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秀英 《世纪桥》2000,(1):21-22
整风是我们党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是通过思想和作风整顿,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党内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的有效形式。延安整风是诸次整风中最为著名、最有影响的一次。我们回顾延安整风的历史,探究延安整风精神,对于我们今天用整风精神搞好“三讲”教育,是有重要意义的。(一)延安整风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领导开展的全党范围内的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这次整风从1941年5月开始,至1945年4月结束。其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  相似文献   

2.
延安精神是党中央在延安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它是以抗大精神、延安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和白求恩、张思德精神为原生态总结概括出来的,其科学内涵主要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木宗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基本特征是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学习和运用延安整风精神,对于抓好“三讲”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一、认识延安整风运动在党建历史上的地位,明确用整风精神抓好“三讲”教育的必要性;二、借鉴延安整风运动的成功做法,落实用整风精神抓好“三讲”教育的具体措施;分析延安整风运动的成果,提出用整风精神抓好“三讲”教育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到延安,涌入心的是感慨,是感动,是感悟,是对精神的洗礼,是对历史的再认识,是每一个共产党人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5.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到延安,涌入心的是感慨,是感动,是感悟,是对精神的洗礼,是对历史的再认识,是每一个共产党人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6.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实质上是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交融共生的过程。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以重建民族文化自信、弘扬启蒙精神、加强民主建设以及毛泽东思想和延安精神的建构为途径,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交融共生。这一时期的历史经验可以从实现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加深理解二十四字内容等方面给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说到整风,人们很自然会想到延安整风运动,这是中共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在全党进行了一次普遍马克思主义教育,有力地整治了党内不正之风,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时至今日,延安整风依然有其宝贵的借鉴意义,延安整风精神也永远是我党的一笔珍贵财富。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现代文艺发展史上,延安文艺虽然只是个地区性的文艺群落,但它的成就和影响却是巨大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发表到现在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但这一光辉著作的革命性与科学性,依然绽放光芒。加强延安文艺精神传承,对于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用先进文化引导文艺产品创作和艺术人才健康成长,促进社会主义新时期文艺事业的繁荣,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是面向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是新时期党的自身建设的创新性探索,是延安整风精神的弘扬和发展."三讲"教育必将与延安整风运动一样,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成功实践而载入我党史册.  相似文献   

10.
延安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革命实践中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文化和物质遗产,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系。发挥延安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要实现延安红色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必须把延安红色文化与课堂教学、日常生活、校园文化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延安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发源地。延安时期的民主选举,内容丰富,形式生动,堪称中国历史上民主选举的典范。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政府中领导的民主化建设,已经被今天的学者称为“延安民主模式”。延安的民主选举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制度,它无论在理论层面或实践操作层面,在今天都仍然具有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延安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和  石丹丹 《党史文苑》2007,(4):12-14,21
延安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辉煌的革命史中的重要篇章,它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留下了宝贵的延安精神.开发和挖掘延安红色资源,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是时代的需要.要充分发挥延安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就要有效保护,永续利用,要深入研究红色资源的精神实质,不断丰富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3.
延安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辉煌的革命史中的重要篇章,它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留下了宝贵的延安精神。开发和挖掘延安红色资源,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是时代的需要。要充分发挥延安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就要有效保护,永续利用,要深入研究红色资源的精神实质,不断丰富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4.
延安作风     
樊宪雷 《新湘评论》2013,(18):36-39
延安,这座历经千年风雨沧桑的历史古城,到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饱经内忧外患的关键时刻,走到了历史前台,成为举国瞩目的中心。之所以受到人们关注,不是因为这座城本身发生了什么神奇变化,而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到来,使这里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风尚——延安作风。这种新的精神追求使延安成为一座高耸的精神灯塔,指引人们奋勇前进、争取光明。  相似文献   

15.
延安整风的历史经验启迪我们:加强党的建设要摒弃只有斗争才能解决矛盾的"斗争哲学",但增强党的团结不是一团和气,不能放弃正确的党内斗争;群众运动不适合执政条件下的党内生活,但在不搞群众运动的情况下要提高党内监督和制度建设的质量,探索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新途径;加强党员教育需要一定的形式,但更重要的是发扬整风精神,解决实际问题,防止新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新的党八股。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党在延安时期,开启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培育出伟大的延安精神,尤其是在解决党的自身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积累了宝贵经验。大力弘扬延安时期党建精神,对于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第一次提出了党风建设,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重要创举。今天,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中提出的党的作风建设的有关教导,这对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对贯彻胡锦涛同志在第十七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延安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是公认的政治文化符号。党内政治文化"延安形态"的形成离不开建党时期最初形态奠定的宝贵基础,离不开思想建党原则提供的基本路径,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更离不开延安整风运动的直接塑造。"延安形态"的稳定性、特殊性,在于它独特的内容、风格、气派,即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方向,以高度纪律自觉为内核,以"三大作风"为精髓,以巩固领导核心为标志。"延安形态"并非完美无缺,但仍是加强新形势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宝贵历史教材。延安时期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启示我们:要抓住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核心、抓住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基础、抓住强化"四个意识"这个重点。  相似文献   

19.
金鑫 《党的文献》2022,(6):119-124
全面抗战爆发后,大批追求进步的美术工作者们怀着朴素的革命情怀,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陆续奔赴延安。但其中不少人对美术工作要为谁服务、服务什么、怎么服务等问题还存在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跟不上延安文艺发展进步的要求。1942年5月在延安召开的文艺座谈会成为了延安美术发展的分水岭,毛泽东在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及时纠正了当时延安美术界的一些不良倾向,促使广大美术工作者在我是谁、为了谁、怎么为等方面发生重要转变:一是推动了其自身的革命化改造,从代表小资产阶级的“艺术家”逐步转变成为革命服务的“文艺战士”;二是正确认识美术创作的服务对象,重塑了美术工作者与其工作任务之间的联系;三是紧密围绕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美术创作实践从内容到形式都开始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相似文献   

20.
樊宪雷 《实践》2013,(8):29
延安,这座历经千年风雨沧桑的历史古城,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饱经内忧外患的关键时刻,走到了历史前台,成为举国瞩目的中心。之所以受到人们关注,不是因为这座城本身发生了什么神奇变化,而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到来,使这里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风尚--延安作风。这种新的精神追求使延安成为一座高耸的精神灯塔,指引人们奋勇前进、争取光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