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生活哲学的提出源于哲学家对以往的哲学的不满,对现实生活的批判立场,和对某些哲学家的功利行为的反思。生活并非一眼望去便知,西方现代哲学的存在主义虽坚持哲学向生活世界回归,但却不懂得真正的生活。因此,只有坚持马克思所提出的,从物质生产生活出发来理解生活和改造生活,才是科学认识生活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生活世界”是西方现代哲学的重要概念,诸多现代哲学家都对其进行过论述,甚至可以说,回归生活世界成为西方哲学现代转向的一个重要标志.就其本质而言,“生活世界”就是人的世界,是人生活其中,并与之息息相关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传统哲学自始便是处于生活世界中的哲学,是生发于生活世界并以其为归旨的理论.由此,我们可以称其为生活哲学.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之前探讨最多的可能是孔子及儒家思想,但不容忽视的是,老子也同样属于此列.老子及其哲学同样是关于生活世界的哲学,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生活哲学.  相似文献   

3.
颜佳华  朱逢春 《求索》2014,(1):32-36
西方哲学的发展大致依循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两种理路。理论哲学一直是西方哲学的主导理路,实践哲学则是伴随着当代哲学对生活世界的关注而逐渐复兴与发展起来的。行政哲学属于实践哲学的范畴,它具有实践哲学所拥有的实践改造性和现实批判性的基本属性。体悟和发扬马克思实践哲学中“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精神与传统,以一种真正的实践哲学的方式进行哲学运思,体现了时下对行政哲学范式变革的某种理论自觉。保持行政哲学贴近行政生活的理论特质和实践性的品格,具体要求包括:行政哲学应当回归生活世界,坚持以行政生活为基础性的对象;行政哲学应当以行政智慧的获得为目标取向;行政哲学应当以实践思维方式为指导构建自身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4.
哲学与生活关系的辨证觉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与生活具有一种内在的相关性,哲学源于生活,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生活基础;生活也需要哲学,生活是在哲学的引导和反思中进行的。古代哲人曾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哲学对生活的价值和功能,主要是培养和塑造人们辨证的生活态度,唤醒和激发人们对生活价值和意义的无限追寻。  相似文献   

5.
“生活哲学”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研究,已经构成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个亮点。而建构某种新的生活观念是其下一步需要完成的工作。把假设性作为具有总体性性质的哲学观念进行研究,对于推进“生活哲学”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内涵、必要性、途径:论行政哲学对管理哲学的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理产生于有组织的人类活动,行政则与公共组织相联系,是管理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和典型样式。管理哲学是对管理生活的哲学反思,行政哲学是对行政生活的哲学反思。管理与行政之间的有机联系及管理哲学的研究程度提出了行政哲学借鉴管理哲学的必要性。因此,采取适当的途径,借鉴理论形态相对成熟的管理哲学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对处于初创时期的行政哲学及其面向的行政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东西方哲学家古代就提出了"哲学无定论"的问题,并初步分析了其认识根源以及不同观点间的内在联系;中国当代哲学家贺麟和陈修斋先生著专文对其进行了探讨,为促进哲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哲学的发展需要重新反思"哲学无定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思想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罗蒂从一种反分析、反逻辑、反传统哲学的立场出发,重申并发挥了实用主义思想.主张在置弃传统哲学和分析哲学提供的镜式映现图画的同时,坚持对知识和真理的认识论行为主义立场,倡导实用主义的反本质主义、反客观主义和反心物分离的二元论.强调知识和真理的证明是个社会问题,认为离开社会实践探求真理是没有意义的,并在此基础上主张一种以协同性为主导精神的后哲学文化.  相似文献   

9.
论新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 ,迫切需要明确今后百年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道路。为此 ,就要正确处理一系列的关系 :当做中国人民当代实践的指导思想去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作学术去研究的马克思的哲学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一元性理解和对它的形态的多样性阐释 ,以毛泽东、邓小平哲学思想为历史前提去推进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东西方各种哲学为思想资源去发展马克思的哲学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的继承、发扬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发展、创新等。这是一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一元性本质的深刻发展和多样性学理的广泛阐发相结合的道路。中国需要一支强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队伍 ,需要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作出重大理论创新的大哲学家的问世。  相似文献   

10.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接近现实生活,关注实践目的,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维特根斯坦反对学院哲学,倡导实践哲学,不愿做专职哲学家。其实践哲学的前提是无物隐藏;其方法是语言分析;其手段是改变生活形式;其任务是治疗哲学病;其目的是消除问题,重返日常生活;其性质是行动的哲学。维特根斯坦的实践哲学在20世纪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了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相似文献   

