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拆村并居下的农村社区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拆村并居的大力推行使村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村落共同体迅速消失,村落组织形式与管理方式出现大重组。拆村并居和农村社区化建设,既需要以现实的社会发展条件作支撑,又需要建立起与发展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要重视管理方式的创新,进行管理理念的变革,在新型城乡关系下因地制宜,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2.
合村并居,是近年来基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推行的新举措,小村变大村,农村社会治理出现新变化,村干部的社会角色如何转换近年来许多县(市、区)对建制村进行了撤并调整,县域内村数明显减少,村规模迅速扩大。据统计,目前浙江省建制村共有28957个,比2007年少了2021个。浙江推行的合村并居工程避免了麻雀村、空心村引发的土地资源、干部资源浪费的现象,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合村并居过程中,浙江推行了一系列新举措。第一,完善村级管理机构,共同管理村务。建立了村党支部委员  相似文献   

3.
时少华 《中国发展》2011,11(5):57-61
中国社区主导型旅游村落的居民在参与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该文以北京郊区一个自然村落为例,针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过程中参与旅游规划与决策、村资源旅游经营、旅游监督、旅游收益分配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社区居民社区参与旅游不足问题背后的三个体制性影响因素,即村干部委托代理制度、村干部公共管理角色与经营角色的混合制度,以及乡村干部内部利益的庇护网,并提出了可选择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内发型发展是致力于探寻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其理论与农村“空心化”治理存在适契性。通过对皖南B村的田野调查,发现其存在人口流失、文化式微和村落共同体衰微等“空心化”现象。B村“空心化”问题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真实性。B村“空心化”的深层根源主要是城乡缺乏互助协同、政府缺乏指导规划、村庄缺乏本土特色以及农民缺乏自主发展等。受内发型发展理论的启示,笔者主张,应对农村“空心化”需从城乡融合发展、国家与社会互动、确立农民主体地位和培育村庄精英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社区建设的“杭州样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是现代社会的细胞。推进社区建设,改革城乡二元化社会管理体制。是建立和谐社会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去年年底,省委专门召开会议,对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作出了部署,把农村社区的建设置于与城市社区建设同等的位置。杭州是全国最早开展社区建设工作的城市之一,也是开展社区建设比较成功的城市之一。本期“市县亮点”专栏,我们向大家推介社区建设的“杭州样本”。为各地社区建设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加强撤村建居社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江干区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经过三次大规模的撤村建居,原有的57个行政村已有43个村完成了撤村建居,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做法和成效江干区撤村建居社区主要有  相似文献   

7.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在社区。本文以深圳桃源居社区为例,深入剖析了社区创新社会管理的经验与挑战。桃源居社区通过创新理念,积极培育了社区社会组织;通过构建多元参与的机制,创新了社区社会治理的模式;通过创新社区管理方法,建设了社区骨干人才队伍;通过资源整合模式创新,解决了长期以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政策瞭望》2016,(2):47-48
2008年,海盐县按照9+54+307的村庄布点规划(9个新市镇社区,54个集聚点,307个自然村落),启动以农村征地拆迁、搬迁为基础的"两新"工程建设。由此,传统的自然村落逐渐减少,"农村新社区"应运而生。此类社区是"城"和"村"的交集,具有主体多元化、类型多元化、需求多元化、矛盾多元化的特点。到2015年底,全县已建成9+45个新农村集聚点,集聚农户2万户。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江西省井冈山市在开展农村村落社区建设工作中,从实际出发,从群众的愿望出发,从构建和谐平安社区出发,采取村党支部牵头、志愿者协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方式,积极探索村民自治新途径,着力构建农村精神文明新载体,村风村貌明显改善,乡里乡亲和睦相处,社会主义新农村初具雏形。  相似文献   

10.
社区区别性治理是在现代化背景下,同一社区中居委会等主要治理主体针对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所表现出的在治理态度、治理过程、治理内容和治理效果等四个方面的不同和差异,最终加大了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的区隔,降低了社区满意度,阻碍了社区共同体建设的一种过渡性的治理方式。它既是传统管理与现代治理交织的产物,也是社区治理理念滞后、户籍制度藩篱和城乡二元结构固化的结果,必须从转变社区治理理念、推进系统性户籍制度改革和弱化社区内部结构边界三方面跨越社区区别性治理,最终达到社区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张仲灿 《今日浙江》2012,(22):42-43
为进一步加快撤村建居社区向中心城区融人和向成熟社区转型,杭州以“五化五优”工程为载体,进一步规范提升撤村建居社区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02个村撤村建居。  相似文献   

