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心静下来     
杨新 《群众》2014,(6):75-75
<正>作为一个年轻的女性领导干部,随着工作上的曝光度和聚集镜头的增加,越来越觉得内心不静,有时候感觉很困惑,很恍惚,甚至有些燥乱,一段日子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努力让自己的心静下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一静可以制百动";"静中生慧";"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  相似文献   

2.
学生不喜欢上政治课,在课堂上经常要求教师讲故事:老师,讲个故事吧,不讲我们就不学了。”我又好气又好笑,开始是应付了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后来,我对学生要求讲故事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学生要求教师讲故事,首先说明学生不喜欢远离实际的枯燥理论,要求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其次说明学生要求寓教于乐,学得生动,学得有趣。同时,也反映出在政治课堂上需要加强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等问题。根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内容,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我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讲故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相似文献   

3.
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在处理教学关系中,必然面临两个基本矛盾:一是教学内容与教师的矛盾;二是教学对象与教师的矛盾。对这两个矛盾的处理得当与否,关系到教学的成败。我仅就处理教学内容与教师矛盾中的关键环节——“再消化”作一粗浅分析。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我们常见下列两种典型的教学情景:如果教师只知照本宣科,那么尽管在课堂上讲得津津有味、振振有词,学生却昏昏欲睡、兴味素然、气氛压抑;有的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思维自然融合,学生思维随着老师的思路步步前进,自然、协调、和谐、流畅、活跃,课堂气氛热烈,教学…  相似文献   

4.
案例:裁员带来的烦恼 早上7点不到,A公司的张嘉明便坐在人力资源部CHO办公桌前,眉头深锁,时而沉思,时而在纸上勾勾画画,此时的内心犹如一团乱麻。这一切都源于昨天下午CEO在会议上宣布要在两个月内裁员100名员工的决定。  相似文献   

5.
简述复式教学“静”态结构优化复式教学一半或大半的时间是在“静”态下进行的,它是复式教学课堂结构的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内容。“静”态教学(自动作业)怎样为学生的自我训练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根据“动”、“静”在交替过程中的地位及教学程序,紧...  相似文献   

6.
晓晶  任远 《今日上海》2014,(4):40-41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当青涩年华老去,梦想也跟随着时间慢慢长大。它就像身后的影子,总是变换着形状,时而比我们本身渺小,时而比我们身形更高大。梦想是欲望,梦想是激励,梦想是召唤着每个人内心的号角,梦想它总是静悄悄地潜伏着,伺机而动。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偏动,动不舍静"。课堂教学亦应如此,课堂教学中,"动"是外在的,是显性的,采取创设情境、讨论、交流、辩论等"有声有色"的形式,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静"是内在的,隐性的,采取阅读、思考、聆听、感悟等"悄无声息"的形式,可谓  相似文献   

8.
时常看到一些老师在课堂上一手拿着课本,一手拿只粉笔,看一句,讲一句,看一句,写一句。有的老师顾得上看,顾不上讲;顾得上讲,又顾不上写,手忙脚乱,形象狼狈。而下面学生却听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这主要是由于一些老师课前没有认真备课,教学内容记不住,因而只好在课堂上现炒现卖,其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教师在课前应该认真备好课,教学内容要烂熟于胸,教学安排要填密周到,这样上课时才能做到丢掉课本,侃侃道来。根据笔者体会,丢掉课本上课有如下优点:第一,课堂教学效率高。由于要丢掉课本上课,教师事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  相似文献   

9.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为了给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让学生学会更多学习语文的方法,老师在课堂上往往会犯两种错误。一是讲得太急。没等学生静静地读上几遍就迫不及待地讲;二是讲得太多,讲解起来喋喋不休。尤其是像我这样的新教师,往往还不足以在课堂上应对自如,所以与学生互动时也往往急于要掌握主动权,从而减少了学生的思考时间。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先让学生充分地读,积极地思考,再通过教师恰当、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由谬误走向正确,由肤浅走向深刻,由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下的政治课堂教学,应减少课堂教学中的统一性和强制性,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思考的空间,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诸方面全方位地向学生开放,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每个学生获得更充分的心理、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政治老师往往记不住学生姓名,这是客观事实。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有:一是老师一般都担任多个教学班教学工作,老师多数在上课时才与学生接触,平时难得在一起,因此,客观上造成老师识记学生少。二是有的老师不注意对学生姓名的识记,他们认为:我上课学生听课就行,没有必要也没有那么多心思去记他们的姓名。但我觉得,熟记学生姓名决不是多比一举。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方式讲记学生的姓名:一是接班初游览学生的花名册识记;二是通过考勤识记;三是通过课堂个别提问识记;四是通过个别辅导谈话识记;五是通过面对&批改作业识记;六是通…  相似文献   

