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较为全面地规范了贿赂犯罪,构成了全球性反腐败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基本内容。它较为系统地确立了贿赂犯罪的规制对象、打击的范围和犯罪类型,不仅对国际反腐败斗争的开展和进行反腐败合作提供了共同认定这一犯罪的标准,而且也为缔约国履行公约的义务,完善各国贿赂犯罪法律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晖 《政法学刊》2007,24(1):64-68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它以联合国公约的形式规定了预防、禁止和惩治腐败行为的定罪、刑事司法程序和国际合作,虽然贿赂外国公职人员犯罪只是作为腐败犯罪其中的一种予以规定,但是,探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有关控制腐败的规定,对于完善跨国商业贿赂犯罪的法律控制是极其必要的,也有利于中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中国刑事法之完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学权 《法学》2004,(4):69-74
中国政府已经于 2 0 0 3年 1 2月 1 0日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存在着一些差异。为了有效地打击腐败犯罪 ,并履行缔约国之义务 ,我国有必要以《公约》为标准 ,对《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作若干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通过的第一部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我国已经批准了该公约.领会《公约》的基本精神、树立科学的反腐理念对我国贿赂犯罪之立法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何承斌 《现代法学》2006,28(6):180-187
贿赂犯罪体系是否协调、完善和科学,事关惩治和预防腐败犯罪的成败得失。我国已经正式成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缔约国,对照该《公约》的规定,我国的贿赂犯罪体系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在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相统一的前提下,重构我国的贿赂犯罪体系,完善贿赂犯罪的相关规定,就显得现实和迫切。  相似文献   

6.
吴高庆 《河北法学》2007,25(12):155-159
有组织犯罪已经成为危害我国社会治安的日趋严重的问题,现行的刑事诉讼程序也面临着有组织犯罪的严峻挑战.基于有组织犯罪之特殊性,有必要以我国政府已经签署的《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为准绳,建立我国有组织犯罪特别程序.  相似文献   

7.
20 0 0年 1 2月 1 5日联合国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巴勒莫市召开关于制定《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① 外交大会 ,来自世界各国的代表正式通过并签署了这部公约。这部公约是继《国际刑事法院罗马公约》于 1 998年 7月 1 7日诞生之后由联合国主持通过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刑法公约。它是国际社会长期以来努力同跨国有组织犯罪进行斗争的结果。 1 998年 1 2月 9日 ,联合国通过第 55/1 1 1号决议 ,决定设立联合国特设委员会 ,授权该委员会起草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及其三个附件。该委员会成立后于 1 999年 1月 1 9- 2 9日在奥地利…  相似文献   

8.
已开始对我国生效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迄今为止第一个关于治理腐败犯罪的最完整、最全面的国际公约。但是,我国目前在惩治腐败犯罪方面的立法与公约之间的差距已经严重削减了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在我国刑事立法中吸纳公约的内容,已是势所必然。面对现行反腐败斗争的立法与反腐败公约之间的差距,应当及时修订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实现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对接。  相似文献   

9.
在电脑和网络领域发生的违法犯罪现象已成为现代各国难以拒绝的“不速之客”。对网络犯罪的规制、预防和打击是现代社会和政府的重大课题。英国的尼尔·巴雷特博士在《数字化犯罪》一书中,把计算机犯罪分为针对计算机的犯罪和计算机扶持的犯罪。前者包括计算机零部件盗窃、黑客和数字故意破坏、计  相似文献   

10.
谢常红 《法制与社会》2012,(15):102-103
洗钱犯罪是一种社会危害性极大的犯罪。《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有关反洗钱的法规为我国反洗钱立法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例。在充分考虑我国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我国应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标准来修订完善反洗钱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11.
参研国际司法准则 打击商业贿赂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公约关于控制商业贿赂的刑事司法准则商业贿赂作为贿赂犯罪的一种方式,已成为危害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腐败现象。针对这一问题,联合国相应提出了多项治理措施,《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及《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确立了控制商业贿赂的刑事司法准则,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贿赂范围的不限定性。立法中关于贿赂范围的大小,直接决定着特定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在《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中,贿赂范围被表述为公职人员“在执行公务时作为或不作为的条件”的“不应有的好处”。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贿赂范围被表述为公…  相似文献   

