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闻“过”     
正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大到单位,小到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失、缺点和问题。有些是自己看到了,有些是自己没有觉察到,但是旁人却看得很清楚。对待自身的过失、错误、缺点和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概括起来大致有四种:第一种,闻过则怒。这种人自我感觉良好,只认优点,不认缺点,只听得好  相似文献   

2.
任何人都有优点和长处,也都有缺点和短处,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衡量一个人的优缺点、长短处,固然有其客观标尺,但与“掌尺人”度德量品衡才的角度和方位也有一定关系。用灰暗的心理看人,瞳孔中阴云密布,看到的缺点往往要多于优点,短处常常会多于长处;用明快的心态度人,目光里阳光灿烂,看到的优点通常会多于缺点,长处一般会多于短处。看准一个人的缺点和短处,然后“避之”,将其放在最适  相似文献   

3.
最近,湖北省委主要负责人提出领导干部要做勤奋学习的表率,做真正的"文化人",引发热议。当今社会,领导干部队伍已彻底告别了"大老粗"时代,人人都有高学历者,个个都算"文化人",这位领导为什么还要倡导大家做"文化人"呢?不禁想起思想家蒙田曾说过的一句话:"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看来是否"文化人"  相似文献   

4.
所谓"另类和谐集体"是指在一个单位,"一把手"等实权人物权力至高无上,事事说了算,下面的人全看他(他们)的脸色行事,集体讨论流于形式,凡事"一致通过",保持高度的"和谐"。"另类和谐集体"无疑是一个单位民主集中制制度得不到正常实行的体现。人的本性不喜欢有人提不同意见,喜欢他人与自己保持一致,讨厌不合作是人之常情。一些领导干部喜欢强调团队意识、整体观念,常常拒绝反对之音。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清理那些与自己"唱对台戏"、妨碍自己发号施令的人。他们以团队精神之名义,排挤领导班子内部不与自己合作的成员。只有手下"噤若寒蝉""、鸦雀无声"或"一致通过"时,他们才会感到舒畅,并以为有了一个"和谐集体"。  相似文献   

5.
<正>关于读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有人喜欢诗歌,有人喜欢小说;有人喜欢科幻,有人喜欢科学;有人喜欢历史,有人喜欢哲学……我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满足我的生活和工作,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就是穷尽毕生也不能把林林总总的书读完。记得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识,领导干部要结合工作需要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  相似文献   

6.
是否人才,人才的优劣,都是相对的。不同的工作,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有的人在这个岗位上出类拔萃,而在另一个岗位上也许无所作为。如果不顾实际要求,盲目追求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势必造成人才浪费,也无法真正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斯大林指出:“要了解干部,细心考查每个干部的优点和缺点,了解究竟在什么岗位上他们才最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在安排工作人员的岗位时要做到使每个工作人员都感到自己是在适当的位置上,使每个工作人员都能给我们的共同事业最大限度地贡献出他个人所有的能力,使干部配备工作的总方针完全…  相似文献   

7.
<正>吴绢在4月21日的《世界报》上撰文指出:美国的大学生无论考分如何低,都觉得自己是最棒的;无论观点如何幼稚,都觉得自己是最重要的。在我看来,美国教育的最亮点在于:它可以把一个学生的数理化都教得很差很差,却让这个学生相信自己画的画很像毕加索。这个系统完全就是有预谋地忽略学生的缺点,  相似文献   

8.
李延英 《实践》2009,(4):55-55
常有一些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会或述职报告中谈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时.都要说自己“学习不够认真”、“学习系统性不强”、“工作一忙就忘记了学习”。这种明知不认真学习是缺点.而又屡屡不改的情况。在领导干部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党内生活会,还是同志之间开展民主评议,一些同志在谈自己或别人的缺点时,总喜欢套用固定的模式:学习不够认真、性格不是很好、思想不够解放、公仆意识不是很强等.这些缺点,放在你身上行,放在他身上也行;今天这样讲可以,明天这样讲还可以.千篇一律、不痛不痒的"缺点",已经成为一种表面文章,失去了应有的真实性和对人的鞭策作用.这不能不说是缺点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人的本性不喜欢自己的对立面,喜欢他人与自己保持一致。讨厌阻力是人之常情。一些领导干部喜欢强调令行禁止,为此他们要拒斥反对意见。他们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清理那些与自己“对着干”.妨碍他命令的人。他们以团结的名义排挤领导班子内部不与自己合作的成员。只有当听不到不同观点的时候,他们才会感到满意.并以为有了一个“团结的集体”。  相似文献   

