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探索公有制实现有效形式的重要方面,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从总体上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竞争力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加快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十六大报告关于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理论,是中央把握中国改革全局、建立国有企业现代产权制度理论的重要内容。这一理论的建立可追溯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报告,文件明确了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中,要建立现代企业法人财产权。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各地区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是继十年前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之后又一个关于改革的纲领性文献。《决定》提出的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等有关内容 ,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做出了具体部署。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决定》的精神 ,对加快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 ,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混合所有的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决定》提出 ,…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改革,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所需要解决的最为突出的重大问题,是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问题,是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的细胞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产权制度方面,必须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围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运行这一核心,积极推动企业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的多元化,既是推动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国有企业真正转换经营机制的必要条件,还是大多数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基本结果。可以说,大多数国有企业通过企业组织形式及财产经营方式的改革,会形成一种…  相似文献   

4.
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质,是进行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然而,改革产权制度,会不会改变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动摇其主体地位?本文通过对所有制、产权制度等基本概念的分析,旨在说明我们的改革既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又要并且能够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实现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公有制如何与市场经济对接?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性、基础性的问题。我认为,实现对接的出路在于改革国有企业产权制度,重建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最佳实现形式。本文拟就重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缘由和途径作一初步探讨。 (一)问题的症结我国公有制的传统实现形式与市场经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如何走出困境──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工程的建设戴自力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有关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理论创新,为国有企业走出困境,重现以往的生机和活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国有经济将迎来一个光明的新时代。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复...  相似文献   

7.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在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光华 《前沿》2006,(5):154-156
国企改革是一场攻坚战,改革到了该啃硬骨头的时候了,改革的成败决定着经济长期发展的质量和数量,也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而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将为深化国企改革带来新机遇。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8.
必由之路 按照十五大报告,在改革和发展的问题上,毫无疑问我们首先要抓好国有企业改革。因为国有企业是国家的支柱。国有经济搞不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不起来的,建立起来也不能很好运作。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了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内容,重中之重,并且一定要有新的突破,取得实质性进展。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放手发展民营经济。这个问题,对地方来说,更有现实性、紧迫性,更为重要。 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按照我的看法,公有制的具体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不仅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属于公有,社区所有、合作社所有、社会集团  相似文献   

9.
国企改制不存在私有化问题国家体改委有关人士最近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制不存在私有化问题。——我们的改革不是要改变公有制的性质,而是要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具体形式,改革公有制经济的具体实现形式,必然涉及到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和国有资本经营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中央常校进修部学员、天津市副市长朱连康乡镇集体企业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过程中,它也要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寻找新的实现形式,在广大农村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同时,通过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1.
寻求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张百胜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这是所有制理论的一大突破。...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03,(11)
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深入学习和领会《决定》精神 ,对做好当前和今后的财政工作 ,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一、促进公有制多种有效形式的实现和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决定》指出 ,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 ,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 ,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如何理解这种控制力的增强 ,首先 ,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包括 :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 ,提供重…  相似文献   

14.
黄树森 《桂海论丛》2000,16(3):30-32
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权制度的具体形式,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基础。多元化的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宏观实现形式,产权分解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微观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谢续元 《湖湘论坛》2001,14(5):80-8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级国有企业经历了放权 让利、利改税、承包责任制、转换经营机制、制度创新等五 个阶段。应当肯定地说,每经过一个阶段的改革,都取得不 同程度的成效,并向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前进了一步。但 由于每次改革中只改变些经营方式,没有改变企业产权和 企业制度,因而县级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 决。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 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强调:一要调整国有经济所有制结 构,二要实现公有制形式多样化,三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现 代企业制度。在贯彻落实十五大和十五届四…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但它作为一种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对传统公有制进行改革及国有企业改革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与变化?研究此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形式。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 ,是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要求 ,是扩大全体人民共同利益之所在 ,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经济基础。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过程中 ,要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制经济 ,通过探索多种实现形式 ,不断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 ,促进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一、推行国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能不能同市场经济相结合 ,在保持一个比较大的国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了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搞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的基本思路。可是,有人把体现这一思路的改革形式以及在所有制结构方面的变化,看成是私有化倾向。这种看法,使企业改革受到干扰,甚至出现了犹豫徘徊和举步不前的状况。这是一种“恐私症”,要深化企业改革,就要加以防治。一、调整所有制结构不等于私有化倾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调整了所有制政策和所有制结构,把我国原来那种只有国营和集体两种形式的单一公有制格局,改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共同…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深刻理解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深化所有制改革,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密切结合,明确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回顾国有企业26年的改革历程,产权模糊是一个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核心问题,现在已经到了不可回避的地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也是使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关键。国有企业遇到困难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没有真正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