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论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利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作为公共管理研究基本方法的利益分析,是制度分析、权力分析、组织分析、文化分析和伦理分析的基础。运用利益分析方法,需要明确公共管理的利益主体及其关系,判断利益主体真实的利益需求,规范利益主体寻求利益的方式,协调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最终寻求实现和增进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2.
石杰琳 《人民论坛》2011,(9):244-245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利益和谐,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理应用制度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实现多元利益的协调、容纳和共存,使整个社会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用制度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柳 《湖湘论坛》2010,23(1):43-46
在社会群体利益日益分化的当下,必须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利益协调机制。这个机制的合理模式应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社会公平为价值取向,由利益表达、利益规范、利益引导、利益分配和调节机制所构成。为使利益协调机制健康有效的运行,必须完善政府绩效考核指标,还必须加强宏观调控,把"调结构"与利益协调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利益和谐,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理应用制度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实现多元利益的协调、容纳和共存,使整个社会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用制度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面临利益格局重新调整、各类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协调利益关系,尤其需要协调阶级阶层利益关系、城乡利益关系、区域利益关系、劳资利益关系、干群利益关系、行业利益关系等。协调利益关系的基本前提是建立和健全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根本保证是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重要途径是优化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6.
法治秩序下的利益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小玲 《桂海论丛》2005,21(2):77-79
利益冲突是人类社会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人类社会也正是在对利益冲突的不断协调中发展和进步的。能否合理有效地协调利益冲突,成为法治秩序形成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所在。因此,探索一套能对利益冲突作出有效协调的利益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法治秩序下利益协调最为关键最为本质的是法律制度协调。  相似文献   

7.
课题组 《前沿》2006,1(2):13-16
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普遍的关系,利益差别是任何社会都广泛存在的普遍现象.利益差别扩大导致利益分化,引发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为了社会正常发展就必须进行利益协调.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此有过较多的阐述.国家是利益协调的主体,自从有了政党以后,在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中政党特别是执政党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利益分化的时代,我国社会利益差别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并导致社会阶层的变动,逐步发展为现代社会阶层的雏形.利益过分分化影响社会正常发展,因而加强利益协调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利益协调的主要领导者,对社会利益关系协调起着关键作用.因而,在利益多元化和利益分化的新形势下,要不断增强和提高党对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能力.这就要求党必须按照利益协调原则、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采取合适的利益协调途径对社会利益关系加以协调,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稳定而又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白璟  张国林 《前沿》2012,(3):33-35
加强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设,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我们党必须要有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加强协调利益的能力,必须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利益协调的原则,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利益表达、分配、导向、约束、调处、保护机制,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孙海 《大连干部学刊》2011,27(10):27-28
在推进大连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让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能够充分表达,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要素。完善社会协调机制,构建利益诉求机制,关键是法律、制度和社会组织资源,着眼点是拓宽和畅通渠道。  相似文献   

10.
课题组 《前沿》2006,1(1):16-19
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普遍的关系,利益差别是任何社会都广泛存在的普遍现象.利益差别扩大导致利益分化,引发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为了社会正常发展就必须进行利益协调.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此有过较多的阐述.国家是利益协调的主体,自从有了政党以后,在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中政党特别是执政党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利益分化的时代,我国社会利益差别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并导致社会阶层的变动,逐步发展为现代社会阶层的雏形.利益过分分化影响社会正常发展,因而加强利益协调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利益协调的主要领导者,对社会利益关系协调起着关键作用.因而,在利益多元化和利益分化的新形势下,要不断增强和提高党对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能力,这就要求党必须按照利益协调原则,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和采取合适的利益协调途径对社会利益关系加以协调,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稳定而又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中国社会的严重分化,引发了各种形式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要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以社会协商对话为基础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在相关各方中合理分配利益。然而要建立这种机制,必须依靠弱势群体的联合,依靠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在中国公民社会形成过程中,要建立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必须以社会协商对话机制为中心完善各种制度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党在社会利益协调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面的作用;发挥各社会团体在社会利益协调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涛 《传承》2008,(8):50-51
利益协调是维护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作用:利益协调能够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和冲突,增进社会团结和睦,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科学的利益观念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首要和关键的是要协调好利益关系。当前,利益关系不和谐主要表现为城乡、地区、行业和群体收入差距过大。利益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原因,与我国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利益的转变,政策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关。解决利益不和谐的途径主要是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建立健全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4.
利益表达是政党的基本功能,也是解读政党文化建设价值的一个新视角。现代民主政治条件下,政党的和谐发展、政党意识的扩展以及政党的制度规范建设都是政党文化构建的基本内容,它们以利益表达为价值评判,阐释了政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必须从政党意识社会化、制度规范创新和提高政党成员素质等方面入手,不断改善政党的利益表达功能,使社会主体利益通过政党得到全面而有效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郭臻 《求索》2008,(5):41-43
社会利益均衡事关和谐社会建设成效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本文在对社会利益失衡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阐述社会利益失衡的影响,然后提出走出社会利益失衡困境的出路:构建三维的社会利益调节机制。其机制可从完善表达机制,构建协调机制及建立均衡机制三维路径展开。其中,利益表达机制是基础,利益协调机制是必要手段,利益均衡机制是目标,三者相互依存,互为促进,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6.
制约我国农地流转的根本障碍是利益失衡,给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带来巨大风险。利益协调推进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着眼于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多元利益冲突,通过利益表达、利益分享、风险防范、利益调控等机制创新,采取区域实现、分类实现、特殊实现三条路径实现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利益协调。  相似文献   

17.
利益协调是维护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作用:利益协调能够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和冲突,增进社会团结和睦,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科学的利益观念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18.
申滢 《桂海论丛》2008,24(4):13-16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利益群体利益博弈不可避免,如何协调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制定出更符合人民大众利益的政策,是摆在政府面前的关键任务。在各种各样的利益群体面前,政府首先要整合和消解利益群体矛盾,提升政府能力建设,同时,政府需要提供利益表达机制的制度框架,让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能够得到更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制约我国农地流转的根本障碍是利益失衡,给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带来巨大风险。利益协调推进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着眼于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多元利益冲突,通过利益表达、利益分享、风险防范、利益调控等机制创新,采取区域实现、分类实现、特殊实现三条路径实现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利益协调。  相似文献   

20.
弓丽娜 《前沿》2009,(8):139-14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一项重大现实任务,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结构,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整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和内在依据。而社会利益结构分化过程中新的社会利益结构整合所构建出的协调均衡的社会利益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源。因此,社会利益整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