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源流的角度讲,在19世纪,虽然存在以“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命名的政党,但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两党之间的关系。到20世纪初叶,同母同源的社会民主党出现了兄弟阋墙、分道扬镳的局面:其左派改称为“共产党”,即社会民主党共产党化;其右派和中派承袭了社会民主党既有的外壳,内核则渐渐“异化”,并从组织上趋于统一。由此,世界工人运动中形成了共产党人与社会民主党人两分天下、互相对峙的格局;其后,两党虽曾一度有过接触与合作,但最终也未能补“天裂”。这种格局甚至影响到21世纪的今天。  相似文献   

2.
从源流的角度讲,在19世纪,虽然存在以“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命名的政党,但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两党之间的关系。到20世纪初叶,同母同源的社会民主党出现了兄弟阋墙、分道扬镳的局面:其左派改称为“共产党”,即社会民主党共产党化;其右派和中派承袭了社会民主党既有的外壳,内核则渐渐“异化”,并从组织上趋于统一。由此,世界工人运动中形成了共产党人与社会民主党人两分天下、互相对峙的格局;其后,两党虽曾一度有过接触与合作,但最终也未能补“天裂”。这种格局甚至影响到21世纪的今天。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12,(2):54-55
12月1日的《社会科学报》刊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国强近日在上海的一次学术年会上的演讲。他说,中国的近代化或者是现代化发端于19世纪,如果以社会转型来界定其内涵的根本内容,那么这个过程到今天仍未结束,19世纪中叶产生的“富强”观念以及19世纪末期引进的“进化”观念。曾经影响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4.
王瑞华 《求实》2001,3(5):25-27
笔者认为 ,2 1世纪将是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运动和制度获得新发展的世纪。社会主义的制度和价值追求与 2 1世纪汹涌澎湃的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和平与发展的趋势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新的条件和促动。在 2 1世纪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的时代 ,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虽然举步维艰 ,但其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必将行进到更新的阶段和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晚清:一个屡遭侵略的经济大国 按照英国著名经济史和经济统计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说法,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在经济上的表现相当出色。1700年到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在世界的比例也从22.3%增长到32.9%。与此同时,中国人口从占世界总人口的22.9%增长到36.6%。  相似文献   

6.
邱仁富 《探索》2020,(1):38-49
马克思主义发展到21世纪,面对世界格局与人类生存发展状况的深刻变化、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显著变化以及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生产力的重大进步,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机遇与挑战。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也就需要从世界与人类的高度整体性、前瞻性地回答21世纪提出的时代命题。因而创新与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需要把握人民性,回答与解决人类生存性风险和共享发展难题;把握时代性,引导世界"百年变局"的发展方向;把握规范性,系统描述和解释21世纪的世界;把握整体性,整体观照人类发展的实践活动;把握实践性,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及创造人类美好生活提供新思想新理念。把握与彰显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这五个主要特性,从而为描述和阐释当今世界格局的深刻变革、推动人类和平发展等方面提供"说明书""解释学"和"方法论",并在此基础上建构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知识体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7.
斯大林在20世纪确立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强国地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将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全世界,使之成为全球性运动;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20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他犯的错误,也对20世纪社会主义产生了消极影响。总的看,斯大林对20世纪社会主义的功绩大于过错。  相似文献   

8.
王猛 《廉政瞭望》2011,(24):54-55
每当国际上出现著名流亡者的时候,伦敦就出现了。从19世纪的马克思,到21世纪的诸多国际政坛大佬,伦敦统统接纳了他们。  相似文献   

