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12月,德国基民盟/基社盟与社民党组成了大联合政府,德国进入了"默克尔3.0时代"。新政府在其《联合执政协议》中表示将积极参与国际秩序的建构,由此德国外交政策呈现出从恪守克制文化转向推行积极有为的外交政策的新动向。本文首先论述了德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内外背景,然后分析了其具体内涵和初步实践,指出了政府内部存在的灵巧地运用各种外交政策手段和扩大军事手段之间的意见分歧。文章在此基础上指出,德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尚处在微调与手段变化之间的状态。最后,文章论述了德国外交政策成功转型所面临的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2.
1998年 1 0月 2 7日 ,施罗德当选为政府总理。迄今 ,红绿联合政府执政已一年多了。现在人们可以回过头来审视一下 ,社民党与绿党在竞选时许下的诺言到底兑现了没有 ?改革计划的进展情况如何 ?今后面临哪些问题。本文将就此进行一些分析。一执政一年来 ,施罗德政府做的事委实不少。特别是在内政上先后提出了青年就业计划 ,制定了税收改革法案和修改国籍法案 ,提出了放弃核能法案等。由于战线铺得太长 ,政策出台缺乏充分酝酿 ,改革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并不顺利。(一 )与失业作斗争是施罗德政府的中心任务 ,重点在降低青年失业和长期失业。绿…  相似文献   

3.
郭小沙 《德国研究》2007,22(1):12-18
大联合政府启动一年,外交政策谨慎调整,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政治大国地位提升,二战遗留问题不时干扰德波双边关系.内政方面坚持"促进增长、增加就业、推动改革"三大任务,经济增长显著,失业明显下降,改革取得成果,实现政府初期目标.新的一年,执政三党对继续联合执政抱有信心,将致力维持经济增长态势,谨慎推动更为艰难的经济社会改革,全力履行欧盟和八国集团双重主席国任务.  相似文献   

4.
戴启秀 《德国研究》2005,20(4):35-38
德国两大政党组成的大联合政府,使德国走出了政治困境,但并没有走出改革困境.目前面临的高失业率、低增长率和财政赤字是两大政党共同关心的首要问题.德国近年来的改革尝试也再现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内政改革的局限性.本文试图从经济全球化所致的三方面挑战论述德国改革的困境,并确定传统的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在新形势下存在的内在矛盾性.  相似文献   

5.
梅兆荣 《德国研究》2005,20(4):11-13
本文作者针对德国新总理默克尔所面临的内政形势、改革任务及外交政策等问题,拜访了一些德国前政要、资深议员及著名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与之坦诚地进行了交谈,将相应看法和观点尽可能作了梳理归总,以期为探析德国新政府的态势提供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6.
红绿政府的反失业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绿联合政府把同失业作斗争作为其工作的重心,并在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促成了欧洲就业公约的建立。本文分析了劳动联盟的实质及其在德国建立的过程,并列举了新政府其他的改革措施。文章指出,至今的改革对劳动力市场正负效应兼有,随着拉方丹的下台,整个社会福利与税收改革的方向将发生转变,亲近雇主的施罗德式改革方案有望实现在其任期内使失业人数减至300 万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李乐曾 《德国研究》2008,23(2):4-10
德国大联合政府的对华政策在保持连续性的同时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本文试图以新政府的外交政策调整为引导,阐述默克尔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国内因素,重点为联盟党的对华政策战略。本文的主要关注点还包括联盟党与社民党对华政策分歧以及对中德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变德国所面临的高失业率等困境,社民党和绿党联合执政时期推出了《2010改革议程》一揽子改革计划,这其中包括了针对劳动力市场实施的“哈茨改革”。本文首先从历史纵向上分析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发展,然后以“第三条道路”理论为依托,指出哈茨改革带来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范式变迁,即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已经从积极型转向了激励型,这种转向不只是体现在政策目标上,而且也落实在具体政策措施上。本文最后论述了由基民盟/基社盟与社民党组成的大联合政府期间以及由基民盟/基社盟与自民党组成的新联合政府对哈茨改革的部分修正。  相似文献   

9.
去年9月,德国社民党同绿党在联邦议院选举中取胜,组成了以施罗德为首的社民党—绿党联合政府。社民党—绿党获胜的关键正是在人们最关心的经济问题上,因而,德国新政府在经济方面的举措就格外引人注目。进入90年代以来,德国经济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东部德国重建步履维艰。长期以来被人称道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似乎已走到尽头。1999年1月1日,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正式启动:一方面,11国的大市场用一个单一货币欧元连接了起来,这必将推动联盟内经济的增长,从而为联盟内最强大的德国的经…  相似文献   

