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6月四川省成都市某人事经理因“性骚扰”被以强制猥亵妇女罪判处刑罚。此案是2005年12月1日新施行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对‘性骚扰’首次立法后,国内第一桩因‘性骚扰’而被处以刑罚的案件。性骚扰违背了性权利的自主性,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性骚扰可能成为“性犯罪”的预备行为。国家立法对性骚扰的规制,既利于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预防犯罪的发生,特别对性骚扰的遏制起到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美国性骚扰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性骚扰纠纷解决机制由专门的单位内部纠纷解决机制、行政申诉程序制度和特殊的民事诉讼制度三个部分构成。单位内部性骚扰纠纷解决程序分为正式及非正式两种。行政申诉程序方面,设立了专门的纠纷解决机构,规定了’专门的程序,如“申诉案件优先处理程序”。在民事诉讼方面,从性骚扰案件的受理到证明责任分配、品格证据的运用等方面采取了特殊规则。同时,对诉前利用单位内部关于性骚扰纠纷解决机制是否为提起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也有明确的规定。三类纠纷解决方式的共同作用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对性骚扰纠纷的妥当解决。  相似文献   

3.
一年前修正的《妇女权益保障法》,首次增加了“禁止对妇女进行性骚扰”的条款,曾被乐观地认为是保护妇女权益的“护身符”。然而,修正案实施一年来,全国进入诉讼程序的性骚扰案不足10起。  相似文献   

4.
胡健 《法律与生活》2009,(15):22-23
内地应对性骚扰的困境 自从2001年全国首例性骚扰案在西安曝光,2003年第一起有关“性骚扰”的胜诉案件出现在武汉,“性骚扰”在国人的视野中,已经从一个陌生的词汇和隐秘的现象,演变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但在媒体对为数不多的性骚扰案件的报道中,  相似文献   

5.
民法典在第四编人格权篇第一千零一十条第一款新设了关于“性骚扰”的规定,强调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距“性骚扰”的概念最初被美国著名女权主义法学家凯瑟琳·麦金农在1974年提出的时间相隔45年;距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时间相隔24年;距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在2005年修订中第一次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的时间相隔了14年。  相似文献   

6.
性骚扰防治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骚扰危害受害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婚姻关系的建立与稳定,影响职业发展、造成经济损失,扰乱社会秩序。我国现行法律在不同的立法层面上明确了反对性骚扰的法律原则,妇女权益保障法又将性骚扰纳入了法律范畴,但没有关于性骚扰的专门立法;现行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笼统、空泛,缺乏可操作性;法律规定不周全、不延续。应加强立法,填补法律空白,并在刑法典中增设“性骚扰罪”的有关规定;建立起性骚扰的社会预防和防治机制。  相似文献   

7.
靳文静 《中国司法》2009,(5):100-103
一、问题由来 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正案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这一规定说明:性骚扰在我国仅是作为男性对妇女权益侵害的一种违法行为,其立法基础是性别歧视。随着同性性骚扰行为在司法实践中被认定为侵权行为被追究民事责任的案例出现,这一法律规则被我国的司法实践所突破。同时,由于对性骚扰的认定标准、证据适用规则、处罚措施等方面规范的欠缺,使得该规定的效力和可操作性受到公众和法律界人士的质疑,  相似文献   

8.
“性骚扰”写进妇女权益保障法,为进一步遏制“性骚扰”奠定了基础,但这仅仅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9.
阿计 《政府法制》2006,(19):10-13
2005年8月29日,一名年轻貌美的女模特走进北京朝阳区法院,以性骚扰为由起诉某美术学院一名男学生。女模特指控说,男学生在教室里单独对她作画时,用双手触摸她的胸部,并以下流语言进行挑逗和羞辱。女模特称,尽管警方已对此案作了调查和处理,但为了讨回公道,仍决定打这起性骚扰民事官司。就在女模特起诉前一天的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了《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案,坊间热议已久的“性骚扰”首次被写进法律。刻意选择的起诉时间,使这起性骚扰官司备受关注。不过,此案最终并未演变成人们所期望的“样板官司”。先是法院以“侵权纠纷”而…  相似文献   

10.
工作场所性骚扰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工作场所性骚扰在中国浮出水面“性骚扰”一词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出现在美国,但一直因被认为是良家妇女外出工作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而未受到重视。1991年10月,性骚扰才突然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被提名为联邦最高法院候选人的克拉伦斯·托马斯(ClarenceThomas)被指控在任职时曾对女性同事希尔(AnitaHills)加以性骚扰。由于该指控成为1991年夏天参议院小组听证会的主题,该问题迅速公开化。同年,美国海军在赌城拉斯维加斯希尔顿旅馆举办年会时,又爆发飞行员集体性骚乱女性同僚的丑闻,导致海军部长及几位高级将领为此丢官。…  相似文献   

