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董思文  王旭升 《共产党人》2006,(4):I0003-I0003
贺兰县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在县委、政府和上级党委、政府及业务部门领导下,全县医疗卫生工作紧紧围绕“执法、服务、经营”的总体思路,加大改革力度,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形成了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率先在全区推行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县医院实行了股份合作制,对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和9家乡镇卫生院实行了租赁制,对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计生服务中心按全额事业单位管理,实行了全员聘任制,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推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县医疗卫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先后投资600多万元,新建县疾控中心、南梁台子卫生院,翻建立岗、潘昶、四十里店卫生院,扩建县妇幼保健院;引入社会资金1200余万元,在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疗单位配备CT、彩超、胃镜、心电监护器等大型医疗设备60余件。县乡医疗机构固定资产总量两年翻了一番,政府在各医疗单位的资产实现了保值增值。二是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新成立了妇幼保健计生服务机构,健全了疾病控制、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和乡村疾控、计生、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加强了监督管理和考核奖惩,公共卫生各项指标均走在全区前列。三是医疗卫生单位内部活力增强,全面推行事业单位人员全员合同聘用制,在聘任院长和专业技术人员上打破了身份界限,建立了新的用人、分配体制,打破了“大锅饭”,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救活了一批生存艰难的医疗单位。四是医疗  相似文献   

2.
杨有旺 《学习月刊》2009,(20):127-127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由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共同构成.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是业务指导中心.承担农村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基层转诊、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疫情监测与控制和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及业务指导职责。乡镇卫生院是枢纽.以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受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辖区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为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株洲市是先有铁路,后有工厂,然后才有城市,医疗卫生事业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因此,株洲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开展医疗行业的结构调整,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促进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一、现状。党的十四大以来,株洲市推出以两个龙头带全面发展的卫生事业发展战略。农村以拆级卫生保健为龙头,促进了以乡镇卫生院为纽带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网络建设,消灭了乡镇卫生院危房,实行了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山西贫困山区卫生服务抽样调查,可以发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均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导致山区群众卫生服务缺失,主要表现为乡、村卫技人员技术结构层次和专业素质较低,乡、村两级卫生服务设施短缺和闲置并存,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情况不容乐观等三方面。为此,应加强农村卫技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配齐基本设施,对卫技人员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使闲置设备尽快得到使用;加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5.
“赤脚医生”,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是个熟悉并非遥远的名词。从1968年首次见诸报端到1985年卫生部决定停止使用这个称谓,近20年的岁月里,数百万乡村里没有纳入国家编制的非正式医生具体实践着中国农村的合作医疗,为六亿农民提供着最基础的医疗服务。中国这种低投入、广覆盖的基础防疫和医疗救助体系.也广受国际肯定,成为世界医疗卫生史上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戴秀英 《共产党人》2005,(22):38-39
乡村医生是具有中国特色植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卫生服务工作者,担负着农村60%的医疗任务和80%的预防保健任务。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农村卫生保健服务水平及质量的提高。从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现状看,西部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西部农村卫生的落后状况已严重影响中国医疗卫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许多人很怀念建国后在我国实行了很长时期以“公费医疗”为基本特征的医疗制度,认为那时城乡医疗机构的布局合理,大家都能看得起病,甚至把这种医疗制度当作是世界的典范。这恐怕包含着很多的误解。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始于20世纪60年代,就是在农村普及率很高的“赤脚医生”制度,最初的筹资水平是每个农民0.5元,在生产大队做社员分配时按人头扣出,集中使用,只能缓解农村医治常见病时存在的缺医少药困难。正确地定义这是一种初级的集体福利制度,从政策目标上说也就是解决了农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问题,但对于当时发展中国家的农村而言,就是一…  相似文献   

