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邹洁 《世纪桥》2008,(1):82-82,84
日本女性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日本文坛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战后,日本女性作家人才辈出,创作活动空前繁盛,不仅成为日本文坛一大奇观,更被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现象受世人瞩目。因此,研究日本战后女性作家对研究日本文坛动态,深入了解日本社会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0,(12):114-114
不同于德国的是,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基础主要是:一、天皇专制和军国主义路线是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历史根源;二、军部的形成是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政治基础;三、《日本改造法案大纲》是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理论基础;四、法西斯势力恶性膨胀是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社会基础;五、1929年经济危机加速了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  相似文献   

3.
松本高原位于日本及日本最大岛屿本州岛的中部,地处日本内陆,海拔较高,盛产大米、蔬菜、水果,是日本典型的农业区域。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公务员以其廉洁与高效闻名于世,这很大程度依赖于日本独特的公务员制度,本文首先概括了日本的政治制度,其次阐述"官僚"和"公务员"的特点,再从其选拔晋升制度上来分析日本公务员制度的特质。由于公务员制度的保障与约束,日本公务员努力工作,保持中立性,成为日本社会当中的一支中坚力量,从而保证了日本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由于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之上,岛国日本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地震大国".据日本内阁府统计,世界上每5次地震中就有1次发生在日本周边.在日本常驻了3年之久的记者对日本的地震频发也已适应,不会像刚到日本时那样一觉得房间晃动就惊慌失措.……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末期,作为日本侵华的殖民地,中国东北地区工业生产总量已经超出日本本土,东北真正成了日本侵略全中国和东南亚的基地。日本投降后,其在  相似文献   

7.
从绩效管理体系看日本企业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日本的经济和企业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日本第一大家电企业松下电器出现48年来首度亏损,亏损额高达4310亿日元。而日本七大电子企业中,只有索尼保持盈利。日本企业到底怎么了?日本  相似文献   

8.
从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到现在已近59年了.在中国人民和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看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早已是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不容否定.但是,时至今日,日本国内的一些右翼势力,仍在喋喋不休地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妄图篡改日本侵华史,复活日本军国主义.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初期日本对华外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主义是日本外交的传统.随机应变、攀附强者以发展自己的外交特征既符合日本的历史文化传统,也符合日本政治家对如何使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路径判断.21世纪以来,日本政坛首相更替频繁,日本对华外交也经历着冷暖的交替.在变幻莫测的对华外交活动的表象之下是不变的日本现实主义外交传统.  相似文献   

10.
万花筒     
《廉政瞭望》2018,(12):16-17
日本人少房多免费送房子免费送,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不过却正在日本发生。在日本的一些相对较偏远的地区,只要不超过一定年龄,并且愿意在日本永久定居,就可以在日本免费获得一份房产,除了修缮费用需要自己掏腰包之外,无需再承担其他费用。而送房子的原因,跟日本人口不断减少有关。目前日本的人口已经经历了连续八年的负增长。随着房产泡沫破裂及人口持续下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8,(4):20-21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正是日本战后崛起、第一次超过西欧列强、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之时。然而此时的日本,举国上下几乎无一句“崛起”之类的评论。相反,一部日本作家小松左京的科幻小说《日本沉没》倒是震动了东瀛列岛。一时间,“日本沉没”成了当时日本最走红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张强  薛桂坤 《党建文汇》2002,(11):39-39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受核武器攻击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广岛、长崎遭到美国原子弹的轰炸,但鲜为人知的是,就在同一时期,日本军方也在疯狂地研制原子弹,只不过美国人抢先了一步,日本研制原子弹的帮手德国又先于日本投降,日本这才没来得及搞出一枚原子弹。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东方邻邦,两国人民之间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近代伊始,中日两国又先后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明治以来,日本维新志士发愤图强,师夷长技,大办实业,发展教育,增强军力,使日本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日本的崛起,对于正在苦苦探索救亡图存路径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康有为、孙中山开始,中国进步人士就发出了向日本学习的呼声.陈独秀从1901年留学日本开始,就了解、认识到日本强大的因素,也主张学习日本以自强,并对中国的近代化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奚欢  薛琳 《党课》2009,(11):84-87
民主党的上台是战后日本政治中最为重大的一次变化,很多观察家称其为结束了日本“五五体制”,开创了日本政局的两党时代。民主党的上台,不仅要引起日本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化,也会使日本的对外关系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5.
史少博 《理论学刊》2015,(12):102-108
日本国学是以日本原有的《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等古典书籍为对象,研究日本固有的思想、精神,阐释其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学术体系。纵览历史,日本国学大致可以划分为形成时期、昌盛时期、衰落时期、畸形发展时期和新形式国学的兴起时期。宏观分析,日本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国学,从内涵与外延来看各有不同,也各具特点。日本近代的一些国学研究者曾极力排斥外来文化,否认近代以前对国学的界定,从而导致了当时日本国学的畸形发展。而在近代日本国学衰落之后,新时代日本的国学正在以新的形式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16.
日本搞笑艺人几乎顶住日本影剧界的半边天,俨然成了一个重要产业。据统计,日本的搞笑产业,几乎可以与日本的高科技业相匹敌,产业总值高达2万亿日元,如果加上周边产业,更逼近4万亿日元大关。在日本,北野武、田森、明石家秋刀鱼和志村健有“搞笑四天王”之称,他们各有专长,一举一动经常成了日本人耳熟能详的笑话来源。  相似文献   

17.
明代中国商品在海外最大的市场是日本,但由于进贡体制及倭寇问题,明朝最终下决心对日本进行制裁,全面封锁对日本贸易.明朝的制裁使中国对日本贸易的优势延续数百年,并获得巨额利润.迄至清朝开放对日本的自由贸易,中国商品如潮水一般涌入日本,很快导致中国商品价格的下降,利润的流失.反而引致日本对中国商品的限制和对中国商人的制裁.可见,在国际贸易中,如何控制输出总量,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抗灾应急机制 他国各有千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建》2008,(7)
日本警钟长鸣不懈怠日本是地震频繁发生的国家。日本媒体经常发表专家学者的文章和谈话提示民众:日本随时可能发生强烈地震。警钟长鸣使日本民众对地震灾害不  相似文献   

19.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国内劳动力明显不足,1943年日本内阁决定,从中国等亚洲国家取得劳工。此后,强掳中国青壮年和部分战俘总共50685人去日本,送往35家公司的135个作业点,从事建筑、矿业、冶炼等苦役。据查,仅三菱和三井两公司,即使用劳工8200名,其中有1500名被折磨致死。1945年6月30日,在日本秋田县花冈矿山的中国劳工986多人,因不堪虐待,奋起反抗,旋即惨遭日本军警镇压,死418人,是为花冈惨案。日本投降后,旅日华侨和日本各界进步团体在广大日本人民的支持下,对在日中国劳工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事实证明:战时被劫至日本…  相似文献   

20.
日本对台湾的侵略历史形成了日本的“台湾情结”,并且与“台独教义”具有耦合性;在新时期台湾问题关系到日本根本的国家利益;当前日本以美日安保机制为支点公开介入台湾问题。中国必须针对日本在台湾的新动向采取相应的对策,保持足够的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