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决定了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在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之后,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明多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文明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概括起来有两种理论,一种是文明冲突理论,另一种是与之相对应的文明对话理论。只有加强文明对话,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才能避免文明冲突,实现构建和谐世界的愿景。  相似文献   

2.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是对不同文明中价值观念的提炼和总结,具有“和而不同”的特征,文明对话则是弘扬和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基本途径。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和伊斯兰世界都希望通过对话达成理解共识、促进和平发展,特别是鉴于文明之间的差异甚至冲突、西方中心主义的显隐影响、伊斯兰的一神教属性,这一对话与合作具有某种榜样作用。本文以伊朗学者、前总统哈塔米批判西方中心,倡导基于平等、自由、理性进行对话的思想为例,对伊斯兰视野下的文明对话及其价值基础进行讨论;进而指出推进中国与伊斯兰世界对话应注意各国差异性,制度化推动官方及民间对话,讲好讲实“我们”“交往”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儒学是推动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精神力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西方“贵斗”哲学的产物。其错误是:第一,过分夸大文化的作用,而忽视经济、政治的因素;第二,“贵斗”哲学非人类文化性的要求。事实是文明的对话而不是文明的冲突,才是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儒学提出人类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即仁爱忠恕之道,而且它具有贵和的传统。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的理念,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强调平等、和谐和共同发展,正与当代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和宽容精神相合。儒学可以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  相似文献   

4.
建设和谐世界离不开维护文明多样性。要承认、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加强不同文明间的互动合作和平等对话,才能建设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安定和平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中国宗教是文明间不断互鉴交流的产物,世界宗教在中华文化浸润中持续进行时代化、中国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丰富中华文明、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当前,文明间的会通融合仍是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基本路径。为此有必要考察当代国际学界代表性的宗教对话与文明互鉴理论——经文辩读、比较神学、跨宗教神学,并结合中华传统的对话智慧如“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修己以安人”等,形成以“互鉴通和”为标识性概念的中国特色对话理念。各大宗教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互鉴通和”,通过修复、重溯、回归、重构、重建、更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思想体系,是推进宗教中国化的核心抓手。  相似文献   

6.
葛吉霞 《前沿》2011,(21):179-182
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回归了对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为冷战后世界政治框架的重建提供一种文化模式。亨廷顿文明冲突理论主要内容包含文明范式、文明冲突论、文明调和论,批评了把西方文明看做普世价值的观点,进而指出在现代化过程中文明的本土化非常重要。随着中国的现代化,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非常重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重建中华文化的价值观体系,是中国现代化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建立在平等、相互尊重、恕道基础上的文明对话是国际政治伦理的基本准则,和而不同,圆通共融是全球伦理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8.
<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冷战落幕。西方政治学界就未来世界的格局,展开了后冷战时期的第一场论战。这场争论,可被称为"文明的冲突"与"历史的终结"的对话:论战一方的代表人物为哈佛大学教授萨缪尔·亨廷顿。亨廷顿认为,冷战后的世界并不太平,以"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的对抗,将被以"文明"为单位的对抗所取代。亨廷顿将世界分为七大文明圈,认为不同文明圈下生活的人们,具有根本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文明间的不同不可调和。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应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对人类文明史的高度概括,也是对世界文明多样化现实的真实写照。它为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一、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任何文明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文明,从本质上说是人类社会实践尤其是劳动…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是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崭新命题,也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运用和实践。当前,构建和谐世界要牢牢把握持久和平、共同繁荣这两大命题。尊重和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以平等开放的精神,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往,在对立统一中互利共生,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以实现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1.
马平 《思想战线》2006,32(6):65-70
作为新概念的“文明极端主义”,是建立在西方“基督教文明优越感”和“白人至上主义”基础之上的。在经济、科技等的作用下,基督教文明成为强势文明,其他文明则处于相对“弱势文明”的境地。承认文明的相对性,倡导文明的多元性,建立文明多样性的人类共识,在相互尊重与理解中文明对话,则能降低乃至缓解文明冲突对人类的危害,从而使文明极端主义破产。  相似文献   

12.
文明的威胁源:东方?西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发表以后,曾经在学术界引起过热烈的讨论。作为一种宏观的政治理论,它同国际政治秩序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北约悍然发动对南联盟的大规模空袭之后,重新审视亨廷顿的这一理论,不仅变得非常必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历史上西方文明就呈扩张性中国文化所追求的是文化间的同化和融合,就像著名汉家学费子智(C.P.FitzGerald)在一次关于中国和欧洲历史比较的学术讲演上所说的,中国文明是一个家庭,它对域外文化或文明的征服是通过文化的融合和同化,而不是通过奴役来进行的,就像家庭只…  相似文献   

13.
唐国琪 《前沿》2007,(12):8-10
和谐世界的理念是对国际主义的一种理论创新,对各国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尊重不同文明的多样,倡导世界各国之间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的沟通、交流、对话、合作、互利互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突显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主持民主、公平、正义,在构建和谐世界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文明是一个与野蛮、愚昧和无知相对应的概念,标志着人类社会进步的程度和开化的状态.文明的多样性是指各地区、各民族和各国社会进步所达到的程度和水平,体现了各地区、各民族和各国社会进步的特点和方式,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是一种客观现实.正是基于对这一事实的认识和尊重,中央提出了"和谐世界"这一具有全球视野的新理念.文明多样性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石,"和谐世界"也是对多样性文明的内在诉求和应然结果,在本质上,二者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文明形态或类型是丰富多样的,这种多样性的和谐共存成为了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永续的前提。在文明对话日益深入人心的21世纪,人们应当以怎样的心态理性的去观察对待文明形态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与同构,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它关乎到我们对待异文化或异文明的一种基本心态。在以  相似文献   

16.
文明对话是达成和平愿景的一个重要路向,和谐是和平愿景与文明对话的合一.人类应该在对话与合作中促进各种文明的共同进步,促使文明间平等对话,文化间友好交流,共同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构建和平愿景.  相似文献   

17.
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南京大学教授钱乘旦意在为后“冷战”世界定调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文中提出,“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已发生根本变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对立与冲突已不复存在,今后的世界将进入“文明的冲突”的新阶段。在“文明的冲突”中,“...  相似文献   

18.
《人民政坛》2011,(5):36-36
陈朝宗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栽文《我国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认为,执政文明是政治文明的一种形式,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执政文明是实现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执政文明包含政治民主化、政治公开化、政治法制化、政治科学化、政治高效化和政治清廉4G6个层面,其中政治民主化和政治法制化即民主和法制是政治文明核心要素.中国共产党执政文明必须从民主与法制这两个核心要素入手。  相似文献   

19.
以文明对话共创世界文明美好未来,是中国主张文明交流互鉴的核心目标,通过文明交流对话,可以增进国家间互惠合作,共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谐稳定、繁荣富强提供中国方案,彰显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0.
许利平 《人民论坛》2020,(4):122-123
印度总理莫迪的文明观深深根植于印度自身的传统及其对世界大势的判断。莫迪对东方文明非常自信,并以全球视野应对全球文明的挑战。多元、共存、开放、对话、包容的价值理念,是莫迪文明观的主要精神内核,彰显了文明交流与互鉴、文明对话与共存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