8.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淑周 《学习论坛》2004,20(6):44-4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当前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最佳选择。为此 ,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 1 )深入细致地做好对农民的宣传和引导工作 ;( 2 )强化责任 ,完善机制 ,切实解决筹资难的问题 ;( 3 )尽快建立起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 4)合理确定报销比例 ,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 5 )强化监督与管理 ;( 6)推行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准入制度 ;( 7)加快农村合作医疗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9.
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是提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主体,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沈阳市于洪区大兴乡卫生院进行深入调查,总结了新医改后大兴乡卫生院在财政投入、药品、医疗卫生服务、新农合等领域的改革举措及成效,并发现其仍存在医疗设备落后,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较差,药品适用品种少、疗效不显著等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财政投入仍然不足,基层医护人才队伍建设落后,基本药物制度处于起步阶段,较不完善,进而结合调查实际及国家宏观情况,提出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完善投入机制,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硬件水平,落实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制度,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探索双向转诊模式,加强卫生院的内部管理与监督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在承担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机制僵化等,造成卫生院人多才少,人员资质、知识、职称与岗位不对称,成为制约卫生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一、基本状况乡镇卫生院是为广大农民提供服务的基层卫生机构。但由于投入不足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目前这个阵地不是在同步发展,有的是在同步萎缩,用基层卫生院工作人员的话来说就是“要钱没钱,要人没人”。以赣榆县为例,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仅占7.7%,中专学历占70%以上。中级…  相似文献   

11.
"赤脚医生",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是个熟悉并非遥远的名词。从1968年首次见诸报端到1985年卫生部决定停止使用这个称谓,近20年的岁月里,数百万乡村里没有纳入国家编制的非正式医生具体实践着中国农村的合作医疗,为六亿农民提供着最基础的医疗服务。中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内近年来围绕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传统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以及农村公共卫生保障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3.
《广东党史》2008,(2):58-59
“赤脚医生”这个词,1968年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随之流行。其本义是指中国农村中不脱产的基层卫生人员。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公社社员经过一定时期的培训,具有一定的医疗卫生知识和技能,他们一面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一面为社员治病,鼎盛时人数在100万以上。  相似文献   

14.
广闻博览     
海东 海东地区采取七项措施.确保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全区建立了“海东地区农民补助网”,完成了94个乡镇、1603个行政村、291520户村民的农户基础情况、种粮情况、补贴情况等信息的统计和录入。完成了“一折通”服务平台的搭建:继续解决征收征用土地、城镇房屋拆迁以及拖欠建设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建筑领域推行了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继续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一费制”和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强化医药监管.严格执行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切实减轻农民医疗负担.六县都确定了一所县级综合医院和一所乡镇卫生院。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和付费试点。使住院费用下降了20%;继续加强救灾救济款物落实情况的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相对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国广泛推行的传统合作医疗制度而言的。传统合作医疗在人民公社时期曾普遍建立起来,在满足农民基本医疗需求和执行包括预防保健在内的公共卫生保健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及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深入,合作医疗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目前仅在极少数经济发达  相似文献   

16.
正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这段时期,毛泽东在医疗卫生工作方面有许多独创性的伟大实践。其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治血吸虫病等传染病,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赤脚医生队伍等,都是毛泽东亲自推动的。毛泽东明确指出党必须领导卫生工作毛泽东极为重视党对卫生工作的领导。1929年,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互助共济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它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农民的全面理解和积极参与。本文通过对沿海地区部分省份的调查显示,目前农民参与存在着“参与率”高而“参与度”低的状况。提高农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要提高农民收入,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十分注重农民的参与,完善新农舍制度,同时改革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切实降低医药价格,建立社会力量多方参与农村医疗保障事业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小病忍,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农民对看病难看病贵的无奈。看病难问题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影响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把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提到,要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同时提出在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要“以农村为重点”。如何确保农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健康服务?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解决这个问题无疑是一种重要而可行的方式,我省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推进。目前,我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试点阶段进入到全面推行阶段,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步建立起了——  相似文献   

19.
政策速览     
北京将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规定的个人出资标准,投入114万余元人民币资助农村低保人员、五保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参加合作医疗。北京还调整了城市特困人员医疗救助政策,放宽了对医疗救助病种的限制,将慢性病、常见病纳入了救助范围;降低了救助起付线、将起付线下调为500元;扩大了定点医院的数量,各区县在指定的非营利性二级公立医院承担本地区医疗救助任务的基础上,将定点医院扩大到非营利性一级医院及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医疗服务机构等。为了保障农村特困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北京制定了《北京市农村特困人员医疗救助暂行办法》。其主要内容有:农村低保对象凭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就诊时,减收基本手术费和CT、核磁共振大型设备检查费等。  相似文献   

20.
正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这段时期,毛泽东在医疗卫生工作方面有许多独创性的伟大实践。其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治血吸虫病等传染病,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赤脚医生队伍等,都是毛泽东亲自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