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宋洁尘 《唯实》2006,(9):114-116,5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有机联动的架构.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整个架构的核心,生态环境架构、社会文化组织架构、制度环境架构是经济发展架构得以顺利实现的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在于寻求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各架构搭配的黄金分割点.  相似文献   

2.
宋洁尘 《唯实》2006,(8):114-116,5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有机联动的架构。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整个架构的核心,生态环境架构、社会文化组织架构、制度环境架构是经济发展架构得以顺利实现的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在于寻求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各架构搭配的黄金分割点。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总揽全局、与时俱进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强化核心,切实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其中,村级干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派干部到村任职,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结合村级干部的管理制度,全面系统地对村级干部管理进行深入研究,以促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村级干部管理的完善,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4.
宋一 《实事求是》2007,42(6):27-2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人本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整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创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人本、整合和创新三者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一、先进性教育可以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主要有: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先进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在农村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努力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可以显著提高农村党组织领导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使广大农村的干部群众更加自觉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嗣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这个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人》2007,(17):57-57
近年来,平罗县农牧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区、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揽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奋斗目  相似文献   

7.
李洪岩 《新长征》2007,(10):57-57
一、提升农民创业素质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创业素质高低是一个地区发展活力的集中体现。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升农民创业素质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事业进步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化解农村社会的各种矛盾、开辟农村发展新渠道。积极引导和大力推进以民营经济发展核心的创业工程,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07,(19)
一、提升农民创业素质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创业素质高低是一个地区发展活力的集中体现。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升农民创业素质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事业进步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化解农村社会的各种矛盾、开辟农村发展新渠道。积极引导和大力推进以民营经济发展核心的创业工程,是提高农村自身发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务之急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创新农村投入机制,尽快实现由农业哺育工业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剥夺农村向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性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投入,虽然不能也不可能全靠政府,但政府要承担必要的责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加大各级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不仅具有必要性、紧迫性,而且具备了加大投入的基本条件。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公共品投入。无论是农田…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架构包括元理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其元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基础理论包括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些理论是在科学发展观中起基础性作用并具有稳定性、普遍性特点的理论原理;其应用理论包括"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理论,是在元理论的指导下,把其基本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合起来,形成的对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头绪多、任务重,因此,我们要明确:第一,农业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第二,农民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第三,农村基层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新农村的进程和质量。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3.
战略转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结构调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将实施机制纳入到统一的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和结构调整中,探讨各方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利益均衡、激励相容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理清思路,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解读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加强"三农"工作,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新阶段,在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十分难得的机遇的条件下提出的;它指出这次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以往的"新农村"相比,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指出"五个必须坚持"的原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原则;它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注意"五要五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农民,享受建设成果的也应是农民.只有把九亿农民的素质全面提高了,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前几年才提出来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即1957年10月,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当时,由于集体化速度太快、公有化程度太高,尤其是后来的“一大二公”的农村人民公社化,  相似文献   

18.
制度创新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丹 《学习论坛》2006,22(8):43-45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工作。当前,制度性、体制性制约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症结。因此,从现行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农村投融资体制、农村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切入,实现制度和机制创新已成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人》2006,(9):39-4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各地区、各部门的重要任务,统一战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也应当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大有所为。发挥统一战线在宁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优势和作用对于促进农村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做好统战工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资料显示,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从这个角度上讲,新农村建设就是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因为新农村建设要靠"三个"引领:一是受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引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二是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