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独立后,印度虽实行公私并存的混合经济管理模式,但却因实施赶超发展战略,计划压抑市场,国民经济管理手段以行政干预为主,结果导致经济比例失调,增长缓慢。为此,印度进行经济发展战略的深刻调整,计划逐渐支持市场,经济管理手段除减少行政干预外,目前已基本上形成了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三位一体、协调运作的格局,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2.
1985年以后玻利维亚经济政策的右转是其内部经济危机、外部经济和政治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与70年代智利激进的新自由主义改革不同,玻利维亚“正统”的经济稳定计划吸收了“非正统”稳定计划的合理因素,并在结构调整中避免采取极端自由主义的改革政策,从而使稳定化和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3.
他信经济学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经济模式终结,川立派政府新自由主义改革广受批判,外资对泰国经济控制加强,泰国贫困人口扩大和经济民族主义升温的背景下产生,其主要政策包括基层信贷投入计划、普遍医保计划、重大工程计划和产业竞争力振兴计划。他信经济学的实施恢复并巩固了泰国实体经济的基础地位,降低了贫困人口和城乡差距,保障了经济稳定增长,但其CEO风格的强势政府理念及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与泰国传统的政治经济生态存在较多冲突,加之信贷配给和内需导向的局限性,注定了他信经济学难以持久。后他信时代泰国历届政府都保留了他信经济学多数政策措施,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扩大投资刺激经济及实施惠民政策仍将是泰国政府核心经济政策,因此他信经济学将成为他信影响力最持久的政治遗产。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对波兰实行的颇有争议的“休克疗法”进行了评价 ,认为“巴尔采罗维奇计划”为波兰建立市场经济、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波兰经济转轨的成就与问题 ,并探讨了波兰经济转轨取得成功的奥秘。  相似文献   

5.
说起印度的改革 ,往往是指 1 991后拉奥的改革而把拉吉夫改革作为一个前奏。本文并不在这个问题上进行辨析和争论而是实事求是地对他的经济变革思想进行探讨 ,充分地肯定了他在增长和社会公正、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角色定位、自力更生、进口替代等根本问题上的开拓性见解 ,也分析了制约他思维的一些主客观因素。(一 )经济变革的制度性前提印度在“二五”计划时建立起以计划为导向的混合经济模式。选择混合经济 ,源于尼赫鲁的意识形态 ,他要藉此实现社会主义和自力更生的目标。不过最终分析起来 ,他的社会主义计划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一个…  相似文献   

6.
1997年10月8日,在泰国货币贬值开始对印度尼西亚产生影响的大约10个星期之后,印度尼西亚政府邀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帮助印度尼西亚克服严重的财政经济危机。随后的经济复苏过程是缓慢和困难重重的。每一届新政府都制定了新的经济复苏计划,但由于缺乏经济和行政管理能力以及持续的政治干预,这些计划都未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国际货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为建设经济强国和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朝鲜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建设,加大了经济投入与发展的力度,整体经济形势出现好转。预计,金正恩主政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朝鲜仍将坚持金正日时代的经济发展路线和方针,继续推进朝鲜式的经济强国建设。但是,要实现其"国家经济开发十年战略计划"的目标,即"在2020年达到发达国家经济水平",朝鲜尚需下大气力,还需做许多事情。  相似文献   

8.
布什政府经济政策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什政府经济政策的重点是促进美国经济继续增长,以维持其世界霸权地位。为此,新政府在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将继续其前任的基本做法,如中性的货币政策和自由与公平贸易政策;而在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上改辕易辙,其中减税计划尤为引人注目。为防止经济从减速转为衰退,目前宏观政策发生了从紧缩转为放松的重要变化。降息和减税举措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经济增长,但其作用不应高估,尤其减税对近期经济的刺激将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9.
今年7月9-11日,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行了第37届非洲统一组织(非统组织)首脑会议。与会各国首脑审议并采纳了非洲国家自己制定的“新非洲行动计划”,这一计划的出台对于加强非洲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全面振兴非洲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非洲行动计划”的产生 “新非洲行动计划”是由南非总统姆贝基、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和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共同起草的“千年非洲复兴计划”与塞内加尔总统瓦德制定的“欧米茄计划”综合而成,被外界称为“非洲复兴的一幅蓝图”。 (一)“千年非洲复兴计划”。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非洲国家对自身贫困不断加  相似文献   

10.
关于实施“早期收获计划”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所规定的“早期收获计划”(Early H arvest Program m e,EHP)于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至今已有两年多。该计划的实施,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产生较大的影响。政治上,加深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互信;经济上,双方扩大了交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早期收获计划”也给我国特别是与东盟邻近的省、区经济带来一定冲击,中国要积极应对这个冲击。本文主要从经济层面上对“早期收获计划”的效果及其带来的冲击进行回顾与分析,并提出一些应对的建议。一、“早期收获计划”初显效果“早期收获计划”是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