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默沫 《工会博览》2014,(15):23-25
有多久,没有和父母出去了,哪怕是逛个街、去个超市?小时候,父母总带着我们游山玩水。现在,让我们带上父母去看遍这世间最美的风景。和父母散心亦或远行,游走古镇亦或海岛度假,无论怎样,在父母身边,总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2.
正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现如今,年轻的父母在如何培养我们的下一代?提起这个问题,我想大家都深有感触。在这个物质飞速发展、人人都要飞黄腾达的年代,我们都希望自己,亦或我们的下一代,能成为这个时代的精英。可我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精英"之所以称为精英,正是因其少数性,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而大多数人终会成为分母上的九百九十九,九千九百九十九。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一名80后,我从小就是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呵护下成长起来,如雏鹰地飞翔,学习阶段也是按照父母的希冀,承载着家人的厚望,按部就班地完成了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直至毕业、工作。期间,父母的"建议",在我们看来就是善意的"命令",不得不从,比如大学选专业,你喜欢这个专业,而父母建议你去学那个专业,还身体力行、苦口婆心地用过来人的口吻给我们"善意的提醒"。当然,我们明白,这些是父母对我们的爱,所以有些时候,我们还是顺从了父母,没有听从自己的内心。择业上,想  相似文献   

4.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也常常可以在家庭生活中看到这样的镜头:吃过饭,孩子扭头就去玩耍了,父母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跑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其实,孩子是否孝敬父母是关系到其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离婚率的上升,再婚重组家庭的数量亦随之增多,继子女与继父母在量上较以往也有上升的趋势,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的继承关系已是我们所不能回避的问题。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与继父母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子女与继父母间相互享有法定继承权,然而,学理上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即肯定说与否定说。横向比较此两种学说,笔者认为,依据继承法之本质应当保留继子女继承权,但应予以严格限制。  相似文献   

6.
郭晴 《工会博览》2008,(12):53-53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也常常可以在家庭生活中看到这样的镜头:吃过饭,孩子扭头就去玩耍了,父母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跑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其实,孩子是否孝敬父母是关系到其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心理疏远是指脱离正常的社会交往,脱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又叫社会一心理疏远。心理疏远具有致罪性。心理疏远的主要根源在家庭。未成年人与父母之间情绪联系的缺乏或极其贫乏、未成年人遭受父母中的其中之一特别是父母俩的排斥,是导致未成年人心理疏远的重要原因。预防心理疏远以及因此而导致的犯罪,应从家庭入手。对罪犯改造亦应以避免心理疏远为原则。  相似文献   

8.
正生活中"幸福"的意义是什么?2000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2005年退休在家的闫金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答案。2014年马年春节前,记者来到了北京市劳动模范闫金变的家,去之前我们电话里约好吃打卤面,因为她说自己老公做的北京打卤面非常地道。闫金变的家简单整洁,客厅里夫妻俩和女儿的合影被放大了摆在电视柜上。宝贝女儿在闫金变退休后和父母定了一个规矩:每年她出资请父母国外游一次,国内游则由父母自己用退休金解决,"反正我也不要你们的钱,挣了就花吧。"女儿说。一家人做出  相似文献   

9.
李桂文 《南风窗》2014,(26):112-112
我们应该怎样去认识生活? 不久前,一个女童暑期在父母的馒头摊档帮工,上了新闻。一位同事看见了很感慨,撰文批评儒家文化传统下的生子养老“陋习”。  相似文献   

10.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要讲究科学性和有效性,就必须研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和规律。我们从青少年违法犯罪人群构成中发现,贫困家庭中的残疾青少年、父母双下岗的子女、违法犯罪父母的子女、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流浪儿童等“弱势群体”,是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高发人群或后备军,应当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重点预防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佚名 《法制博览》2008,(18):18-18
从小到大,我深深地懂得这样一个道理:没有父母的养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就没有我们的事业,当父母需要床前照料的时候,我们不能以工作忙推辞,不能因为我们挣钱少对父母那样小气,中华至今五千年,源远长河孝为先。我们从小可能听到父母在我们身旁说一些谎言,这些谎言中,包含了父母对我们多么深的爱啊,我们要理解父母的谎言,让他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相似文献   