12.
1.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教者在课堂上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看懂的老师可不讲或少讲,千万不要以老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理解。老师要有意识地指导阅读的方法:抓住要点的方法、概括观点的方法、找出理论依据的方法、利用小字材料理解正文所讲观点的方法等等。2.使学生成为思考的主人。不管老师讲课有多精彩,都无法替代学生的思考。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让思考贯串在阅读中、听讲中、复习中、解题中。这样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而茫然的看书、听讲、解题了,而是主动参与、积极动…  相似文献   

13.
一、提问式:教师在精心讲课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一系列的有关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回答这些问题,把教学引向深入。二、情境式:教师围绕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在课堂上先造成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良好氛围。在学生情绪达到高潮的时刻,再转入教学内容正题。三、提示式:教师在讲解难度较大的概念、原理等问题时,应该在充分诱导的基础上,画龙点睛地作一些提示,可以启动学生的思维,收到积极的教学效果。四、比喻式:在教学中借助于各种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说明抽象、深奥的政治概念和理论观点。五、故事式:在讲解枯燥无味的理论性问题时…  相似文献   

14.
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什么样的课才是真课。这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在尝试和思考的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把快乐送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我对学本课堂最初始的理解。既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那么我想,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学习兴趣、习惯、能力的培养,思考的是知识、方法和活动的指导。我们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的心理、情绪、基本知识的掌握等情况安排。结合理论的学习和自身的教学实践,我对"学本课堂"有了几点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一、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是关键、“切入点”,“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拓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关于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定位在哪里,如何把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一直是一些教育者不断探索和思考的课题。对此必须明确三点:1、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课堂,主要通过教学来实现课堂教学对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所在。但…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6,(9)
正大屋子里,这儿一堆,那儿一群,有的在卖,有的在买,有的在打包装箱,有的在议论……这就是坐在屋里赶集,有了网络、电商,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卖商品,城乡差别也大大缩小了人们说,年轻人喜欢热闹,老年人喜欢清静。我有点不信。我这个人,从小喜动不喜静。我不信上了点年纪就会那么整天安安稳稳。可谁知道,花甲之后真有点偏好离群索居了。外出旅游,情不  相似文献   

17.
马冀 《福建通讯》2002,(6):47-47
人生如戏。人的一生,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各式各样的角色,一出接着一出。在这一出出人生大戏里,我们时而是主角,时而是配角。  相似文献   

18.
古诗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些传诵不衰的古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哲学常识教学中,如果能撷取其中的精华,剖析其中的哲理,必会一改学生心目中政治理论抽象、枯燥的印象,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为哲学课堂增添不少魅力。首先,古诗具有无穷的吸引力。正因为如此,古诗佳句才被无数代人吟诵、思考、高中生同样对绝妙的古诗兴趣浓厚,课堂上引入古诗,很容易扣住他们的心弦。例如,在讲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时,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春深锁二乔”来说明,会让学生觉得兴味盎然,历史与古诗会把他们深沉地吸引。再…  相似文献   

19.
一、讲述中的虚实相映书画、摄影艺术在构图上讲究虚实相映。政治课教学也存在虚实相映的艺术表现。我们不难发现,课堂上,教师时而吐言如堤决,洋洋洒洒,时而则惜言如金,作片刻的沉默;教室里,学生或紧锁眉峰冷静思索,或寂静无声洗耳恭听,或情不自禁仰天大笑,这便是讲述中的“虚实”效应。“实”是指教师语言的频度,信息传达的密度、强度以及课堂练习题目的量度;而“虚”则是指其间的“留空”。教师大凡“重实轻虚”,总担心讲少了,学生便不能理解,总想讲透练足,结果往往陷入“马拉松导游”。久而久之,便养成了“满堂灌”的教风。把握课堂“留…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新基础理论中的核心部分和精华部分,是素质教育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趋势和重要原则。在此理念的熏染和指引下,我对自己的政治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收到了一定成效。我的做法是:把握“四个还给”,强调“六个注意”。一、四个还给:还给学生时间,还给学生个性,还给学生权利,还给学生尊严1.还给学生时间,尤其是还给学生自主学习、咀嚼思考、自练自改的时间。坦率地说,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我对时间的控制较多,一节课30多分钟都唱主角,或眉飞色舞地讲述,或口若悬河地阐发,学生成了听众,很少有充足的时间自己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