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柏克在《法国革命论》中,从权利的让渡、人的权利和法律的关系、权利同自由与法律的关系、权利与传统的关系以及对待权利的态度等方面阐述了其保守主义的权利观。柏克的权利观所体现出的思想精髓对我们有借鉴意义,它启示着我们应当强调现实,审慎节制,关怀人性,珍视传统,强调道德,服务于民,居安思危。  相似文献   

2.
作为还原法律之多重含义的一个环节,作为回应型法理念对权利理论的一种启发,作为社会与法律互动中的权利保护,司法中心主义权利观强调从司法的角度关注权利问题,充分发挥司法的权利保障功能和司法的能动性,强调作为法定权利之组成部分的推定权利,强调司法的权利推定功能所具有的释放和保障权利法定之价值。  相似文献   

3.
权利一词,意蕴丰富。它是一个与自由、利益、规则、正当等价值密切联系的概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利观,是市场经济、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时代条件赋予我们的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利观的实质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权利观。对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加以明确界分,是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前提。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利观要求我们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努力做到既正确地对待集体与集体利益,又正确地对待个人与个人权利。  相似文献   

4.
雷召海 《理论月刊》2005,2(12):164-166
本文深入地解析了人生权利和人生义务的内涵及其形成历程,提出人生权利是社会的、历史的,具体的,是不断发展的和有阶级性的,是受一定社会政治、法律、经济、文化限制的,而不是自然的、天赋的、抽象的、固定不变的、超阶级性的、绝对的;人生义务,作为人生必须履行的职责和使命,具有强制性、自律性、层次性。人生权利与人生义务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权利观和人生义务观,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辽宁人大》2010,(7):29-29
代表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在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下,权利与义务是平等的。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又平等地承担义务,正如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权利和义务又是统一的,公民在享有法定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定的义务,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相似文献   

6.
肖星星 《人民论坛》2014,(2):198-200
中国的法律界权利文化的释义与实践都是在遵循西方的权利文化规则.很少再有传统文化中的贬义含义.但如今的中国,社会制度、经济、文化以及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在进行深度的转型.文章就权利作为法律价值的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就权利观的实现进行了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权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作辉 《前沿》2006,21(2):27-29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下,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权利观也冲击着人们的头脑。要辨识资产阶级的权利理论,树立正确的个性自由观就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对传统的权利观进行剖析和解读,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类自由和人类解放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权利的实际享有与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是密不可分的。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法律完善的过程就是权利发展的过程。法律在应有权利向实有权利转化中发挥着七种重要的作用,即法律内蕴、法律表达、法律指引、法律守护、法律争取、法律救济、法律限制等。  相似文献   

9.
权利发展与伦理变迁息息相关.西方权利发展的历程--从等级权利观到平等权利观、从神学权利观到世俗权利观、从自然权利观到实在权利观、从集体权利至上到个人权利本位,无一不烙有伦理变迁的印记.西方权利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伦理变迁的历史.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伦理观,就有什么样的权利观.权利现象的不同历史类型,实际上也是伦理观的不同历史类型.  相似文献   

10.
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从本质上说就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其核心是学生权利范围及其法律保障问题。关于这一特定法律关系的理论主要有行政法律关系、民事合同法律关系、双重法律关系。在我国教育司法制度中,在学校和学生的法律关系至今尚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文章通过对有关理论的探讨,试图找到一种思路,对研究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张晶 《人权》2011,(4):38-42
囚犯是监狱的主体,权利与义务构成囚犯在监狱法律关系中的基本要素。^①应该承认的是,在传统思想主导的监狱理论研究中,囚犯的权利一直淹没在“义务先定”、“义务主导”的文化里而长期被忽视、漠视。“在整个监狱史上,罪犯(囚犯)的权利并不是一开始就得到肯定的。  相似文献   

12.
张维新 《前沿》2010,(3):39-41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此书的由来。卢梭在"社会契约"问题上与霍布斯、洛克有不同的观点。第二部分阐述了有关自然权利、社会契约、法律等问题,卢梭认为,法律的目的是保障人的自由,法律的前提是因社会契约而成的理性共同体,法律的核心主题是政治法。第三部分对卢梭的法律思想作简要的评述,卢梭的法律观具有强烈的人民性、主题多样性,卢梭的法律观体现了正义论的法律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黄凯 《湖北社会科学》2007,19(7):132-134
在法权理念变迁过程中,“权利滥用”现象及其界定倍受关注却又始终存在争议。长期以来,学术界往往从评价权利滥用的消极后果出发,提出“禁止权利滥用”的观点,对权利滥用与违法行为的区别也缺少理性界定。在中国法治建设的艰难历程中,协调好法治与权力、权利间的关系,是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永恒的话题。在全球法治建设的背景中,正确把握权利、义务与法律之间的度,是法学界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陈志兴 《前沿》2007,(9):171-175
人权保障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现在的世界比较重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保护,忽视了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本文针对我们国家对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现状及法律规定,分析被害人保护的原因,针对我国现状及法律规定和原因,提出了完善对被害人权利保护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和社会本身,对权利现象的认识是一个螺旋式的渐进过程.权利拓展背后的现象之一是法律亚权利现象的存在.在法律体系上,对待权利问题我们常常思维格式化,总是忘却习惯权利和道德权利的存在.我们的态度是惟一的,只承认国家制定法即认为国家制定法是全部的法律,不仅排斥了大量的习惯法,而且还否定了社会和文化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与国家法律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6.
权力产生于权利并由权利而形成.权力是为了维护权利而确立和运行的.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由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决定的。政府保障人民权利、改善人民生活不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是民主共和国确立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宪法和法律规定政府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人民在以法律的形式将“保障和改善民生”确定为政府职责的同时.也赋予了政府履行这一职责的实际能力。我们的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只要正确认识权力与权利的关系.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责,就一定能够切实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7.
传统法学在研究权利问题的时候,更多的是停留在应然的层面,即我们该享有何种权利,而忽视了权利的可行性研究。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厘清对权利的认识,转变传统的权利观念,把视野落在问题的实际解决上。《权利的成本》一书的目的就是从财政的角度去重构权利观,试图回归现实,以便更清晰地认识权利实施的本质,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权利具有时间性,劳动时间权利是其他劳动权利赖以存在的基础.相较于男性而言,女性在劳动时间分配上遇到了工作和家庭时间的冲突、工作时间和结婚或生育时间的冲突等多重障碍,女性的就业时间受到挤压.而现代法律所采用的线性时间观使与劳动时间相关的法律制度又表现为对女性的隐性歧视.本文从时间配置的性别差异这一问题出发,引用时间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生命历程理论探讨女性劳动时间权利被挤压的因应策略.  相似文献   

19.
权利可以分为公权利和私权利。法律社会化的趋势在促使社会法这一法域出现的同时 ,还导致了公权利和私权利的渗透和融合及混合权利的产生。混合权利强调对个人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国家利益保护的平衡 ,其实质体现了国家公权力的干预。知识产权的运行本体和运行过程无不散发出这种新型的混合权利的特质。明确知识产权所具备的公权利和私权利的双重权利属性 ,对于知识产权法的定位和基本原则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权利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法律的思维方式,其内在的逻辑理路强调权利的合理性优于权利的合法性;权利的现实性优于权利的理想性;权利的实现优于权利的救济;权利的保障优于权利的设定;实体的权利与程序的权利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