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吴志菲 《党史文苑》2008,(12):38-42
2008年10月24日,曾经横枪跃马几十载的开国上将萧克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萧克将军是最后一位离世的参加过北伐战争和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的将军。在众多的开国将军中,他是唯一写过长篇小说并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将军。  相似文献   

2.
颜梅生 《党史文苑》2010,(10):32-35
在1955年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众多开国将军中.有13位独臂、独腿、独脚将军。毛泽东曾评价说:“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独腿、独脚将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的独特人才!”而在这13位残疾将军中,独脚将军只有一个。就是这位将军,不仅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九死一生,而且著作等身,被中国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相似文献   

3.
陈辉 《党史天地》2010,(5):27-27
1955年,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在被授予元帅和将军军衔的人数上,骑兵出身的将军数量达到55人,居开国将军榜第二,步兵出身的将军数量居首位。彭雪枫、许世友,还有内蒙古骑兵第二师的政委胡秉权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4.
1985年,余秋里将军其侄余黑古考军校,成绩过线,进京看将军,曰:“伯伯打个招呼,进好一点的学校。”将军曰:“没有必要。”后黑古转业时,将军亦不发一言。侄女余满秀1986年当兵,次年考军校,文化分不够,打电话给将军,盼给下面打个招呼,将军亦日:“没有必要。能上就上,上不了回家种田。”  相似文献   

5.
刘屹 《党史纵横》2008,(8):46-48
在灿若星河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队列中,曾有一位特殊的将军,他既是唯一一位经历了人民军队从建军到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全过程,并直接致力于新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外国人,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授衔时唯一被授予将军军衔的外国人,同时也是世界军事史上极为罕见的集两个国家将军军衔于一身的“双料”将军。这位特殊的将军就是越南人——洪水少将。  相似文献   

6.
齐鲁将军三百八贺茂之从山东大地上走出来多少共和国的将军?早在纪念建军60周年之际,原济南军区党史征集办公室主任朱其凤编撰了一本《齐鲁将军传》,收录了83位将军。这是自1955年开始首次实行军衔制后至“文化大革命”前授衔的将军。1965年5月,根据国务...  相似文献   

7.
1965年,阿尔及利亚和法国打了多年,战事还停不下来。阿尔及利亚总统本贝拉要求见一见中国在朝鲜金城把美国打得签了字的将军。他不知道那位将军的名字,却知道那位将军的事迹。那位将军叫杨勇。  相似文献   

8.
两膺上将的诙谐淡定 1955年9月,我军首度评定军衔时“不红不将军”(不是红军出身的原则上不评将军),从大将到少将共1042人,灿若星辰。到1994年,近40年过去,岁月流逝,留下的百战将星已为数不多。这年秋冬,年届八旬但精神瞿烁的洪学智将军接受了一次专访。来访者就许多人所关注的“两膺上将”话题,单刀直入地问起老将军1988年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事。对此,老将军淡定而谦和地说:  相似文献   

9.
2005年1月4日,吕正操将军喜度百岁大寿。将军为57位开国上将中,亦为开国上将以上将帅中惟一百岁者。有报道称,是日将军感言道:“人,不在于活多久,而在于多做事。”  相似文献   

10.
在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军中,少将钟国楚是唯一一位参加过自己追悼会的将军。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月4日,吕正操将军喜度百岁大寿。将军为57位开国上将中,亦为开国上将以上将帅中惟一百岁者。有报道称,是日将军感言道:“人,不在于活多久,而在于多做事。”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帅行列中,有一位从农民到将军,又从将军到农民的传奇式人物。他1905年出生在江西省莲花县坊楼乡的一个穷山村,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经历了井冈山革命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新中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7年,他本人主动申请,自愿回乡当农民。回乡务农29年来,他始终保持老红军本色,为家乡建设无私奉献。1986年3月28日,这位转战南北,历尽艰辛,一生清贫,品德高尚的农民将军在家乡病逝,终年81岁。他,就是农民将军甘祖…  相似文献   

13.
齐霁 《党的建设》2012,(11):61-61
在1955—1965年期间,人民解放军所授的将军中一共有1083人参加过红军长征,占将军总数的67.10%。若按将军们原籍所在的省份排列,排在第一位的是江西,303名(上将3名、中将37名、少将263名),占参加过红军长征将军总数的27.98%。  相似文献   

