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势在必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为止,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并且日臻完善。按照推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原则.机关、事业单位、城镇个体工商户的职工和从业人员.自谋职业者乃至国营农场的职工(与农民岗位一样,称呼不一样)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也正在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化管理的经费问题是造成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制度实施困难的“瓶颈”。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政府管理职能定位,政府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主体转变以及提高政府社会保障工作管理效率等方面看,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中的经常性支出经费应由当地政府财政从社会保障预算中支出,而企业只应承担对其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特殊费用支出。  相似文献   

3.
陈勇  张艳平 《前沿》2004,(10):181-182
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配套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不仅需要建立一个种类齐全、机制完善、保障有力的社会保险体系 ,更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当务之急是加快街道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白亚鹏 《创造》2001,(5):15-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暴露出覆盖面小,实施范围窄;社会化程度低,企业负担过重;管理分散,政出多门,缺乏完整的立法和统一的管理等诸多问题,因而迫切要求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社会体系。   一、建立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起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及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具体地说,可以分为城镇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两方面。…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效益最大化的发展要求,中国加入WTO以后,农业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就势在必行。争取得到社会保障是宪法赋予中国公民的法定权利。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意义重大。我们要注意从巩固农村政策、制定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提高农民的经济利益、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多角度出发,全面、合理地构建符合我国农村具体情况的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杨春妮 《传承》2010,(9):94-95
随着我国进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阶段,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由传统的封闭式内部运作向社会化方向发展的转变已成为历史的必然,社会化已经成为军休服务管理的主要形式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分析我国军休管理社会化程度低的原因,同时对加快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改革提出相应措施,对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根据宪法制定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建立起收、支、管、投四个环节相对分离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构建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水平规范化,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保体系,是我国未来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进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阶段,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由传统的封闭式内部运作向社会化方向发展的转变已成为历史的必然,社会化已经成为军休服务管理的主要形式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分析我国军休管理社会化程度低的原因,同时对加快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改革提出相应措施,对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伏鹏 《传承》2012,(16):32-33,49
农村的社会化进程关系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城市化进程的顺利进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我国农村居民的社会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成为推动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观念的变迁正是推动社会化进程的关键性影响因素,特别是农民土地观念的变迁,使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之中解放出来,寻找土地之外的发展途径,寻找农村之外的发展空间,融入城市,融入二三产业的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农民问题,在政治社会化意义上来说,是由于其主体性被遮蔽,社会一体化被非对象化而导致的结果。在新的历史阶段,农民政治社会化必须从农民的需要和利益出发,遵循人的认知发展规律,致力于构筑公民社会的统一平台,发挥农民自我负责的精神来彰显农民的主体性。这不是个方法问题,而是个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刑释人员再社会化障碍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释人员的再社会化问题研究的内容方式或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同。本文把监狱服刑和刑释人员回归社会联系起来,分析狱内狱外生活状况问题对刑释人员再社会化的影响。重点就完善刑释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寻求问题进行探讨,以消除“监狱一社会”二元模式带来的消极后果。关注刑释人员的生活状况,解决其实际困难,促使其向合格的守法公民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再社会化。  相似文献   

12.
政治信任无疑是政治社会化的目标内容之一.但是,政治社会化得以有效运转还有赖于政治信任的"在场".政治信任不仅是政治社会化实效性的逻辑起点,而且还是实效性生成的嵌入要素,二者互为前提、互为条件.求解农民政治社会化的实效性,必然正视农民政治信任问题,政治信任是农民政治社会化实效性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农民在我国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研究农民政治社会化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农民政治社会化问题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和重视,以致我国农民政治社会化的总体性水平还不高。本文针对我国农民政治社会化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 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 求。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对分离国有企业富余职 工、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供了前提和条件,也为深化 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建立健全社会 保障体系,要求认真贯彻党的现行社会保障政策,逐 步提高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拓宽社会保障筹资渠 道,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公信力:影响农民政治社会化效果的前制性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信力是主体(公众)对于客体信用的期望、客体赢得主体信任的主客体之间互相作用的关系概念。来自政府、司法、媒体等公共机构的公信力对政治社会化起着前制性的影响,其影响通过信用度和信任度显现。只有提高公共机构对农民的信用度和农民对公共机构的信任度,才能促使农民政治社会化效果呈现良性态势。  相似文献   

16.
一、立足于当地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承受能力,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一)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根本目标。开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是要使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的保障方式在新的形势下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保障水平能够随经济发展得到提高。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则是保障农民生活需要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是农民最迫切需要也是农村最基本的保障项目。因此,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就是要从改革、完善社会救…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从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角色社会化、个性社会化等四个维度,通过对武汉地区四所重点高校的调查,描述了大学生社会化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进程中 农民社会保障权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地反映因社会保障缺失给农民带来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探索相应对策,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体现国家在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基础上保证农民基本生活权益及社会公平的重要工作?本文认为,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体系的真正实现,只能通过加快城市化、完善整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同时改善城乡人口的比例,使农民在市场中与市民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才能真正增加其收入,从而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  相似文献   

19.
黄桂霞 《中国妇运》2014,(10):29-32
新时期,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社会保障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任务,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获得的数据发现,十年来,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妇女社会保障快速发展,保障内容和水平都有很大提高,农民逐渐纳入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和农村养老保险的试点及推广,使得农村妇女的社会保障状况逐步得到改善,城乡妇女的社会保障差异也在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要进一步提高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认识、改革后后勤的归属、改革的大环境和小环境、妥善解决好校内市场、后勤人员工资奖金及社会保障、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改革范畴的界定、人事制度和队伍建设、改革的投入、改革中甲乙方关系等十个方面,提出了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