9.
即将来临的21世纪是中国农村居民生活由小康达到富裕的新时期。在21世纪前50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将呈现消费水平高度化、消费结构完善化、消费内容丰裕化、消费方式文明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陈立旭 《唯实》2004,1(1):75-7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价值在于它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给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以正确指导;在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基础上所作出的新理论结论对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揭示了21世纪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动力问题;指出了21世纪多模式社会主义新的共同本质规定性;揭示了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1.
唐鑫 《探索》2020,(3):21-30
如何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共产党人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从现实与未来一段时间来看,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包含这样四个基本议题:一是要客观回顾20世纪的人类历史,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出发,回应全球问题和挑战,为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提供现实方案;二是从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入手,科学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现象、新特点、新变化,正确揭示资本主义在21世纪的前途和命运;三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加强各国共产党的理论交流和实践经验分享,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复兴提供行动指南;四是总结并坚持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整体性与专业性的辩证关系。这四个基本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问题"人类何以实现自由和解放"在21世纪特定历史条件的展开,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中国共产党也要在创新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事业中肩负起更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春节终于安然地度过了20世纪,得以保存到今天,也真算是顽强得很。20世纪是革命的世纪,春节所属的阴历也在被革之列。从中华民国成立翌日,临时政府颁令“废阴改阳”,到后继政府三令五申废除阴历,再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  相似文献   

13.
在19世纪初期,加拿大有组织的政党就已经出现。到19世纪末,保守党和自由党不断发展完善,逐步成为两大全国性政党,加拿大两党制由此确立。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90年代初,加拿大处于保守党和自由党两大政党轮流执政的格局下。不过,自1993年魁北克集团在众议院大选中一举夺得54席后,加拿大政党政治进入多党相互竞争——多党制时代。除了保守党、自由党和魁北克集团外,目前加拿大的政党还有新民主党、社会信用党、加拿大党、绿党和加拿大共产党。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07,(9):40-40
仅仅在19世纪初,人类的知识还以每50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到了20世纪初,这一速度变成每10年翻一番。20世纪80年代,人类的知识每3年翻一番120世纪末,人类文明发展的前4900年所积累的文献资料,还没有现在一年的文献资料多!进入21世纪,知识老化速度不断加快。学科与学科之间,界限不断被突破,渗透和融合不断加强,大量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5.
侥胜易生轻狂,挫折催人反思。回顾20世纪最后10年到21世纪头10多年的历史,人们目睹了西方,特别是美国,从欣喜若狂到受挫沮丧的戏剧性变化。现在他们不得不思考两个沉重的问题:一是为什么会打大伤元气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二是为什么经济危机会如此严重?在这两大问题后面的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既然他们认为西方民主体制是如此完美,为什么不能防止这些灾难发生?  相似文献   

16.
书海导航     
《学习月刊》2012,(13):56-56
公司的力量 公司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从17世纪到20世纪70年代,被经济学家认为改变了人类生活的160种主要创新中,80%以上由公司完成。  相似文献   

17.
车水歌     
唐大柏 《湘潮》2005,(4):50-50
车水歌声传四方,四垅飘来稻花香;抗旱抗到天低头,排渍排到水投降。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抗旱排渍主要是靠水车。那时,水车使用率很高,农民将它看得很贵重。每年冬天,农民用桐油对水车进行一次油洗,然后用绳索将它挂在堂屋的主墙上。春节过后,又小心翼翼地从墙上放下来,全面检修一次,以备抗旱排渍时可用。每到生产季节,田垅最美的一道风景线是车水抗旱和排渍。车水工具很多,有手拉水车、脚踏水车、牛力水车和水力水车等。山区由于地形复杂,田土高低不平,用手拉水车者多;湖区和平原区田土成片,地势平坦,用脚踏水车和牛力水车者多;在靠近溪…  相似文献   

18.
刘云波  袁忠民  李斌 《湘潮》2010,(3):30-33
<正>"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的水路到湘江……"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曲旋律流畅、优美动听的《浏阳河》荡漾在祖国大江南北,陶醉了一代又一代人。《浏阳河》沸腾过千座山,激荡过万条河。它的创  相似文献   

19.
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在经济上的表现相当出色。1700年-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在世界的比例也从22.3%增长到32.9%。  相似文献   

20.
到公元1100年.全球集约型的主导力量已经转移到了中国.并一直保持到19世纪。中国的粗放型经济力量也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并在15世纪后开始占据支配地位。所有这些都与欧洲中心论的叙述相反。这里.我提出一种不同的观点:1434年后的历史时期中.即使不存在一种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经济.那也肯定存在一种中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全球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