11.
调查显示,为数不少的女性遭遇过性骚扰,但性骚扰案例到目前也就那么几起,什么原因让女性在遭遇性骚扰时选择沉默,而不去拿起法律武器?那是因为性骚扰案件目前面临“三难”。一难:立案难。现在有多起性骚扰案,性骚扰案的立案应该不成问题。其实不然,把某某民事侵权案件称作“性骚扰案”是媒体或百姓的一种习惯叫法,法律上没有性骚扰概念。如果想以性骚扰作为案由立案,你连法院的大门都进不了。民事案件要进入司法程序,必须有一个案由。案由既是案件内容的提要,又是案件类型划分的标志,同时它也是案件反映的法律关系性质的体现。名不正则言不…  相似文献   

12.
性骚扰即sexual harrassment,由美国著名女权主义者、法学家凯瑟琳·麦金农提出,她使这一早已存在的现象从20世纪70年代后正式被看作一个法律问题,一种违法行为。其实对于中国大众,性骚扰也并不是一个陌生而遥远的概念,它就是老百姓所说的“耍流氓”。  相似文献   

13.
上一期我讲到,《郑州晚报》搞过一个性骚扰问卷调查,2万个女孩子里面居然有1.6万多人遭受过性骚扰。性骚扰不仅发生在公交车上,它存在于生活中每一个角落。本期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办公室和学校里的性骚扰。来自办公室的性骚扰办公室的性骚扰有很多种。一般情况下,什么是性骚扰,什么是开玩笑,很难划出一条界线。我将办公室的性骚扰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语言式性骚扰。这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情况,有些女孩子向我诉苦,说她们的老总时不时对她们说:“你好漂亮呀!”这句倒不是很让她们反感,紧接着老总就会说:“我想你想断肠啊!”这下子,女孩子受不了了,…  相似文献   

14.
自2001年西安性骚扰案件后.在我国建立妥当的性骚扰纠纷解决制度便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美国是最早关注性骚扰问题的国家.其性骚扰纠纷解决机制也是最完备的国家之一。美国的性骚扰纠纷解决机制由专门的单位内部纠纷解决机制、行政申诉制度和特殊的民事诉讼制度三个部分构成.三者的共同作用促进了美国性骚扰纠纷的妥当解决。美国性骚扰问题的研究范围主要在工作场所内—一陛本身不是一个问题.性自由也不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性骚扰,在我国目前并不具备法律上的含义,但却普遍存在社会现实中。近年来的几起“性骚扰”案,让人们看到,职场性骚扰已经成为职业女性的一大困扰。相对于起诉来说,更多性骚扰受害者面临打击、报复甚至失业的可能,往往是屈从忍受着。本期“大讲堂”请来的专家从司法实践、立法现状和社会学角度,畅谈了女性该如何处理好性骚扰这一问题,希望能给女性读者些告诫与启迪。另外,自上期刊登“汉语外语孰轻孰重”讨论后,编辑部收到不少读者反馈,本期对此话题继续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6.
性骚扰,在我国目前并不具备法律上的含义,但却普遍存在社会现实中。近年来的几起“性骚扰”案,让人们看到,职场性骚扰已经成为职业女性的一大困扰。相对于起诉来说,更多性骚扰受害者面临打击、报复甚至失业的可能,往往是屈从忍受着。本期“大讲堂”请来的专家从司法实践、立法现状和社会学角度,畅谈了女性该如何处理好性骚扰这一问题,希望能给女性读者些告诫与启迪。另外,自上期刊登“汉语外语孰轻孰重”讨论后,编辑部收到不少读者反馈,本期对此话题继续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7.
性骚扰,在我国目前并不具备法律上的含义,但却普遍存在社会现实中。近年来的几起“性骚扰”案,让人们看到,职场性骚扰已经成为职业女性的一大困扰。相对于起诉来说,更多性骚扰受害者面临打击、报复甚至失业的可能,往往是屈从忍受着。本期“大讲堂”请来的专家从司法实践、立法现状和社会学角度,畅谈了女性该如何处理好性骚扰这一问题,希望能给女性读者些告诫与启迪。另外,自上期刊登“汉语外语孰轻孰重”讨论后,编辑部收到不少读者反馈,本期对此话题继续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8.
《刑警与科技》2008,(17):170-170
如何防范打击公交车上的性骚扰和扒窃行为?在去年广东省汕头市“两会”上,不少市政协委员提出“在公交车上安装电子眼”的提案。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1月17日,女教师文静状告学校原校长林涛(化名)性骚扰一案,在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法院不公开开庭审理。5年前,文静从师范毕业当了一名幼儿教师。然而,在学校却屡遭校长的“性骚扰”。为此,她苦不堪言,不仅遭受到了同事的非议,丈夫也因此对她产生了隔阂,婚姻也陷入了危机,她还患上神经衰弱症……2005年8月,她以“侵犯人格尊严权”为由将校长告上法庭。8月28日,《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案通过全国人大审议,性骚扰首次列入现行法律。此案也成了性骚扰写入法律以来全国首例性骚扰案件。因而倍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难言之隐:这个校长“热情”…  相似文献   

20.
林建军 《法学杂志》2007,28(5):114-116
我国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首次明令禁止"性骚扰",但何谓"性骚扰"没有明确,而概念是理论上被抽象认知和实践中被切实遵从的前提,本文结合不同国家、地区的立法例,指出性骚扰行为应主要依据被骚扰者的主观状态、性骚扰行为的性质以及骚扰者的主观状态等加以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