11.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可宝贵的财富。为政之道,关键在于用人。而用人之道,关键在于用人所长,因为"用人所短,天下无可用之人;用人所长,天下无不用之人"。领导干部要善于用人所长,就必须做到四要:要辩证分析,识其所长。识人是用人的前提,如果不了解干部的优点,或者只看到干部的缺点,就难以  相似文献   

12.
调查显示,在"领导干部展示才艺爱好有哪些积极作用?"一问中,85.9%的人选择"丰富业余生活,达到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目的,并可缓解工作压力";在"领导干部的才艺爱好可能带来哪些弊端和负面影响?"一问中,63.4%的人认为"会成为一些下属投其所好、亲近讨好甚至受贿行贿的借口"。对此,55.8%的人认为"领导干部可以有才艺爱好,但在有所好的同时,又要有所‘戒'"。  相似文献   

13.
<正>一、"道德讲堂"讲义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说过,要想度过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外一种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这种概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自己已有的工作,从这里开始。只是不知人们有没有思考过,什么是工作,为什么要工作,工作又是为了什么?我想,也许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此刻,我想讲述的是  相似文献   

14.
照镜子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小事,而以党章为镜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却是当前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照镜子"看似平常不过,其实并不简单。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自我感觉良好,懒得照镜子;有的人明知有问题,却怕照镜子;有的人只愿意看到华彩光鲜的一面,愿意化妆后再去照镜子;还有的人喜欢拿着镜子照别人,对花容月貌视而不见,单对缺点瑕疵指指点点。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有明确要求,就是要拿起镜子照自己。  相似文献   

15.
沈小平 《实践》2010,(7):55-55
<正>一位领导同志在与新提拔的领导干部任前谈话时说:"作为领导干部,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担任何种职务,都要对自己岗位的权力有一种敬畏感;只有对权力心存敬畏,才能干干净净为民工作。"此话道出了领导干部对待权力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6.
正毛泽东同志一向喜欢自己动手起草报告、文件,甚至新闻稿。1958年他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明确提出:"不可一切依赖秘书"。这句话是对当时领导干部作风现状的折射,至今仍有教育意义,值得我们警醒。作为一个领导,改作风先要改文风,不能总让别人当"枪手",而要自己多动手。文风不正,让人代劳,  相似文献   

17.
《新长征》2007,(10)
不管你承不承认,每个人工作之余都有自己的"圈子"。如果细分这个"圈子",又可分为"生活圈"、"娱乐圈"、"社交圈"等。人是社会的人,固然离不开"圈子",然而,如何处理好自己与"圈子"的关系则是个大学问。许多领导干部走向腐败,与自己的"圈子"有直接关系。回顾近几年查处的腐败案件,观察那些被绳之以法的贪官,我们就会  相似文献   

18.
沈小平 《实践》2007,(9):47-47
一些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谈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时,几乎无一例外地称自己“学习不够认真”、“学习系统性不强”、“工作一忙就忘记了学习”。明知放松学习是缺点,而又屡屡不改的情况,在时下的领导干部队伍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某地党委组织部门在审阅基层领导干部上交的150多份述职报告中,发现竞有145份称自己“放松学习”。  相似文献   

19.
权是别人给的.威是自己挣的.认为自己正确是一回事,使别人认为你正确是另一同事.有很多优点的领导者的最大优点.往往是善于学习下属的优点.盲目的崇拜导致迷信,过分的颂扬带来扭曲.不良的习惯即是毛病.习惯的毛病即是惰性.一个人的最大缺点,往往是总以为自己没有缺点.  相似文献   

20.
隔山 《党课参考》2020,(7):126-126
近日,有读者在中共重庆市委党建门户七一客户端留言:"近年来,领导干部讲党课已成为一种常态,只要领导干部没有照本宣科,谈的都是肺腑之言,他的党课就可能会深受党员干部喜欢。"这位读者想知道该如何认识领导干部讲党课。为此,我们摘编了隔山的这篇文章,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