12.
我国跨国追缴职务犯罪所得相关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虽然对追缴犯罪所得做出相关的规定,但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追缴犯罪所得制度,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确立的腐败犯罪资产追缴与返还机制以及英美法系国家专门的犯罪所得立法还有较大差距,不利于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开展追缴职务犯罪所得国际司法合作。应当结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追缴腐败犯罪所得机制,借鉴英美法系国家较为成熟的专门立法,建立和完善中国追缴职务犯罪所得制度,从而为全面开展境外追赃提供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13.
网络犯罪及其防治对策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电脑和网络领域发生的违法犯罪现象已成为现代各国难以拒绝的“不速之客”。对网络犯罪的规制、预防和打击是现代社会和政府的重大课题。英国的尼尔·巴雷特博士在《数字化犯罪》一书中,把计算机犯罪分为针对计算机的犯罪和计算机扶持的犯罪。前者包括计算机零部件盗窃、黑客和数字故意破坏、计算机感染;后者包括计算机色情、盗版软件销赃、因特网上的诈骗以及电子洗钱。  相似文献   

14.
从国际反腐败犯罪的历程回顾中可以看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集中体现了国际反腐败犯罪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表现为高度重视腐败犯罪问题;主张建立健全的腐败犯罪预防机制;设立严密的腐败犯罪刑事法网;针对腐败犯罪的特点设置特殊的诉讼规则和处罚措施;强调打击腐败犯罪的国际合作;注重腐败犯罪中的资金追回等六个方面。中国应当顺应国际反腐败犯罪趋势,参照《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从立法与司法两个方面完善反腐败犯罪的刑事法治。  相似文献   

15.
洗钱犯罪收益没收机制既是惩罚该犯罪,也是预防该犯罪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对《联合国禁毒公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欧洲反洗钱公约》等国际公约和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立法及实践,对我国的洗钱犯罪收益没收机制提出若干建言。例如应规定缺席审判、举证责任倒置、收益分享机制以及保护善意第三人、间接没收措施等。  相似文献   

16.
防范计算机犯罪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计算机犯罪是一种日趋严重的国际现象。本文在对美国、德国、新加坡、日本、欧洲共同体及本国计算机犯罪立法现状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立法要求,具有一定超前性和可操作性的立法建议,包括制订单行《计算机犯罪刑事法规》和《计算机保护法规》等法律文件。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1月27日,全国十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批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决定,2005年12月14日,《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但是,中国的国内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之间,在有关腐败犯罪的主体、构成要件、死刑等规定上,尚存在有不协调的地方,从而制约了《公约》在我国的贯彻和实施,制约了中国为惩治腐败犯罪而与有关国家开展刑事司法合作,为此,我国有必要适当地修改有关国内立法。本文围绕"废除腐败犯罪死刑的可行性"这一论题,多角度的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反洗钱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成耀  冯寿波 《法学》2006,(1):130-134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从洗钱的犯罪构成角度对洗钱犯罪行为作出了规定。相比之下,我国现行《刑法》对洗钱罪的规定存在诸多的缺陷,从而使我国对洗钱犯罪及其上游犯罪的预防和打击的效果受到了影响。我国有必要针对洗钱犯罪呈现出的新特点,根据《公约》的规定完善我国关于洗钱犯罪的立法。  相似文献   

19.
刘耀彬 《行政与法》2006,(10):119-122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洗钱犯罪作了规定,我国现行《刑法》对洗钱罪的规定与《公约》存在较大差异,从而使我国对洗钱罪及其上游犯罪的预防和打击的效果受到影响。我们有必要对洗钱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作深入的研究并根据《公约》的规定完善我国关于洗钱犯罪的立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洗钱现象在我国日益猖獗,由于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起步较晚,对于洗钱犯罪的规制尚有许多不全面的地方。《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关于洗钱犯罪的规定为我国审视和思考本国的刑事立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本文通过比较《公约》和我国《刑法》关于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行为方式和犯罪主体的不同规定,为完善我国的反洗钱刑事立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