农行翻译的秦和被选送到联合国译训部学习,后被选派到亚洲银行办公室。30…  相似文献   

14.
彭苏 《今日广西》2008,(8):32-34
事先我们就得知。她“从不接受媒体采访”,我们没有畏难,面对我们不同形式的富有诚意的采访申请,她依然坚持原则毫不动摇,一如她的语音的铿锵有力,一如她所供职节目的爱憎分明。  相似文献   

15.
<正>2006年,魏巍刚从天津市红桥区的一所小学被借调到农工党红桥区委担任专职干部时,我就因工作关系与她相识了。一晃近十年过去了,她始终坚守在这个岗位上,勤勉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完完全全将个人的人生追求融入到农工党的事业中,堪称民主党派党务工作者中最可爱的人之一。迎接挑战进入角色在采访魏巍的过程中,她不只一次提到了"挑战"这个词。从一名有19年教龄的小学老师到  相似文献   

16.
历程     
《中国残疾人》2016,(2):24-26
终于可以上大学了 记得有一次,在甘肃银川采访的时候,一位肢体残疾的大姐说起了她以前考大学的事情.她成绩很好,却被一个"干部模样"的人告知,你考了也没用,政策不允许残疾人上大学.后来她历经磨难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养殖专业户,还嫁给了一位大学生,但对于考大学这件事依旧心有遗憾. 采访中,时有听到这样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恢复高考,很多残疾人反映了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残疾考生报考大学被拒收.  相似文献   

17.
崔鑫  王学钊 《时事报告》2012,(10):44-45
李敦美,山东能源临矿集团玻纤复合材料公司退捻车间捻线工人。她是个聋哑人,但她用善良的心和灵巧的双手奏响了无声世界的“强音”。从生活的不幸到工作的强者,演绎了一曲身残志坚的感人乐章。最近,她被评为“山东好人——每周之星”。1974年,李敦美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矿工家庭,9个月大时,一次高烧让她告别有声世界。李敦美的邻居说,她从小就好强倔强,既懂事又勤快,从不愿拖累父母家人。十几岁时,她就当过保姆、烙煎饼、织毛衣,贴补家用。李敦美比划着说,她想用双手来证明,正常人能干的,她一样能干,而且能干得更好。1996年12月,李敦美被山东能源临矿集团玻纤复合材料公司退捻车间招用,由于沟通上的困难,一个简单的动作,别人看一遍就会,她至少需要练三遍,别人下班了,她还得加班加点练,腿站肿了,手磨破了,眼睛也看花了,工友们劝她回家休息,她仍守在车床边反复琢磨练习,终于练就了一双连师傅都夸赞的巧手。“工作17年来,李敦美每天都是到班组最早的一个人!”工友说。每天上班,李敦美都提前半小时到车间,把作业现场整理干净,做好预备工作。工作空隙,当自己的机车正常运转或不换纱时,她就帮同事操作。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她总要把机车擦得干干净净再交给下一班同事。  相似文献   

18.
科学的魅力 “从做《科学人生》开始,我才感到自己真正被科普了。” 刚刚采访完数学大师吴文俊的曾涛,思绪还在和大师的交流中游荡。“那么谦虚的一个人,说自己不能说,可一说起来,跟孩子一样兴奋。  相似文献   

19.
崔晨 《北京观察》2014,(4):58-61
正这些年来,黄小群的作品共获得三十多项大奖,为她的事业也镶上了一缕缕金色;2005年她被评为北京工艺美术大师,完成了从"艺"到"师"的华丽转身。黄小群是把金丝彩砂不断创新、推向现代艺术轨道的重要人物,她始终坚持将传统民间工艺与现代美学艺术相结合的道路,这一路她走了近四十年,这一路也是她从艺人到工艺美术大师的蜕变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一道小程序     
一道小程序○武歆和妻子相识是在一次采访中。那年我还是一个实习记者,兴致勃勃的到公安学校去开始了我第一次的独立采访,在访谈中,领操的大队长特意叫过一名女学生为我表演了一套短打,那女学生飒爽的英姿叫我很是眼花缭乱了一番。过后,我记下了她的名字,写信请她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