14.
<正>在军委空军大院西区一个宁静的小院里,住着一位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老人,他就是身经百战、九死一生的老红军王定烈将军。2014年,笔者曾拜访了王定烈老将军。面前的老将军鹤发童颜、身板硬朗,步履稳健。交谈中,王老将军给笔者讲述了他在红军时期几次大难不死的传奇经历。  相似文献   

15.
对联祭先烈     
2002年5月25日,是左权将军殉国60周年纪念日。9月18日,是辽县易名左权县60周年纪念日。为了缅怀左权将军的丰功伟绩,现将我根据革命老前辈、年逾八旬的离休干部岂登考在1996年回忆口述的由爱国志士、著名教育工作者郝海如先生于1943年元旦以左权将军的英名为题材编写的一副对联,记录整理出来,借以激励后人。要讲述这副对联,还必须首先从编写对联的背景说起。那是1942年5月,日军调集重兵扫荡太行抗日根据地,妄图一举摧毁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司令部等首脑机关。八路军总部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在辽县境内麻…  相似文献   

16.
《先锋队》1997,(1)
反“围剿”和长征中失去腿、臂的将军们在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首次授衔的高级将领中,有9位独臂将军和1位独腿将军。其中,有5位是在反“围剿”和长征中失去腿臂的。这5位血铸的将星,谁都有一段传奇的战斗经历。贺炳炎上将1913年出生于湖南松滋,1929年...  相似文献   

17.
绥远城的象征——将军衙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绥远城在现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境内,是清朝为镇守北疆边陲、严防外患、加强其对蒙古地区的统治而建筑的军事驻防城。它倚阴山,屏大漠,南临黄河,通达长城,西至河西走廓,形势险要。将军衙署既是绥远城的主体建筑之一,也是绥远城的象征。(一)将军衙署始建于乾隆二年(1737年),建成于乾隆四年(1739年),是按照清朝一品封疆大吏衙署制度建立的。据《归绥识略》记载:“将军署,乾隆二年建,计房一百八十三间”。从绥远城将军贻谷主修的、于光绪三十四年刊印的《绥远旗志》一书中所绘制的将军衙署平面图上可以看出,整个建筑厅…  相似文献   

18.
张学良与解方将军(之四)□吴强稼十、愤难平张将军下野再说,婉蓉皇后在女间谍川岛芳子的挟持下,于1932年1月10日夜,乘船离开天津,到东北去了。1933年初春。解方乘坐一辆“雪佛莱”黑色轿车,赶往张学良将军在上海的下榻处。马路上,遍街标语,口号震天:...  相似文献   

19.
楚汉 《党史文汇》2002,(6):19-21
2002年4月15日是蔡廷锴将军诞辰110周年纪念日,蔡将军的英名早已伴随着一·二八淞沪抗战而永垂史册,令人景仰。但淞沪抗战时期中外记者的战地采访,却恐怕鲜为人知。让我们走进历史,从名记者眼中寻找当年的蔡廷锴将军。令人信赖而又自信的中国领将斯诺先生是第一位采访一·二八淞沪抗战的外国记者,以后又数次采访了蔡将军。1932年1月29日,即双方开战第二天,斯诺就在一位姓何的上海记者陪同下,来到上海真茹范庄郊区那间简陋的小茅屋———第19路军指挥所,采访了蔡廷锴将军。斯诺这样写下了他对蔡将军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20.
1988年5月,一个美国商务代表团访问我国,其中夏威夷亚洲问题顾问德穆克先生派人送了一张名片给耿飚将军,并要求会面。由于耿飚将军正忙于其它公务,德穆克先生的要求未能如愿。德穆克先生在回国之前又托人转交给耿飚将军一本厚厚的影集,扉页上用英文写着:“献给无所畏惧的领导──耿飚。”德穆克先生是谁?他又为什么这样称呼耿飚将军呢?翻开影集的第一页,一张耿飚将军与一位美国军人的合影展现在面前。看着这张照片,耿飚将军又想起了40多年前一段往事。一1944年8月,耿飚在延安中央党校的学习已经告一段落。贺龙曾考虑把他调到抗大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