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律师法律援助,是法律援助中的一种。我国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保障公民平等公正的法律保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人权保障机制的一项新的重要法律制度。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设立时间不长,仍存在广泛的完善空间。本文从律师援助制度的发展轨迹和现状出发,分析出当前其在我国的地位以及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如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范围、设立专门的法援机构、实行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并行、规范律师法律援助的受理和审查程序等。  相似文献   

2.
何伟 《法制与社会》2011,(16):141-141,164
法律援助、司法救助是一项扶助贫困弱势群体,使之得以通过司法救济途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制度。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是保障公民获得法律救济的两个孪生兄弟,他们在援助对象上、援助原则上、援助宗旨上都是一致的,所不同的仅仅是援助主体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3.
法律援助是在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和协调下,公证、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收费,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对社会困难或弱势群体实行法律援助,是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保障公民享有平等、公正的法律保护的要求。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合法权益遭受不法侵害或面临灾难事件时,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期许、对救济的渴望显得尤为强烈。法律服务中的公证以其自身的职能在为公众提供着一些援助,通过法律援助履行着它的社会责任,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吴丽芳 《法制与社会》2013,(22):254+258
法律援助是国家司法救济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政府出资,为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公民,或者特殊刑事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减、免收费的法律服务,从而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也能平等地获取法律服务、参与诉讼程序。这项制度是由各法律援助机构具体实施的,法律援助机构最重要的职能是受理、审查公民的法律援助申请,指派、安排人员为符合条件者提供法律援助。  相似文献   

5.
关于建立我国律师法律援助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建立我国律师法律援助制度的构想陶髦法律援助,也称法律扶助。它是对需要专业法律帮助,而又无力承担诉讼费用,以及无力支持律师费用的公民予以援助,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是法制观念发展的结果。近、现代资产阶级学者提倡法律援助,主要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简讯     
北京市设立“法律援助基金”为保证公民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享受法律服务,北京市司法局和市律师协会不久前设立了“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法律援助基金的援助办法,是经律师事务所根据当事人的经济状况、案件性质等进行综合平衡.按照有关减免收费的标准对当事人实行收费减免后,按年度汇总报市法律援助基金管理委员会,由法律援助基金管理委员会对承办减免收费案件的律师事务所给予经费补贴。法律援助基金的援助范围,主要是指涉及残疾人、无经济收入的当事人以及劳动工资、赡养费、抚养费等需要聘请律师参与诉讼或仲裁的案件。法律援助基金…  相似文献   

7.
韩琪 《法制与社会》2013,(26):294-296,298
法律援助旨在保障经济困难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我国从1994年始提出了建立中国特色法律援助制度的设想并开展试点工作。本文介绍了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定义、法律依据、组织机构,以杭州市余杭区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情况为实例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现有援助制度的优劣。最后,本文提出我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应宜以创新促发展,建议应扩大受援人范围,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增强对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法律援助的力度;建立法律援助律师名册及设立法律援助专项基金。  相似文献   

8.
英国法律援助同行评估制度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婕 《中国司法》2010,(7):105-110
在英国,法律援助同行评估制度是指法律服务委员会针对法律服务机构提供的办案等法律服务,通过抽取待查法律援助服务机构一定时期内已办结的、一定数量的案件档案样本,并委托伦敦大学高等法律研究所聘请资深律师等作为评估人员(专家),按照一定的民事法律援助与刑事法律援助质量评估标准等级和评估程序,对档案样本进行审查评估,撰写评估报告,  相似文献   

9.
杨泳 《中国司法》2004,(6):64-71
一、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概述 (一)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的概念 一般来说,法律援助是国家对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或不能完全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公民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收费的法律帮助,以维护其法律赋予的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司法救济保障制度。公民申请法律援助,要同时符合两方面的条件,一是经济条件,即经济困难,无力承担法律服务费用;二是案情条件,即申请的事项在政府规定的范围之内。申请人的经济状况是获得法律援助和从法律服务市场上自行购买法律服务的区分点,所以,经济状况为“经济困难”是法律  相似文献   

10.
法律援助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法律援助经历了从 1 994年初起发展到今天的过程。法律援助的概念有广、狭二义之分 ;其性质是法律之助 ,即援助公民个人或者人民法院不向受援人收费或者少收、缓收从而在法律方面提供帮助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法律援助的特别包括 :具有国家、社会承担援助的公助性 ;受援人享受法律援助的无偿性和优惠性 ;律师、公证员等提供帮助的法律专业性。法律援助的理论基础有四 :权利保障之要求 ;实现控、辩双方力度平衡之条件 ;司法公正之所需和扶贫助弱法制化发展之必然  相似文献   

