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美 《党史文苑》2014,(4):24-26,30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在带领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过程中,一直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并形成了以"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对群众负责,一切向群众学习,一切以群众利益为重,一切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为基本内涵的毛泽东群众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群众观对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精神上有相通之处,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也有一定影响,但是二者并不相同。理清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关系,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才能更好的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相似文献   

3.
吴珍美 《新视野》2005,1(5):64-65
邓小平关于"以民为本"的群众观,内容十分丰富且独具特色,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观点、"人民赞成不赞成"的观点以及"依靠群众"的观点等,都体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体现着"以民为本"的群众观.  相似文献   

4.
群众观是人们对群众整体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以劳动阶级作为群众所指对象,发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不同人群和国家,形成不同的群众观.从时代、地域、人群三个维度全面考察不同的群众观,才能够辨清白丁群众观、子民群众观、公民群众观、神仆群众观、主人群众观的正误,把握群众观发展的时代趋势,清除错误的群众观,树立科学的群众观,正确对待群众.  相似文献   

5.
《求实》2014,(1)
稳定乃国之所望,民之所盼。群众观的异化导致维稳理念和方式的走偏,最终落入"越维越不稳"的怪圈。跳出怪圈就必须纠偏异化的群众观,牢固树立权为民所授、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以维权促维稳、共治助管治的方式,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规则,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群众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梳理习近平系列讲话,可以发现,"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观已经形成严谨的逻辑体系,具体包括根基论、立场论、主体论、方法论。其中,根基论是最基本的逻辑底座,立场论是建立在根基论的基础上,正是因为党的根基在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观既是世界观,还是方法论,在践行群众观的同时,必须坚持群众路线这一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相似文献   

7.
谭秀玲 《世纪桥》2020,(2):76-79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与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相结合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散发出独树一帜的光彩。本文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主要内容为出发点,阐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重要价值意蕴,以期为完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8.
戴杨 《世纪桥》2022,(9):1-4
马克思群众观与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具有天然的内在一致性,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马克思群众观穿越历史迷雾实现了对人民群众本质意蕴、历史地位以及人的解放等根本问题的真实性阐述。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以马克思群众观为根本理论渊源,提出人民立场论、人民动力论、人民共享论的基本理论主张,其在价值观、实践观、利益观三个层面与马克思群众观一脉相承。同时,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马克思群众观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辩证统一,由此实现了对马克思群众观的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粟多树  凌志 《学习论坛》2004,20(8):16-18
群众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我国现实国情相结合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邓小平的群众观。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和态度以及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理念,九十多年来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为制定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新境界。新形势下全党努力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1.
李洪民 《学习论坛》2004,20(7):75-77
领导干部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群众观,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名利观.  相似文献   

12.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最基本的理论观点。周恩来同志继承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观点,同时结合对生活实践的深刻体验形成了他的群众观思想: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服务,向人民群众负责;关注人民群众,心系百姓生活。周恩来的群众观思想,有利于克服党内"四风"现象,重树党内廉政之风,从而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心一意为人民负责的宗旨意识,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3.
中央苏区时期是毛泽东群众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当时,官僚主义是群众观形成和践行的大敌。毛泽东在中央苏区进行调查研究基础上撰写的著作,体现了人民群众至上的群众观思想。通过对这一时期毛泽东著作的研读,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毛泽东群众观的形成与践行,与其对当时存在的官僚主义的批判、清算密切相关。反对官僚主义,成为毛泽东群众观的重要主题。反对官僚主义,必须把群众观作为思想利器,必须到群众中去作调查研究,必须树立践行群众观的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群众观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指导,汲取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和近代孙中山群众观的精华,由毛泽东创始,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继承和发展,习近平发扬光大的富有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不仅学习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而且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积累了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宝贵经验,丰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阁下,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形成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重民为民利民的崭新群众观。科学发展观奠定了群众观的执政基石,体现了群众观的执政理念,成为实践群众观的基本原则和落实群众观的根本方略,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群众观是毛泽东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整个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毛泽东群众观成熟于抗日战争时期,散见于该时期他的著作、讲话、信札中。本文从四个方面简要分析了抗战时期毛泽东群众观的主要内容,以及毛泽东群众观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凌志 《党史文苑》2005,3(10):61-63
毛泽东群众观是毛泽东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整个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毛泽东群众观成熟于抗日战争时期,散见于该时期他的著作、讲话、信札中.本文从四个方面简要分析了抗战时期毛泽东群众观的主要内容,以及毛泽东群众观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时代条件发生了变化,思想认识就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新的实践进行新的理论探索和概括,为新的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当今时代特征的变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三为民"思想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角度回应了这一时代呼唤,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相似文献   

19.
胡耀邦具有内涵丰富、泽被久远的"群众现".本文试从主要渊源、基本内涵、实现路径等方面对胡耀邦的"群众观"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群众观,对于进一端正党风,加强廉政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集中阐述邓小平群众观的基础上,结合我党廉政建设的现状,初步探讨了如何运用小平群众观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