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经济效益优先的发展机制导致苏南小城镇规划建设随意性极大,高楼和高容模式导致传统历史名镇特色流失。要着眼区域范围对小城镇进行功能定位,立足地方文化引导小城镇风格发展,打造融合地域自然环境的空间布局结构,架构顺应地域地形地貌的街巷空间,注重城市设计,凸显城镇整体风貌的保护、延续和发扬。  相似文献   

2.
持续的人口减少导致生产力低下,地域经济基础也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了把小城镇培育成周边农渔村的中心据点,增加居民收入、最终实现地域均衡发展,"小城镇培育事业"得以实施目前,聚集韩国首都首尔地区的人口占了全国总人口的90%左右。过快、过密的城市化同时也导致了韩国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超短时间、超高密度的大城市人口集中带来了诸多"城市问题",如杀人、抢劫、强奸等刑事  相似文献   

3.
小城镇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既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满足老百姓的生活需求,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是可以达到双赢的。小城镇是农村较小地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中心,因此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也必将成为小城镇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小城镇,因其地域的关系,并有城市和农村的双重复合性.因此,小城镇的青年文化除与城市青年文化和农村青年文化有共性之处外,更具有诸多既不同于城市,又不同于农村的"个性".本文试图对此作一分析.根据我们的调查和研究,我们认为小城镇青年文化有如下六大特点:  相似文献   

5.
赵亚 《重庆行政》2014,15(5):35-36
正小城镇不仅是承接农村人口转移、联系大城市和大农村的重要枢纽,更是控制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大城市的一道"防洪闸"。因此,完善小城镇各项社会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农村发展,充分发挥小城镇的"纽带"和"闸门"作用,有利于促进大城市、小城镇、大农村三者协调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农村人口向居民聚居点、小城镇、大城市转移的势头不减,小城镇发展的总体态势不错,但也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东部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显现出"中部塌陷"状态,而小城镇城乡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带来的小城镇发展速度缓慢,也日益成为牵制中部总体发展水平的一个内生性因素。只有不断缩小小城镇城乡贫富差距,才能促进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中部塌陷"问题,促进中部崛起,实现中部地区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冲  贾利 《前沿》2005,(1):57-58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也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举措。但是 ,由于我们对小城镇建设存在误区 ,导致许多地方在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了客观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结果在小城镇建设中出现了的盲目性、攀比性。严重影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由于二元户籍制度及其引发的思想观念误区,导致许多小城镇、广大农村与大中城市差距越来越大,也导致小城镇发展没有与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的片面发展状况。因此,小城镇和农村亟待同步建设的重点领域值得深入研究。同时,建设中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所需资金的渠道如何确定,以及公共产品资金渠道存在不足必然制约着建设进程,也需要创新思考。  相似文献   

9.
张海翔 《创造》2003,(9):11-12
我国西部由于历史、地域、民族聚集等因素,经济社会发展严重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因此,西部欠发达地区在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程中,必须把小城镇建设当作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一、西部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要突出三个重点(一)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发展城镇的战略、建设城镇的纲领。西部欠发达地区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切实抓好小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和小城镇建设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就是要按照区域整体发展的原则来…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当前,各地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小城镇的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地方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小城镇布局不合理;有些地方存在不顾客观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盲目攀比、盲目扩张的倾向;多数小城镇基础设施不配套,影响城镇整体功能的发挥;小城镇自身管理体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小城镇,有利于解决现阶段农村一系列  相似文献   

11.
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在中部相对比较落后,这和户籍制度改革的落后有着很大的联系。通过对我国户籍制度变迁历程的回顾可以发现,户籍制度实质是一种城乡隔离制度,它不仅是在地域上的隔离,更是在国民福利待遇上的隔离。这大大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使中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相脱离。武汉城市圈的小城镇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在户籍制度改革上有所创新:可以从整合城市圈人口中心数据库开始,逐步将小城镇与农村的户籍管理统一,再进一步将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的户籍管理统一,实行渐近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来自农村和小城镇的知识青年,即"知识新移民"受家庭资本、父母地位和社会关系的影响较大,在城市里大多从事非正规就业,职业发展表现出代际传递的特点。如何化解非正规就业导致的问题和不利因素,促进"知识新移民"的正规就业和地位提升,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小城镇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建设先进文化与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关系,所谓任重而道远。从文化的角度看,离开了文化背景,拒绝了文化所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必定无从谈起。因此,小城镇文化建设担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应该植根于小城镇现实的丰厚土壤,坚持内外结合和上下结合,实施“三三三”思路和战略。一、坚持三个原则,确定好小城镇文化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一)坚持注重树人目标而不是社会目标,做到以优质的教育培养人。在目标问题上,差之毫厘,往往会失之千里。我们的社会目标是党的基本路线指出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处于狭小地域空间的小城镇,着力点不是这一社会目标,而是树人目标,即培养有理想、有道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进程中的乡镇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乡镇企业在小城镇发展中起着独特的作用 ,但因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导致对小城镇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克服乡镇企业的局限性 ,以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小城镇,是以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为主体,处在农村向城市转换的中间状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和吸纳能力的乡镇或集镇。它是一个地域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中心,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纽带。小城镇作为城市与农村的重要结合点,直接体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总体水平,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16.
环发[2002]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厅(局)、建设厅(局),新疆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建设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关于"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指导和规范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工作,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建设部制定了《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重视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工作。环境规划是小城镇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通过环境规  相似文献   

17.
费孝通先生的小城镇研究提出了下列有影响的命题和观点:导致小城镇复苏和发展的乡镇企业,它植根于中国农村农工相辅的历史传统;小城镇是人口的蓄水池,它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主要的出路;乡镇工业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小城镇的发展,可以开创以工养农、以工补农、城乡互惠的局面;乡镇工业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小城镇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道路。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势却与费孝通的设想并不完全一致,故而亟待着眼于小城镇(中心镇)在城乡协调发展、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地位角色,重新认识费孝通小城镇研究的有关观点。  相似文献   

18.
发展小城镇 ,提高城市化水平 ,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化水平的滞后影响了消费需求正常增长 ,导致了三次产业结构失衡 ,限制了乡镇工业的发展 ,影响了我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小城镇将在我国城市体系中起到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发展小城镇才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避免大城市病 ,实现充分就业 ,它是符合我国实际的城市化发展的一条独特之路  相似文献   

19.
"八五"以来,巢湖市紧紧围绕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小城镇、大战略"和省辖巢湖市第一次党代会确立的城镇拉动战略,坚持"抓规划、拉框架、打基础、上水平"的思想,以建设巢湖市区为中心,以4个县城为骨干、25个中心镇为重点、97个小城镇为基础的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完整、分工明确、各具特色、多功能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小城镇特色产业,深化小城镇制度改革,强化小城镇管理,一批规模适度、经济繁荣、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和较强辐射力的中心镇已迅速崛起,有力地拉动了全市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毕伟 《创造》2002,(7):29-30
费老曾在《小城镇,大问题》一文中给小城镇以定义:“我早年在农村调查中就感受到了有一种比农村社区高一层的社会实体的存在,这种社会实体是以一批并不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口为主体组成的社区。无论从地域、人口、经济、环境等因素看,他们都具有与农村社区相异的特点,却又与周围的农村保留着不可缺少的联系。我们把这样的社会实体用一个普通的名字加以概括,称为小城镇。” [1]在该文中费老的发展小城镇的问题一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