11.
任何概念都必须有自己的内容,哲学概念更是要求有自己独特的规定性。“生活哲学”这个概念不是心血来潮之作,而是长期深思熟虑之果。它意味着一种哲学观,它把哲学看作是一种活动、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什么样的生活才值得过”问题的追问;它有自己的传统:古代的生活哲学;它有现实的针对性:国内学界的学术主义和庸俗主义;它也是对马克思哲学观的一种全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深化生活世界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活世界理论的目的,是以马克思哲学实践观为基础,以现代西方和中国哲学的生活世界理论为资源,以当代人类生存基本问题为依据,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世界观理论。要深化当前的生活世界理论研究,有三个方面问题需要深入思考:生活世界转向究竟对现代哲学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它体现了现代哲学的什么样的基本精神?生活世界与实践观的内在关联,怎样以实践观为基础建构生活世界的理论大厦?如何把生活世界理论与当代人类生存实践结合,使其成为具有价值导向的现代生活观?  相似文献   

13.
王春楠 《求索》2012,(10):115-116,34
不同的地缘及政治文化环境塑造了两种迥然的语言哲学观。刻求"至知"的西方哲学家坚持"言尽意"论,致力于语言的精确明晰以及围绕其建立完备周密的逻辑体系,极大地推动了近现代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却也令其身深陷语言割裂性的囹圄而无法自拔。中国哲学家较早认识到"言不尽意",跳脱了语言的固有局限,而其树立道德伦理的哲学本质和实用主义思想使中国语言哲学更早地转向了对语言价值伦理和语用功能的探讨,却致使中国科学长期"重技轻理",裹足不前。辩证看待两种语言哲学观在研究基源、研究目的和研究走向的交集和相异性,扬长避短,将对中国语言哲学之复兴与弘扬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哲学理论特质在于表征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其理论样式因时代的变迁而变化。进入21世纪,哲学本身的逻辑演进过程亦彰显生活哲学可能成为未来哲学的样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西方古代和近代哲学也涉及到非理性问题,但都只是作为其理性主义哲学的从属和辅助内容而在哲学中占有一席地位,它还没有形成一股比较全面和系统的非理性主义思潮。现代西方不少哲学家一反西方理性主义传统,把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转向非理性问题,宣扬非理性主义、形成了较全面和系统的非理性主义思潮。这股思潮的主代表人物有唯意志主义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生命哲学家柏格森、精神分析哲学家弗洛伊德、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等。  相似文献   

16.
康宇 《长白学刊》2012,(6):5-11
中国现代哲学家具有浓厚的形上学情结。这种情结不仅来自于中国哲学现代化的内在诉求和现代哲学家们自身的哲学理念,而且受到学者的学术经历、个性特征、社会主流意识作用、哲学发展自身历史规律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正是由于哲学家们形上学情结的存在,中国哲学的近代走向与同期西方哲学的走向发生了分离。它使得中国哲学的发展在西方文化的冲击浪潮中,没有迷失自己的"本色",中国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也由此得以维护。  相似文献   

17.
价值哲学是对人的生活进行理性审视的哲学,价值哲学研究要走出纯理论研究的困境,关注大众生活中的价值问题,实现价值哲学研究的生活转向。这就要求从理论上分析生活和价值的内在关联,关注大众生活的价值选择困境和选择难题,为大众生活提供价值引导;阐释生活的价值和意义,重建当代人类生活的精神家园,对人的生活进行现实关照和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8.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哲学的最大悲哀在于哲学"无我",哲学成了对各种文本的解读、成了概念积木的混搭,不再是源于热爱的批判和关切,不再是苦难生存中的引路阳光,也就不能在对现实的伟大满足中实现自己。因此哲学必然边缘化,个中缘由除了今天的实用社会对哲学的排挤以外,哲学自身的问题不容推卸。我们没有给哲学以时代根基,没有给哲学民族品格,没有给哲学以个性风采,自然也就失去了哲学应有的救赎功能,丢掉了哲学应有的位置。因此,将哲学从教科书背景中解放出来,真正创造中国自己的"有我"哲学,是时代交给哲学家的使命,也是当代中国哲学应尽的本分。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全球化与改革开放的内外因互动,以及社会矛盾、生活境域和接受心理的总体性变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及新的要求。当前阻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有信仰危机、环境驱动和理论困境等多种深层次的原因。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构建互动协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向来以崇高自许的哲学作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是一种历史性的思想.传统哲学家们以其自身的存在方式见证着哲学的崇高,而现代哲学家们则以消解崇高、终结哲学为己任.马克思曾言:当真理的彼岸世界在现代哲学的批判声中消逝之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在这个后形而上学的时代,哲学何以可能并将以怎样的方式重拾崇高的失落?这将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