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实际承运人是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中特有的重要主体,其责任性质的认定不仅关涉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制度内在体系的构建,也会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实际承运人责任性质的问题亟待解决。从逻辑与价值的角度来看,实际承运人制度构成了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进而将实际承运人责任定性为法定的合同责任。  相似文献   

2.
实际承运人责任性质是法定的合同责任,经其同意也可以承担缔约承运人约定的合同责任,事故或延误与其行为有关是实际承运人承担责任的条件。实际承运人在其运输区段内与缔约承运人承担连带责任。从立法论来讲,应当规定多式联运经营人与区段实际承运人连带责任来扩大运输责任主体,加大对货方的保障,完善多式联运制度,建设国际国内物流大通道来推动"一带一路"战略。  相似文献   

3.
陈玉梅 《求索》2010,(8):160-162
为了使多式联运法律制度适应社会经济的新发展,我们应统一国内多式联运。首先明确规定承运人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义务。扩大运输责任主体,在延展承运人的责任期间,明确承运人及各履约方的权责划分。其次,将"履约方"制度在我国未来的运输法中作出明确规定。再次,配合多式联运快捷性的要求,发展两种极为重要的辅助性行业:货柜集散站经营业和承揽运送业。最后,为了与我国运输法制相协调,应废除无船承运人制度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法博士 《人民公安》2008,(18):59-59
一些承运人运输烟花爆竹的车辆无危险货物运输资质。请问:公安机关能否按照违反运输许可规定查处?  相似文献   

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航空运输承运人与企业、农村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法人之间签订的国内航空货物运输合同。个体经营户、个人与航空运输承运人签订的国内航空运输合同,应参照本细则执行。军事运输,航空与铁路、水路、公路之间的货物联运,另行规定。  相似文献   

6.
发货公司委托承运人邮寄电脑,因货物丢失,将承运人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损失,承运人以托运合同单上有保价条款为由只愿赔偿200元。法院判决该保价条款无效,承运人需赔偿货物损失5000元。发货公司诉称,2011年6月27日,其在承运人处办理了货物托运手续,将两台售价为3080元(进价为3000元)的笔记本电脑交给承运人并支付了运费,承运人开箱验货后收货。7月2日,收货人在收验货时发现一台笔记本电脑  相似文献   

7.
黄璨 《桂海论丛》2007,23(3):78-80
文章针对国际海商货物运输中长期存在的无单放货问题,结合联合国贸法会目前正在审议的《UNCITRAL运输法草案》,对特殊情况或符合一定条件的可转让运输单证下的无单放货,承运人无需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狭义上讲,合同仅指有效合同,合同责任就是合同中的违约责任。但从广义上说,合同不仅包括有效合同,还应包括无效合同以及合同的缔结阶段、合同消灭后的契约阶段,合同责任也应当包括五种具体的形式,即缔约过失责任、合同无效责任、预期违约责任、实际违约责任、后契约责任。本文主要介绍了这五种具体合同责任的构成要件及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9.
《国内航空运输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规定》2006年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发布,并自2006年3月28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0.
实际施工人是指在施工合同无效的情况下,实际履行施工义务的主体。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6条规定了实际施工人制度之后,我国的审判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实际施工人制度背离了合同相对性原则,增加了审判工作的难度,其制度的运用带来不公平现象。因此,应准确认定实际施工人,精确适用实际施工人制度。  相似文献   

11.
提单作为运输单证与其他运输单证的主要区别在于在目的港承运人必须向合法持有提单人交付货物并收回提单,这一规则已经形成商事习惯,但是立法上却对凭单交货的法律原因没有规定。笔者认为凭单交付的规则改变了运输合同将货物交付给货主的一般常例,凭单交付规则体现了运送物返还请求权的债权性质,这也是提单的物权性在运输环节的体现,具有双重基础。因此对该规则的违反,对承运人来说是违约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相似文献   

12.
民航总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国务院批准《国内航空运输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规定》,由你局作为规章公布执行。1989年2月20日国务院发布、1993年11月29日国务院修订后重新发布的《国内航空运输旅客身体损害赔偿暂行规定》,自《国内航空运输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规定》施行之日起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3.
正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要求,这是法治社会的普遍共识。"让不让座"更多的是道德层面的问题,应该由一个人的文明素养和整个社会环境的文明风气来决定和养成,不宜以法律来强制,勿将道德义务视同法律义务。我国合同法第293条规定,客运合同自承运人向旅客交付客票时成立,承运人须履行按约定时间班次运输和安全运输等义务,法律并未赋予承运人在某种情况下有拒载  相似文献   

14.
梁剑 《新疆人大》2010,(9):36-37
案情:2006年3月6日,原告某运输公司与被告某保险公司签订了道路客运承运人责任保险单。保险单写明:被保险人某运输公司投保1车辆,核定载客人数46人,每人责任限额30万元;投保座位数45,累计责任限额1350万元,保险费10530元。保  相似文献   

15.
闫燕 《航空保安》2006,(2):26-28
2006年3月28日,由中国民航总局发布的《国内航空运输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规定》正式实施。同时,1989年发布、1993年修打的《国内航空运输旅客身体损害赔偿暂行规定》废止。  相似文献   

16.
我国《海商法》第56条和第57条有关单位责任限制仅分别涵盖货物有形损失和迟延经济损失,对其他损失类型没有涉及。但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领域的货物索赔除了这些常见损失类型外,还有其他损失类型,如错误交付引起的经济损失的索赔,而错误交付和无单交货在内涵与外延上又存在争议。不仅如此,现存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公约对于单位赔偿责任限制涵盖的损失类型规定也不尽一致,错误交付是否可以享有单位责任限制也是有争议的。试图解决无单放货责任问题的我国2009年司法解释,直接剥夺了无单放货致损情形享有的单位责任限制权。通过比较分析,文章认为这样规定是欠缺合理及合法性的,有待在未来的《海商法》修改及司法解释时进一步修正完善。  相似文献   

17.
王爽 《前沿》2004,(5):147-148
本文从探究后合同责任的性质入手 ,在分析后合同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区别的基础上得出了后合同责任是一种独立的责任形式的结论 ;继而又探讨了后合同责任的归责原则及其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8.
缔约过失责任的产生和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缔约过失责任是一种不以合同有效成立为前提的新型的合同责任 ,它冲破了罗马法以来的契约理论框架 ,扩大了合同责任适用的范围。本文探讨了缔约过失责任的产生和演变 ,并揭示了该制度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钟奇江 《湖湘论坛》2006,19(1):51-53
后合同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相区别,是一种独立的民事责任;后合同责任的理论基础是诚实信用原则和交易习惯;后合同责任的构成须具备四个方面的要件,其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承担后合同责任的方式有赔偿损失和实际履行,其赔偿范围是依据违反后合同义务而造成的实际损失。  相似文献   

2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经营公路货物运输的企业与其他企业、农村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法人之间签订的公路货物运输合同。个人或联户与法人签订的公路货物运输合同,应参照本细则执行。签订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的承运方必须持有经营公路货物运输的营业执照。军事运输,公路与水路、铁路、航空、管道之间的赁物联运,另行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