10.
金大中总统执政已经一年,时间虽然不长,但韩国新政府在国内和对外政策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金大中总统提出的“第二次建国”的号召已经有了良好的开始。1997年末金大中当选总统的时候,韩国正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下,韩国经济发生空前严重的困难,外汇短缺,难以偿还债务,金融形势恶化,企业破产倒闭,生产下降,失业增多。在政治上,错综复杂的国内矛盾,敏感棘手的改革难题,以及一些悬而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等等,更增加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所以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新政府将要走的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  相似文献   

11.
默克尔总理领导的大联合政府执政一年间将改善德美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一个重点,对德国的对美政策进行了调整。这一调整主要表现在默克尔在寻找独立自主外交的同时,实现同美国的和解与接近,并平衡德国对欧政策和对美政策这两个外交支柱,以达到追求本国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以默克尔为总理、由德国联盟党和社民党组成的大联合政府,在其执政协议中明确指出,它的宗旨是“以勇气与人性共建德国”。笔者把此语借及欧盟,并且认为,这里的“勇气”主要是指激励人们敢于实行艰难而又必要的改革;而“人性”的含义则是指在政府的内外政策中,无论是动机还是结果,都应赋予“人性”的内涵,例如在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中,国家、社会和家庭都应坚持维护其合理的核心部分。为了把它们付诸实践,欧洲人不缺智慧和经验,只是还需要多一点勇气。当今欧洲人之所以最需要勇气,是因为有一大堆难题等着他们去缓解。舍此难求重建欧洲的“伟大”…  相似文献   

13.
俞宙明 《德国研究》2007,22(4):74-74
德国两大外交智囊团首脑人物对目前大联合政府关于德国外交政策的争论都提出了尖锐批评。"这一争论对内政产生了不良影响,有害无益",德国对外政策协会(DGAP)研究主任桑德施奈德(Eberhard Sandschneider)说,"政治家试图在外交领域轻易赚取内政分数,实际上却有害无益。"科学政治基金会(SWP)主席佩尔特斯(Volker Perthes)也说:"外交被党派之争滥用了。"  相似文献   

14.
1998联邦大选之后,红绿联盟政府新出台的联合执政协议力图为加快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开出一剂良药,但因为执政的社民党内强烈的左翼倾向,这一纲领蒙上了浓重的国家干预和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的左倾色彩,新政府内传统与现代派力量的角逐将确定着今后所出台政策的取向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德国1999 年的经济运行将呈平缓态势,经济增长幅度比上年明显下降,但仍将保持低幅增长。今年德国经济的积极一面是: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增加,社会投资继续呈现恢复性增长,失业人数有所下降,物价继续保持低水平。但德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抑制因素依然较多,主要有:1 、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对德国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更为明显。2 、新政府的经济政策,尤其是围绕税收和能源政策的不断争吵成为影响德国经济运行环境的不稳定因素,将抑制德国的经济活力和影响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6.
1998 年10 月27 日,“红绿联盟”上台执政,当时面临着战后最为严峻、最具挑战性的社会经济形势,施罗德政府把减少失业作为解决德国经济,财政和社会问题的核心,作为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在政策定位上存在着偏差,半年来,在具体操作上也发生了明显的失误,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例如,疏忽或是没有处理好同经济界的关系等。为此,最近“红绿联盟”正对政策定位作重新调整,从“矫正社会倾斜”转向“重建信任基础”的政策取向,但是调整的过程将是艰难曲折的  相似文献   

17.
以西部持续衰退为特征的德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问题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东部经济体制转轨困难可能延长衰退期以及德国经济衰退期滞后。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1.刺激投资和放松银根的趋向;2.在增加工资、刺激消费、增加税收之间作出选择;3.由于失业而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1994年将是检验德国经济政策调节功效关键的一年。  相似文献   

18.
2009年9月27日德国大选产生的联盟党一自民党联合政府经一个月紧张磋商,于10月28日正式诞生。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在京部分会员于10月30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召开“德国新政府政策走向及中德关系”小型研讨会,同时为明年4月召开第13届年会做准备。  相似文献   

19.
印尼总统直选经两轮投票后,苏西洛以多数票当选为印尼第六届总统.印尼是东南亚地区大国,国际社会很关注印尼新政府国内外政策的变化.苏西洛总统组建的新内阁有什么特点?新政府对外政策和国内政策的走势如何?新政府面临的挑战是什么?这些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德国能源问题及能源政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海嵩 《德国研究》2009,24(1):9-16
德国目前面临的能源问题主要有能源过分依赖进口、传统煤炭发电能力有待更新、可再生能源利用和核能替代问题。20世纪70年代后,德国开始形成国家能源政策体系和独具特色的“能源峰会”协商机制,为德国能源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和政治基础。同时,德国注重用法律手段确认、规范、指引能源政策和能源产业的发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法律体系,为能源政策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