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费需求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新的起点。投资需求在一定意义上只是消费需求的派生需求,它自身不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持久拉动力量。据测算,1987-1996年我国GDP的增长中,消费的贡献率为61.7%,投资的贡献率为34.7%。也就是说,消费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能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以上,投资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以上。在消费需求没有回升的情况下,投资需求的大幅  相似文献   

2.
持续快速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扩大农村的消费需求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体现和重要实现途径。但在当前,我国农民的经济收入依然不是很高,农村的消费状况也不乐观。客观分析农民的收入、消费现状,探索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途径与良策,是科学发展的要求,更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教育投入不足,资源短缺,质量堪忧,直接导致我国教育有效供给不足,亟需改良。扩大农村教育供给,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政府支持体系,改革农村教育投融资体制,加快农村非义务教育的市场化进程,鼓励民间投资农村非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对金融部门的信贷需求尤为迫切。究竟如何用好用活信贷资金,本文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特征,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信贷需求以及金融部门如何选择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通过浙江省农村妇女对新农村建设需求与期盼的问卷调查显示,她们特别迫切需要解决的是资金、技术、致富信息、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改善生活环境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为进一步发挥广大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应把性别观念纳入新农村建设的主流,加大培训农村妇女的力度,加强农村妇女新经济组织的建设,扶持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建有利于农村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本文按照党和国家关于扩大农村消费需求,针对辽宁省现有的问题,提出了扩大农村消费的对策思路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作为社会性存在物,不仅具有物质需求,而且还有精神文化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农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占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为此,应从政府、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层面、农民自身层面不断满足和提升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8.
人的物质需求的满足是精神文化需求发展变化的基础,而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与提升反过来又会促进人的物质需求的发展变化。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极大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紧迫性与重要性更加凸显。应从政府、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层面、农民自身层面不断满足和提升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进入的一个新阶段,需要更多尊重已有的改革基础和经验,谨慎对待国外的农村建设经验。针对近期掀起的学习韩国新村运动的热潮,本文分别从政府在农村建设中的角色与作用、农村建设目的的差异、农村建设组织方式与建设主体三个方面探讨了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得失,并比较了中韩之间的异同,认为韩国经验在适用我国农村建设方面存在很大局限,不可照搬。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农村的发展。党中央非常重视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但如何建设新农村,我们还没有经验,很有必要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参考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韩国与我国都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实践对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韩国新村运动取得的成就,给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许多有益的启迪:一是政府要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农民应当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民生活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12.
导致我国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制度变迁中制度的过速变迁以及由制度变迁引致的不确定性。制度的过速变迁使消费者未来和潜在支出加大 ,抑制了消费倾向 ,提高了储蓄和投资倾向 ;而改革过程中改革成本的全部和部分的转移给居民等其他支出的不确定性都会影响到消费需求。正确认识我国消费不足的成因 ,对理顺供应和需求关系、促进消费、发展社会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14.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刚志 《理论前沿》2008,(10):31-32
韩国新村建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经验,引发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方面的思考。包括:政府在新村运动中起主导作用;农民是新村运动的主角;重视培训农民;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15.
韩国与中国的国情有某些相似之处,借鉴其先进的经验必然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所启发。但中国与韩国的国情又有所不同,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避免照搬照抄韩国新村建设的经验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更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之一。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存在诸多问题,如"脏"、"乱"、"差"、"毒"、"低"等。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水电路气、综合治理,规划为先、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最终建设"生态农村"、"和谐农村"。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 ,分析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出台背景、政策效应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今后的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中国的焦点,在亚洲国家中这是继韩国新村运动之后的又一个新农村建设典范。在我国推行新农村建设中,有必要也有可能将中韩两国的新农村建设进行比较,以利于我国吸取精华,并结合本国实际,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继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是对农民利益的合理补偿,实质是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合理校正长期以来以工业和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方式,真正实现以工补农和以城带乡。因此,各地应立足实际,找准制约农业和农村进一步发展的突出矛盾和瓶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创新性地进行建设,切忌将其作为主要满足政绩需求的政治运动。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为我国农业职业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培育符合高科技社会需要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摆在各级政府及职业教育工作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农村职业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辩证关系,借鉴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的模式,提出符合现阶段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