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学生择业行为受到政府、学校、市场以及大学生自身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的择业行为日趋多元化,他们把经济状况与预期收入作为择业的首选条件,把大中城市作为最佳择业地点。针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特征,我们应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努力实现大学生的就业平衡。  相似文献   

2.
求职择业、就业难是当代大学毕业生面临的突出问题,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诸客观因素,党和政府正不断努力改善、克服和纠正,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某些主观因素仍未引起大学生们的足够重视.近几年的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实践告诉我们,要获得求职择业与就业的成功,有两点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择业中的诚信教育管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伟 《青年论坛》2003,(3):30-32
大学生是 2 1世纪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诚信是大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素质。为了给国家输送高素质的毕业生 ,学校必须严格教育的“出口关” ,有针对性地对大学毕业生进行择业中的诚信教育 ,以便促进他们能够更好地成才 ,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国家。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择业焦虑心理与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就业新机制为大学生展示才华提供了公平的机遇和宽松的舞台,但新型的就业办法也在不少毕业生的心中引起强烈的波动,导致种种的心理误区与心理障碍,本文就择业焦虑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调适方法等问题作肤浅探讨.  相似文献   

5.
姚进 《今日中国论坛》2012,(11):188+190
大学生反社会行为是由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它对学校和社会、国家未来有重要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反社会行为的定义入手,阐述了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形成的原因,并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学视角提出了矫正建议。  相似文献   

6.
影响女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下,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特别是女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就业难度日趋增大;为了使她们的就业少走或不走弯路,推动她们充分就业,帮助她们走好走出校园的第一步,消除影响女大学生择业的不利心理因素,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与择业的抉择与争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先就业后择业,还是非要择业不可,不同的大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不同的利益群体对大学生就业与择业行为也存在争鸣.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期望对大学生就业与择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段录良  王晓成 《前沿》2006,(8):81-84
个性心理品质,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体心理水平。人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心理素质的结晶,是心理健康及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既包含先天的成份,又包含后天的因素。个性心理品质不但是环境的产物,而且是自我修养的产物。个性心理品质具有可塑性。提升个性心理品质对大学生择业的重要性,首先是有利于大学生心理成熟,其次是有利于提升择业素质和择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途径一是深刻认识提升个性心理品质对于择业修养的价值和意义,二是坚定个性心理品质可变可塑,个性心理品质修养可行有效的信念,三是贵在实践贵在坚持,四是“内省”与“慎独”。  相似文献   

9.
10.
西南大学中文系2004级学生潘茜,放弃当老师的机会,应聘普通洗脚妹,她的职业选择,让周围所有的人大跌眼镜。(据6月17日《重庆时报》)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大学生择业心理冲突与调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范静 《青年探索》2003,(1):43-46
在社会经济体制发生重大改革变化的今天,新世纪大学生的择业取向出现了双向选择、自立竞争的新特征。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生自我的觉醒,培养了他们积极进取的心理,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和开拓精神。他们思想领先,观念更新快,市场认同度高,经济意识强,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强烈冲击和  相似文献   

12.
自主择业:强者的大舞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 %以上的毕业生已作好了自主择业的心理准备。他用3年的时间学完了4年的大学课程 ,提前一年毕业。面对就业难的严峻形势 ,很多大学生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学生处周处长说 :“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要转变。”“我们享受了并轨生的收费待遇 ,却没有享受并轨生的就业待遇。”高校  相似文献   

13.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就业新机制为大学生展示才华提供了公平的机遇和宽松的舞台,越来越受到社会用人单位和广大毕业生的理解和认同。但新型的就业办法也在不少毕业生的心中引发强烈的波动,导致种种的心理误区与心理障碍,对顺利择业十分不利。作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如何加强就业心理指导,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使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与社会竞争呢?  相似文献   

14.
陆乃麟 《前沿》2010,(10):168-170
当前我国劳动力供远大于求,整体社会就业压力巨大,大学生就业难。在对广西大学的本科毕业生进行"就业影响因素之大学生择业心态和择业意向"无记名问卷抽样调查、统计分析基础上,得出结论:现阶段西部地方高校大学生择业心态和择业意向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高校必须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进行信心教育,引导大学生开阔就业视野和转变就业观念,顺利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人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这些论述要求,为我们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了方向,指出了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6.
在北京55所高校30,911份大学生问卷基础上,着重对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信教群体进行特征分析,揭示了这4类宗教信仰的总体分布以及宗教信仰与个人背景(民族、性别、家庭)、大学生学习生活状态(经济、身体、学业状况和主观感受)、价值观念(个体价值、社会关系和政治态度)的关系与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对研究结论进行了初步解释,并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研究的若干分歧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从1999年开始逐年扩招。高等教育发展以跨越式步伐.进入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经历了利益一元化的“统包统分”的行政指令期:利益双重化的“供需见面”与“双向选择”过渡期:利益多元化的“市场导向”的自主择业期。扩招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使大学生越来越感到就业的压力.大家普遍感到求职难.求理想职业则有难于上青天之感。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中.我国虽能独树一帜但也难独善其身.致使2009年我国经济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关系其生计与尊严、影响民众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态度、进而涉及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问题。温家宝总理在与采访人大会议的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提问时表示:“关于解决大学生就业和农民工就业的问题.我们都已经制定了具体的政策.要狠抓落实。无论大学生还是农民工的就业,不仅关系他们的生计.还关系他们的尊严。  相似文献   

18.
依据湖北省辖区内6所高校的2006届毕业生择业心态状况调查结果,对比分析了农村与城镇、重点(部属)与非重点(省属)高校、贫困与非贫困三个对比组学生的择业心态,他们在就业前景、求职中最令人困惑的因素、就业能力和提高就业能力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心理倾向和表现,既有积极之处,又有消极之点;有良性心态,也有不良心理疾病。从政府、学校、大学生三个方面提出应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19.
求稳心态不是当前唯一的社会心态,与它同时并存的还有求变心态。打破求稳心态,领导心态转变是关键。在当前的时局下,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和政治方面的深层改革,赋予人民更多的权力,求变心态才能汇入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主流社会思潮,成为体制内的建设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法对来自山东三所高校的大一、大二和大三年级的579名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问题行为量表》问卷调查,考察了目前大学生问题行为的基本特点。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66.7%- 82%)在总的问题行为以及各分维度上均表现正常,14.3%-27.7%的大学生有轻微的问题行为,具有中度和严重问题的占1.6%-5.5%。不同年级、性别的大学生问题行为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