11.
桑宁 《中国司法》2008,(3):80-81
法律援助优先原则是世界各国针对法律援助资源短缺的状况普遍采用的一种工作指导原则。无论是在法律援助上投入资金最多的英国,还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法律援助供不应求的情况。优先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指在法律援助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谁可以优先获得法律援助的权利。在实践中,优先原则一方面体现在国家制定的法律援助的适格标准中,另一方面体现在法律援助的管理者在受理审批当事人的法律援助申请过程中对适格标准把握的尺度上,  相似文献   

12.
海鸥 《中国司法》2004,(10):8-10
8月29日,司法部在京举行“纪念法律援助制度建立十周年,《法律援助条例》实施一周年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司法部部长张福森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中央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院校、科研机构专家、律师、受援人等各界人士出席了会议,就法律援助制度建立十周年和《法律援助条例》颁布实施一年以来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变化,法律援助制度建设和《法律援助条例》贯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和贯彻实施《法律援助条例》等方面各抒己见。顾秀莲副委员长在讲话中说:10年来中国法律援助制度从无到有、从小到…  相似文献   

13.
司法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法律援助“规范与质量”调研检查活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法规规章的落实情况;法律援助经费落实、使用和管理情况;以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援助人员是否存在有偿办案情况为重点,检查有关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情况;法律援助服务质量。通过调研检查,比较全  相似文献   

14.
《法律援助条例》(下称《条例》)颁布实施之后,司法部就贯彻落实《条例》、加快法律援助工作发展作了全面部署,先后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贯彻〈法律援助条例〉加快法律援助工作发展的通知》。几个月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积极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法律援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非常重视和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其中特别强调要重视解决困难群众打官司难问题,对法律援助提出了明确要求。可以说,法律援助工作的机遇与挑战并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企业“走出去”将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企业会在不同层面上面临知识产权风险,结合当前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机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6.
《法律援助条例》贯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法律援助条例》(下称《条例》)实施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国法律援助工作有了较大的变化,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也反映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条例》的贯彻落实,加快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先后对25个省(市、区)的法律援助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  相似文献   

17.
许冷 《中国司法》2012,(3):100-102
与“点援制”类似的周边概念并非近两年的新生事物,十余年前便有相关介绍。但近年来,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重心一直着眼于如何更好满足经济困难公民合理需求、提高法律援助保障水平、改善制度实施环境等实体方面,因此作为指派方式之一的“点援制”尚未作为一个重要课题予以研究,2009年,司法部在全国推行“法律援助十项便民措施”,“点援制”即为其中一项。作为律师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北京市部分法律援助机构进行了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力图搭建一项符合律师资源丰富地区实际的点援制。  相似文献   

18.
问:去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法律援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第一次对法律援助作了全面的规范,为解决困难群众请律师难和打官司难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年时间过去了,请您介绍一下《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答:今年是《法律援助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条例》的贯彻实施进展顺利,法律援助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法律援助工作,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二是法律援助的政府责任逐步落实。三是有效组织办案,社会…  相似文献   

19.
Intending to Aid     
Courts and commentators are notoriously puzzled about the mens rea standards for complicity. Accomplices intend to aid, but what attitude need they have towards the crimes that they aid? This paper both criticizes extant accounts of the mens rea of complicity and offers a new account. The paper argues that an intention can commit one to an event’s occurrence without committing one to promoting the event, or making it more likely to take place. Under the proposed account of the mens rea of complicity, an accomplice must have an intention that commits him to the crime’s occurrence, but need not commit him to making it more likely that the crime occurs. The paper trac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view both for several difficult complicity cases, and for ongoing debates among philosophers of action about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of joint agency.  相似文献   

20.
在去年3月初召开的全国人大年度例会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历史上首次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根本大法,这一重大举措确立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在国家法律体系和发展战略中的突出地位,也是我国法律制度从义务本位逐渐走向权利本位理性成熟的表现。“人权入宪”丰富了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规定的内涵,进一步完善了人权的宪法保障,同时也明示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将进一步深化,也是我国对人权的尊重与保障的坚定立场和崇高职责的最高层次的宣示,表明了我国已向国际公认的“人权”价值观接轨。针对我国社会主义“人权观”的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