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台声》2020,(16)
正台湾的湿地公园很多,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候鸟,比较稀缺的有灰雁、东方白鹳、黑面琵鹭、白冠鸡、寒林豆雁……等,在秋冬时节经常吸引大量游客。从小我就对候鸟有许多憧憬,它们越过大洋、攀登高峰,季节到了就启程,路线坚定、不畏狂风暴雨,再远再累也从不退缩。温带的北方是它们的家乡,它们在那里出生、茁壮,也在那里繁殖、老去。在台湾也曾有一群老兵心系家乡,他们随着国民党退居来到台湾,却  相似文献   

2.
矢弓 《今日海南》2014,(11):19-19
正冬天来了,大雁南飞。小时候,我们读过的课文,如今被赋予了新意。冬天快到了,北方的老人们要到海南过冬了,人们称这些老人为"候鸟一族"。有资料说,近年来每年到三亚过冬的"候鸟一族"就有40万人左右。对"候鸟一族",舆论上拍手和拍砖的都有,但并不影响"候鸟一族"年复一年的南迁北返。"候鸟一族"是一种客观存在。面对现实,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候鸟一族"对海南,到底是压力还是商机?  相似文献   

3.
正冬季的洞庭湖,天气总是变幻无常。然而不论风和日丽,还是雨雾朦胧,西伯利亚的鸟儿,总是会带着刚刚学会飞行的孩子们,长途跋涉来到这片水位随着四季而分明的南国美地,度过漫长的冬天。而在人类的世界里,也有这么一群"候鸟",他们每隔两年,随着鸟儿们纷飞的翅膀来到洞庭,守候鸟儿回  相似文献   

4.
据中国教育部统计,2011年,全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总数首次突破29万人,同比2010年增长10.38%。北京市每年有4万余名来自全世界172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学生在京学习。来中国的留学生,许多在本国已经接触了汉语,孔子学院是他们在国内学习汉语的选择之一。但真正来到中国,他们才算切身感受到了文化的差异,了解中国与本国的文化差异也是他们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堂课。从事本国与中国外贸、外交和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是多数留学生们未来就业的选择。用自己所学的汉语搭建沟通本国与中国友谊的桥梁,是他们正在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2014年夏天,北京。一出名叫《祝福之夜》的小剧场话剧在"梦剧场"上演。剧场并不大,仅能容纳100余名观众,然而《祝福之夜》的主创人员相信,"梦剧场"就是20世纪中国著名作家鲁迅笔下的——"鲁镇",这里已足够传达出他们的"呐喊"。这群满怀热情的戏剧新人说:"这出戏有13个角色,111个演员。11个演员在台上,100个演员坐在台下。"在他们眼中,台下静静观看的人们既是观众,也是鲁镇人。  相似文献   

6.
<正>又是一年冬令到。大兴安岭,雪花飘飘;海南岛上,鲜花盛开。气候宜人的海南岛,每年都会吸引大量候鸟人群前来过冬,或者置业。这种季节性的涌入,在拉动海南消费的同时,也给海南带来诸多挑战:首当其冲的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和社会公共服务不足。同时本地居民和候鸟人  相似文献   

7.
每年全国"两会"都会看到很多我们熟悉的面孔,名人的出现也成为"两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他们中有很多人直接参加过两岸交流活动,对两岸各领域交流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本刊记者带您一同走近他们,  相似文献   

8.
城市,人口聚集、产业交融、文明荟萃的"金字塔";农村,青山绿水、阡陌交错、心灵栖息的田园家。千余年来,城市与农村在交相映照之下,相得益彰。可是,当城市工业化的浪潮携诸多就业岗位和数倍于农桑的薪酬袭往乡野时,农民便开始大规模进城打工。他们或为补贴家用,或为看缤纷世界,又或者是为了实现梦想。他们或只身单影,投奔城市;或携妻带子,全家总动员背井离乡。这些人中,有一部分"让城里的月光点亮生活",成了城里人;而大部分人随着城乡的二元分化,成为一群游离于城市边界的异乡客,在错把他乡当故乡的奔波中谋生计、讨生活。何时,他们才能将梦点亮,不再如候鸟般迁徙,抑或是不会在老年见弃于城市、生疏于田园?农民的困境并不仅止步于城市,天然散居的农村随着青壮劳力的外出,人丁更显稀零,沃田荒芜,儿童留守,老人无依……一言以蔽之,农村是更像农村了。  相似文献   

9.
查阅有关志愿者的定义,你会发现有这样几个定语: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关心报酬。这符合中国的大爱精神,这是"仁者爱人"的现代内涵。无论在哪个国度,残疾人都是少数的困难人群,而在中国,在这群困难的残疾人面前,有一个人,一群人,一代人,若干代人,他们扶残助残,以奉献为快乐。  相似文献   

