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止时间,国外许多学者给予极大关注.日本学者与西方学者对"十四年抗战"有不少表述和分析.其中日本学者的"十四年抗战"研究视角集中体现在学术界的"十五年战争"论,西方学界也出现一些以"九一八"事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开端,从"十四年抗战"视角研究中国抗日战争以至世界反法斯战争的看法."十四年抗战"研究观点在国际学术界的客观存在,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研究留下学术交流和对话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反侵略战争史和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近年来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将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在1985年8月召开的全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不少学者论述了这个问题。肖一  相似文献   

3.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进一步了解近十年来抗日战争史研究的状况,找出其中的薄弱环节,推动抗日战争史研究的深入发展,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办的“近十年抗日战争史研究述评”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27日至28日在中央党校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史研究室、军事科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央党校等多家研究单位和高校的20余位专家到会。与会学者主要围绕近十年来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战争遗留问题、战争暴行、华侨抗战等20余个专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一、近十年来抗…  相似文献   

4.
挖掘史料,推动抗日战争史研究深入的一个急迫问题荣维木(《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抗日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发生过超出任何一次历史事件的重要影响,因而对它的研究,已经普遍受到史学研究者的重视。尤其在1985年以后,抗日战争史研究出现过几次高潮,在党史、革命...  相似文献   

5.
一部颇具借鉴价值的著作─—评《河北抗战史》成汉昌作为一门断代史,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之中,但其研究现状与历史学整体发展之间的差距相当明显。它有众多课题亟待开拓,一些重大课题更待深化。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如何尽快发展提高,才能适应时代和...  相似文献   

6.
在抗日战争史研究中,抗日战场的研究居于重要地位。由于学者的视觉不同,在长期的学术争辩中,中国抗日战场宏观问题研究正在逐步深入。本文就中国抗日战场的划分及中国战场与国际反法西斯战场的关系等宏观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们读了十多本关于二战问题的书,发现少数外国学者对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持贬意、甚至嘲笑的态度。英国学者利德尔·哈特在洋洋60万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竟然只字未提中国抗日战场,却对英国的殖民地中国的香港写了《日本进攻香港》一节,而把中国抗日战争完全从二战史中勾掉,充分暴露了老牌殖民主义者的嘴脸。前苏联的二战史书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持低调态度。美国的一些二战史书把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归功于美国两颗原子弹。本文特就法国二战权威史家享利·米歇尔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关于中国战场的评价略抒浅见。  相似文献   

8.
在抗日战争史研究中,抗日战场的研究居于重要地位.由于学者的视觉不同,在长期的学术争辩中,中国抗日战场宏观问题研究正在逐步深入.本文就中国抗日战场的划分及中国战场与国际反法西斯战场的关系等宏观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加强中日学者对抗日战争史研究的交流史桂芳(首都师范大学)中日两国学者都十分重视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尤其近十多年来研究领域逐渐扩展,取得了很多成果。为加强对抗日战争史的深入研究,两国学者应不断增进交流,在研究内容、方法、手段、资料等方面取长补短,以期推动...  相似文献   

10.
马林 《北京党史》2006,(1):57-60
建国以前.北京市科学技术发展缓慢。北洋政府以及抗日战争前的国民党政府时期.设在北京的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仅20多个科研单位,共有科研人员300余人,科研条件很差。抗日战争时期.北京科学技术受到严重摧残,学术与研究机构解体,科研工作被迫中断,北大、清华等高校外迁西南、西北。大批学者流离到国外或大后方。抗日战争胜利后,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史学界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系已注意研究,不过大多数学者只注意到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贡献,而对其他方面值得研究的问题却较少探讨。本文由于篇幅所限,只谈下面三个问题。一、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 1978年以前,中国史学界一般都认为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这似乎很少异议。近些年来,中国大陆学者对抗日战争进行了比较全面、比较深入的研究,对西方一些学者忽视或贬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提出不同的意见,这是应该的。但也有学者在强调中国抗日战争的地位和作用的时候,提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应以中国抗日战争为起点的问题。有些外国学者也持此种看法。关于这方面的意见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敌后战场中,有几部分队伍与敌浴血奋战,这就是;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游击队和东北抗日联军。研究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必须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对敌后战场中的各支队伍进行全面的研究。否则,抗日战争的历史就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公正的。过去,由于政治的原因和“左”的思想的束缚,我们在研究和宣传抗日战争的历史的时候,只研究和宣传敌后战场;而在对敌后战场的研究和宣传中,又只着…  相似文献   

13.
国民参政会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参政会是中华民国史、中国抗日战争史、国共关系史上有影响的政治事件。研究中华民国史、中国抗日战争史、国共关系史不能不重视对国民参政会的研究。国民参政会研究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仅就其中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一、国民参政会的缘起及成立  相似文献   

14.
<正>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4月12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革命史研究室共同主办召开"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高级研讨会。来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山西大学的20多位学者参加研讨会,对近年来抗日战争史的进展、热点、动  相似文献   

15.
1 我们这次会议,是交流和检阅学术界研究抗日战争史成果的一次盛会。十年前,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学术界也开过一次盛会。十年来,研究工作又有了新的进展,取得了许多新的有价值的成果,特别是在五十周年纪念的前夕,集中出版了好几部有份量的著作和好几套大型的丛书,包括研究丛书、资料丛书和纪实丛书。这些宏篇巨制,有众多的学者专家参加,是凭借长期积累,花费多年心血,才得以完工的。近来报刊上发表的和汇集到我们这次会上来的论文,不少都显示了新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普遍认为,中国学术界的抗日战争史研究,的确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至今已经整整半个世纪了.但是长期以来,国外一些学者,或是由于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不够了解,或是囿于某种偏见,无意或有意地否定中国抗日战争对打败日本法西斯的决定作用.如美国学者说,日本法西斯的败降是因为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起了决定性作用.苏联学者则说,苏军消灭日本百万精锐关东军是促使日本投降的决定因素.在日本也有人说日本虽然败给了美国,但未败给中国.这个问题,只要我们对日本法西斯侵略失败的过程略作分析,就不难弄清楚,打败日本法西斯虽是世界各国人民互相支援共同作战的结果,但中国人民坚持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起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静 《北京党史》2006,(2):25-29
2005年,北京现代史研究成果最丰的当然是抗战史研究,这与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密切相关.学者多年的研究积累、民众的广泛参与,加之强大的宣传攻势使全国的抗战史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以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和市档案馆联手编撰的《北京抗战图史》、①张泉的《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②《北京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③为代表,一批成果适时问世。  相似文献   

18.
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改革开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外学者称改革开放为世界造就了“中国奇迹”。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不少外国学者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纷纷将眼光投向中国,就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成就、问题、世界影响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评价。应当说,对于中国改革开放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国外学者是难于做到全面而深刻的判定的,因而如果不拘泥于“全面性和深刻性”来要求国外学者的研究,我们仍然发现其中的不少研究和结论是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19.
近日,有关部门提出要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曾经一段时间,人们习惯了“八年抗战”.但随着抗战研究的深入,“十四年抗战”的概念逐步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五十周年、六十周年、七十周年的大会讲话中,都把“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把十四年的抗战作为一个整体.国内较早的有代表性的抗战史著作,如军事科学院编的三卷本《中国抗日战争史》、国防大学何理教授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中央党史研究室王秀鑫和郭德宏主编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1931-1945)》、南京大学张宪文教授的《中国抗日战争史》等,都是以14年抗战作为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研究述评郭德宏如何看待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及其作用,这是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但这方面的论述一直不多。现将有关的论述综述如下:一、关于民族主义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主义及其作用,国内还未见到专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