12.
唐宋时期从"村坊制"到"城乡交相生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更有 《思想战线》2004,30(6):103-107
李唐王朝建立后 ,吸取隋炀帝施政失败的教训 ,尊重当时的城村各居的事实 ,推行了村坊制 ,即村自村、坊自坊的以土断之的管理方法 ,有效地维护了政权的稳定。“乡村户”与“坊郭户”出现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国家财政对货币的大量需求 ,随着国家财政对货币需求量的不断增长 ,政府逐步放宽商业政策 ,提升工商业者地位 ,刺激了城市的发展 ,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与“农村”的形成 ,这个过程相伴随的则是城乡差别的出现并进一步拉大 ,宋代出现的“城乡交相生养”则是其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13.
王敬祥 《中国民政》2010,(10):43-44
<正>民政工作的对象和根基在村(居),村(居)民政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和谐社会稳定的大局。长期以来,村(居)民政工作基础力量薄弱,成为制约民政职能作用发挥的"瓶颈"和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障碍。去年以来,平阴县民政局结合学习实践科发展观活动,深入分析查找当前制约村(居)民政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在村(居)推行政府购买民政服务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村(居)民自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基层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政治特别是决策与管理的重要途径;推动基层妇女参与村(居)决策与管理是保障妇女权益的重要工作。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基层广大妇女在村(居)民自治中的作用,是深化村(居)民自治实践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梁润冰 《桂海论丛》2006,22(5):22-24
构建和谐村落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环节,但由于农村经济的特殊性,以及农村发展中长期存在的偏差,我国村落的发展不尽人意,面临种种困境。要构建和谐村落,需要我们结合村落的地方特色,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寻求一条建设和谐村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翟淑平 《长白学刊》2021,(4):149-156
费孝通提出的"多元一体格局"不仅能够解释中华民族这个广阔的意涵,也能在更为微观和具体的层次上具备阐释力.本研究选取嘉绒藏区的一个汉藏杂糅村落松岗为田野点,通过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呈现其"多元"与"一体"的形成历程,以此来说明"多元一体格局"在村落视野中的展开.作为藏彝走廊地带的一个"小地方",松岗村的地方发展历程透视出汉、...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浙江》2014,(16):24-25
正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为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通过摸底调查,并在全国各地评介推荐的基础上,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并公示,于2012年、2013年确定了两批共1561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浙江共有90个村入围。杭州市富阳市龙门镇龙门村建德市大慈岩镇新叶村桐庐县江南镇深奥村桐庐县富春江镇石舍村  相似文献   

18.
4月25-26日,省民政厅在阳江市召开了全省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会议,总结去年全省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部署今年任务。张元醒副厅长出席会议并作讲话。会议部署了今年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要求突出抓好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两项重点,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强居促和谐、强村促稳定”计划等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垫江县民政部门指导社区与驻地企业开展“四联三带”村企联建、以企带村模式加强社区建设,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具体内容:一是“四联”助推村企联建。即以机构联合、人员联姻、产业联建、工作联动推动村企联建,实现互利。机构联合:将社区党支部与驻地企业党支部合并,结合企业、社区特点,健全完善职能职责,  相似文献   

20.
多民族互嵌式村落共同体是地缘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路径,是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移民村落是中国传统村落共同体的重构与延续,既传承了中国血缘与地缘重合的共同体传统,又呈现出时代新特征。民族地区多民族移民村落共同体建设,强化地缘意识,实现了由血缘“多元”走向地缘“一体”。文章选取AH村为研究个案,探究了宁夏易地扶贫搬迁的多民族互嵌式村落共同体建设及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意义。多民族互嵌式村落共同体建设是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要求;民族互嵌结构体系建设是移民乡村社会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村落共同体精神培育是移民村落基层社会治理发展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