10.
"汉语神学"的提法起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最初是基于当时的现实处境提出的一种神学发展道路,它是从现代性的背景下对基督教神学在汉语语境中的发展方向与可能性的思考。本文从"汉语神学"的概念赋义范围及"汉语神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开始,尝试通过梳理"汉语神学"范围划分争议来展现"汉语神学"在人文学与神学两条路线上存在的张力,探讨对"汉语神学"概念的不同理解与不同划分,并对"汉语神学"这种立足于人文学路向发展基督神学的概念与"基督教研究"、"学术神学"的概念进行比较与辨析。  相似文献   

11.
我省独特的气候和优良的生态,每到冬春之季(11月至次年4月)都吸引着大量的候鸟人群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据统计,每年在我省越冬生活的候鸟人群近百万。大量候鸟人群的迁徙,对我省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相似文献   

12.
《新东方》2017,(2)
候鸟老人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和中高收入阶层追求养老生活品质的产物,候鸟老人群体规模将会不断扩大。候鸟老人给流入地带来新的问题,同时他们在流入地也存在社会融合困境。应推行"三社联动"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在候鸟老人社会融合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二十年以前的北京,鸟类比较单一,大型的候鸟迁徙会绕开北京飞往别的湿地中转。在"东亚-澳大利亚西"迁徙通道上,北京,这条迁徙通道上的咽喉成了名存实亡的摆设。小水洼的巨变据了解,冬季要迁徙至南方较暖地区越冬的候鸟,每年11月至1月,它们会集中飞越北京上空。待来年三四月份,春暖花开,这些候鸟会再次北上,途经北京,飞往繁殖地。在经停北京期间,大批候鸟会停留在北京官厅水库、密云水库等地的滩涂湿地中,休息补充体力。  相似文献   

14.
企业家共有的第一品质是——他们通过明确、清楚地表达和沟通,使"企业愿景"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这是针对美国90位最成功的企业家的一项调查,得出的引人深思的结论。那么,何为"愿景"?"愿景"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5版)的解释就是:"所向往的前景"。"向往"发自于心中之"愿";"前景"建立在未来的"景"况。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6,(2)
正每到冬天,不少老人从寒冷地区移居三亚,等天气回暖后,再返回原居住地,这些老人被称为"候鸟",每年有45万人到海南,这让海南、特别是三亚的城市管理受到挑战。面对问题,三亚市民、"候鸟"代表皆认为应严格执法。对此,三亚将成立城管110热线,24小时为市民、游客和"候鸟"提供全方位的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6.
叶慧  王奕进 《今日浙江》2010,(23):18-19
在杭州市西湖区创先争优活动中,"西湖先锋"已成为一个很响亮的品牌。 在这里,活跃着一群年轻的党员群体,他们基本都是非公企业的员工,工作在高档楼宇,学历高,年纪轻,有理想、有活力。他们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海南》2014,(12):22-22
又是一年冬令到。大兴安岭,雪花飘飘;海南岛上,鲜花盛开。气候宜人的海南岛,每年都会吸引大量候鸟人群前来过冬,或者置业。这种季节性的涌入。在拉动海南消费的同时,也给海南带来诸多挑战:首当其冲的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和社会公共服务不足。同时本地居民和候鸟人群之间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冲突。近年也呈显性化的势头。  相似文献   

18.
正从北到南,从温带到热带,飞过大半个中国,越过北回归线,跨过20多个纬度。他和老伴都是"候鸟老人"。在海南,你会发现公园里到处可以看到载歌载舞、锻炼身体的老年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每年秋冬季节南迁到海南岛过冬,天气转暖后回到原居住地生活,这些异地过冬的老人被形象地称作"候鸟"老人。年关临近,带着"今年过年去哪儿"的问题,《小康》记者  相似文献   

19.
正他们是候鸟,迁徙在农村与城市之间;他们有点"被边缘",生活在城市,却又不完全属于城市。他们的名字叫农民工。漂泊在城市里,心中都有一种温暖的渴望,这种温暖就是这个城市的"温度"。在南宁打工5年多,黄海碧真切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温度。来自河池都安瑶族自治县的一个小山村,黄海碧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忠厚善良、耿直实在。与建筑工人、服务员、清洁工等一些低  相似文献   

20.
跫响东洋楼     
唐宝洪 《福建乡土》2012,(5):40+42-40,42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包括永定县的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贵楼、怀远楼,及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上述"六群四楼"因被加冕为"世界文化遗产"而招来四面八方的游客青睐时,地处新罗区雁石镇苏邦村的东洋楼在日出日落、云卷云舒中淡泊而恬静地守望着跫音。东洋楼始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前后历经98年之久才竣工,迄今有348年历史。此楼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由内外两重方土楼组成,似鱼网形,俗名网形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