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与监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行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扩展适应了现代国家行政管理的需要,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为了保证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正当行使,必须为行政自由裁量权确立一定的规则.同时,还应从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对行政自由裁量权实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关注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接到大量来信来访,政治社会机制上动下静,社会矛盾在基层得不到解决,底火上升,直达中央的现象;说明促使人民代表履行代表职责常态化,参与协调利益冲突,化解社会矛盾等,对于深化改革,改变制约缺位和系统失衡现象的重要性;提出明确身份定位,建立考核、竞争机制,强化代表职能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施亚芬 《学理论》2012,(32):157-158
在刑事审判中,法官应正当行使自由裁量权,包括自由裁量权行使的合法原则、合理原则、程序公正原则、利益平衡原则。法官正当行使自由裁量权具有弥补立法局限性和最大限度地促进司法公平、正义目标在个案中实现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培尧 《理论导刊》2012,(11):86-89
国有股权已经成为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主要形态,而实践中通过委派国有股东代表等方式进入企业行使股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以及内部人控制、政府行政干预过多等一系列国企顽疾。通过对国有股权信托行使方式的实证、历史和规范分析,发现信托制度独特的当事人设计和利益制衡机制,以及灵活多变的经营规则,与国有股权行使涉及的主体和利益关系具有高度的契合性。通过信托方式行使国有股权,或许是破解当下国有企业改革瓶颈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5.
试论权力行使主体的道德取向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大变革时期,中国人的道德传统和道德面貌正在经历一场新的革命.权力行使主体的道德观对社会的健康发展,对一个政权的兴衰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因为权力行使主体的道德行为对全社会起着示范作用,影响着全社会的道德风尚,而且社会的道德风尚与权力行使主体之间相互影响,互为拖动.所以,权力行使主体的道德价值取向对一个社会、一个政权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加强权力行使主体的道德建设,才能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6.
论人大代表比例构成的历史必然和发展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人大代表比例的构成既来源于执政党对代议制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深刻维护,也来源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特征。从制度预设的视角看,适宜的比例结构规定成为我国人大制度的价值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变迁和阶层分化,我国人大代表中的比例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领导干部过多的现象实际上反映了追求国家经济发展的暂时性政治特征。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议增加农民工代表以及妇女代表的比例,体现了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的我国人大政治制度新的发展理念。未来我国人大代表的比例结构发展逻辑是更趋合理和理性,应该看到由此带来我国人大制度的深度变化,一方面是代议议程更加契合代议的原意,另一方面是代表制度的规模也将有所改善,更加增强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所享有的权利,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着作用。全国人大代表由人民依据《宪法》和《选举法》民主选举产生,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他们承载着人民的嘱托和希望,是国家事务的大管家,他们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代言人和维护者,是权力机关活动的操作者。其素质水平关系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效能的发挥,影响到人民利益和政治诉求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大代表专职化的现实障碍及其未来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谈及了目前在我国人大代表不宜完全专职化的几个原因,并就现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借鉴人大代表专职化的要求和长处,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议。最主要的是认为应该实行完全专职的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兼职的一般人大代表并存,并尽可能实现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  相似文献   

9.
我国人大代表代表性缺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在实际运行中作用发挥得如何,关键在于人大代表,在于人大代表的代表性是否充分有效。正确认识人大代表的代表性,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阳阳  全莹 《学理论》2011,(1):226-227
大明王朝灭亡后,清朝统治者对汉人采取剃发易服的民族同化政策,使得大明衣冠制度被清制所取代。面对清朝的文化专制,汉人和燕行使以大明衣冠作为其思明寄托之物,以谈论大明衣冠来表达对明朝的思念。此间,汉人和燕行使对大明衣冠的思念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和心态。  相似文献   

1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大代表这两者中 ,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归根到底 ,还是人员决定制度 ,广大人大代表的素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以巩固和完善的主体力量 ,是这一制度的效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中共深圳市委最近决定 ,在市管单位领导班子中试行“重大问题议事规则”。这是深圳深入开展“创建好班子”活动 ,建立领导班子行政权力规范化运行机制的一项重大举措。一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 ,制度问题更具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 ,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 ,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会走向反面。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指出 ,要“通过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 ,建立结构合理 ,配置科学 ,程序严密 ,互相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按照深圳市委的统一部署 ,市委组织部从 1999年 10月开始 ,组织专门…  相似文献   