12.
人生不能等     
刘墉 《法制博览》2009,(10):21-21
《纽约时报》上登了一则有意思的新闻—— 1941年,19岁的韩国青年金昌生,在父母的安排下,和小他两岁的孙顺艺结婚。但是婚后妻子还住在娘家,金昌生只去看过两次,直到1943年,才把孙顺艺接回家,却又在两个月后不告而别,只身去了库页岛。  相似文献   

13.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点:提升父母教育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影响因素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父母教育素质的缺陷。由于父母失职或教育不当,孩子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厌学、逃学、沉迷刚络、离家出走、直至走上犯罪道路的越来越多。造成父母教育素质缺陷的原因主要是:家长自身学习不足、家庭教育指导执行不力、社会舆论引导偏颇。应当把父母教育素质提升作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点,重视家庭教育指导,着力强化依法履行父母职责、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的理念;引导家长自我教育,着力促进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父母教育素质的提升,将让更多的家庭、更多的孩子从中受益,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在"大监护"立法模式下,《民法总则》实际上对父母和父母以外的人或组织对未成年人监护作了区分性规定,如强调了父母的照顾和保护义务,设立了父母遗嘱指定监护、父母监护资格恢复制度;相应的,父母以外的人或组织对未成年人监护的规定则明显过于笼统。鉴于两者产生基础和性质上的差异,在婚姻家庭编分编中,对未成年人监护在名称和内容上应作出区分,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监护使用"照护权"这一表述,以区分父母以外的人或组织对未成年人的监护,照护权体现为义务在先,监护体现为权利在先,权利义务的指向对象和注意义务等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六一儿童节",我是和一对退休老人与一个8岁的儿童一起度过的,儿童是那对老人的外孙。因为恰好是周五,孩子的父母上班,所以那对老人便承担了带外孙欢度儿童节的重任。我问,为什么不让外孙和其他孩子一起过节?他们回答:"昨天学校组织孩子们去北海公园里捡垃圾提前过儿童节。今天,整个小区里没见到一个孩子。"我们左转右转地离开小区到了外面,一路上还真没有看到几个孩子。  相似文献   

16.
论政治病     
曲斋老人解“父母惟其疾之忧”,说要人常患政治病,病就是下台,所以做父母的每引为忧。我想政治病,虽不可常有,亦不可全无。姑把我的意见,写下来如左。  相似文献   

17.
无价之宝     
正老刘是我的发儿小,他的牙从小就莫名奇妙地开始坏掉了,还不到五十岁,满口的牙就已经只剩下几位"守门员",老刘常为此苦恼,本来挺精干的壮年男子,就因为那口"无底洞"般的嘴而"初显沧桑",上个月一狠心,花了两万多块,那满口的牙装上了。花钱心疼不说,还要三个月不能喝酒、不能抽烟,老刘真是痛苦万分。我们在饭桌上议论着老刘满口的"人工牙"和那花费"天文数字"。我突然感慨:父母给我们的都是无价之宝啊,只是有人不懂得珍惜,直到哪一天丢了它们,再去花费让自己难以承受的的金钱去弥补这个洞、那个缺,才会体会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与法》2008,(2):39-39
编辑同志:我是个残疾人,尽管已经16岁了,但生活仍不能自理,全靠父母照料,家庭也很困难。为了帮助我增长知识,增强自信,父母从有限的生活费中挤出些钱为我订报刊。我非常感激父母,也很想为父母减轻点负担。因此,我很想了解国家对我们这些残疾人有无特殊的照顾政策?发不发残疾人生活补助费?请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19.
救救孩子     
《南风窗》2015,(8)
<正>春节前,一位同行朋友说某培训学校搞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拉着我一起去给讲讲。去了之后才知道,这是一所为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提供课外辅导的民间机构,当时在举办冬令营。我们的听众自然都是小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否能理解我以我的方式所讲的爱国主义及相关问题,我是不确定的。好在我的那位朋友擅于和小朋友沟通,他告诉孩子们,爱国要从身边做起,先要爱家人、爱老师、爱同学。他讲到,好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很孤单,并提问:如果父母给你们生一个弟弟或妹妹,你们愿意吗?有的孩子说,愿意。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说,不愿意。  相似文献   

20.
由于天灾人祸迫使父母心爱的孩子变为单亲孩子或孤儿,伴随这些家庭的孩子是一份残缺的爱,我们称这些家庭的孩子为处境困难的青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