13.
权力腐败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因公仆思想淡化,世界观改造放松引起的腐败,也有来自体制方面的原因.要铲除权力腐败,则必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世界观改造,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一把手"监督难固然有"一把手"自身的原因,但也与班子其他成员未能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有关。要切实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首先必须澄清在监督问题上的模糊认识,树立正确的监督观,强化班子成员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增强监督的自觉性、主动性,改变依赖心理、依附人格;其次要提高班子成员的个人素质,增强独挡一面的能力,为承接"一把手"分离出的权力与责任、对"一把手"进行有效监督创造条件;再次要完善责任分担机制,健全监督权利保障制度,为有效监督"一把手"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讨论了涉及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运用的两个问题。论文认为:首先,经济学的性质和经济研究所设定的前提决定了数学方法的适用范围,而经济理论前提假设的正确性决定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其次,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研究中采用适当的数学分析工具不仅可以清晰地阐明理论的核心含义,而且有助于更清晰地找到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理论的本质差异在什么地方。为了正确地把握经济研究对象的性质和发展趋势,必须把数理研究方法和历史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刘江 《行政论坛》2011,18(3):13-17
由于互联网等新媒体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开创了信息大众传播时代,民众得以参与信息的传播和制造。由此,在公共领域也形成了一种以大众为主体,通过大流量信息的传播和发酵而支配事件的结局,通过众多人群的集体关注和议论形成强大势力而强制相关方服从的势力,这种势力可称为大众权力。而大众权力具有无法定性、无组织性、无代表性和不受限性等特点,可能会出现虚假民意或产生多数人暴力等负面效应。基于权力制衡的原则,面对严重异化的公权力,大众权力的崛起可以视作是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衡。  相似文献   

17.
分析比照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不难发现官僚制在中国的现实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理性精神不足、法治理念薄弱和科学精神缺乏等。基于我国的国情考虑,欲完善之,具体做法是由“权力行政”向“责任行政”转换;从“人治行政”向“法治行政”转换;由“单方行政”向“参与行政”转换;由“官僚行政”向“学习行政”转换。  相似文献   

18.
《行政论坛》2019,(6):23-28
无论在理论视角,还是在实践层面,权力制约和权力监督普遍存在混同混用的现象,明显制约了理论创新和制度供给,当然也凸显了简要区分二者的必要性。二者皆出于控制权力的需要,在词源上已存在双向性和单向性、主体间性和主客间性的差异,自然能够衍生出以下区别:在主体构成上,制约主体具有体制内的确定性和稳定性,监督主体在体制内外皆有明显的易变性;在作用机制上,权力制约主要由体制内力量通过制度设计发挥相互制衡的作用,而权力监督则是多元主体在批判和查处中规范权力运行;在作用时效上,权力制约主要在前车之鉴中创新制度设计,防患未然,具有明显的前瞻性,权力监督则以批评或查处减少或挽回损失,具有相应的滞后性。当然,只有对二者的差异性秉持相对化而非绝对化的理解,才能精准发挥各自特长,共同发掘其规范权力运行的潜能。  相似文献   

19.
谏官制度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自下而上监督最高统治者的权力监督体制,古时著名的盛世时期往往伴随着政坛言谏活动蔚然成风。通过探讨唐、宋、明三个朝代的谏官言官制度对政坛权力制约的可行之处,联系当今环保法治中出现的现象,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对廉政文化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传统廉政文化建设的舆论场,扩大了廉政文化建设的话语权,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促进了廉政文化建设的时度效。但西方腐朽文化的渗透、网络暴力文化的侵蚀、网络守法意识的淡漠及监督机制的缺失,严重阻碍了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发展。因此,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引导、完善新媒体相关法律法规、构建新媒体反腐败预警机制、提升廉政文化建设队伍的新媒体素养,是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积极作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