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书融中国传统编年和当今比较史学于一体,独创世界格局与中国战场对照比较之新体例结构,是目前国内出版的第一部用比较史学方法编写的编年体史书。全书内容适当集中,便于对照查考事件的横向关系及其背景。分为“系年要录、“统计荟萃”和“资料附录”三大部分。按年月日先后顺序记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9月19日日本投降这一历史时期国内外政治、军事、战争、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大事,荟萃了各国政府公布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历史性大变革的一百年。在进入新世纪的重要历史时刻,回顾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惨痛教训,总结新中国外交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展望新世纪对外工作的广阔前景,对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周恩来生前曾经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回眸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外交,无论是腐朽的晚清政府,还是反动的北洋军阀政府和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推行的都是丧权辱国的对外政策,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一是面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  相似文献   

3.
“一边倒”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为新中国确立的外交方针之一。从形式上看,“一边倒”是毛泽东构想的新的历史背景下的国际统一战线模式;从本质上看,“一边倒”是毛泽东构想的新中国外交工作的权宜之策。它是在对美外交努力夭折的情况下,毛泽东做出的倒向苏联的无奈选择。由于美苏援助新中国可能性的存在和要价的不可避免性,既不能断然否定“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历史作用,也不可过分夸大其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期间,一部首次以全景式地展示新中国的外交历史的电视剧《外交风云》,在观众中引发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这部电视剧以1949年新中国诞生为起点,以1976年毛泽东第二次会见尼克松、指明中美关系曲折发展的方向为终点,艺术化地勾勒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开创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杰出贡献,讴歌了他们为推动刚刚站起来的新中国走向国际舞台、使新中国开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奠基之功。  相似文献   

5.
书讯     
《湘潮》1992,(8)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中译本即将出版。该书叙述了1966年——1982年当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内容包括“文化大革命”、林彪事件、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和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艺、教育、外交、社会等各个方面。该书是国外有关当代中国历史的最具权威性的著作,由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主任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教授主编。该书中译本即将由海南出版社出版,湖南省新华书店发行。  相似文献   

6.
张建伟、邓琮琮合著的《中国院士》(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一部中国院士制的沿革史,一部中国院士的奋斗史,一部中国科学的成就史。翻开书页,迎面而来的是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地质之光”李四光、“两弹元勋”邓稼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第一辆国产小汽车的主要设计者孟少农、大庆油田的催生者黄汲清、三峡工程的开路功臣潘家铮……他们以智慧之光串起了历史的昨天和今天,又使明天开始向人类展露出迷人的曙光。  相似文献   

7.
《改造》     
本书是作者于风政计划撰写中的新中国知识分子历史命运三部曲的第一部 (194 9~ 1957) (第二部《炼狱》,写 1957年至 1978年的中国知识分子 ;第三部《新生》,写 1978年以后的中国知识分子 )。“本书不是执政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史 ,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知识分子史。”(前言 )这段历史是知识分子政治思想、政治感情被“改造”的历史 ,也是他们学术思想、思维方式被“改造”的历史 ,更是他们心灵道德、人生价值被“改造”的历史。作者笔下 ,一场场运动 ,一桩桩事件 ,一个个人物 ,在这几年中不断地上演 ,其中的一批角色 ,似乎“一转瞬间 ,就交了…  相似文献   

8.
50~60年代中国对周边民族主义国家的外交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睦邻外交是我国外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周边新兴民族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则是睦邻外交的重中之重。本文拟结合我国50、60年代的一些外交实践,对中国对周边民族主义国家的外交思想作一探讨。 一:以“和平为上”为基准,与民族主义国家展开睦邻外交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来自朝鲜半岛、台湾海峡和印度支那组成的“三重包围”,要打破美国对新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包围封锁,必须把发展同毗邻的新兴民族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作为新中国外交努力的重要目标。 民族主义国家作为战后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新独立…  相似文献   

9.
“真实的中国外交”就是指中国人民所想、所盼、所追求的外交。中国的外交就是和平的外交,是符合和捍卫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外交,只要正确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准确把握中国的民心,就可以正确把握中国外交未来的走向,从而消除种种担心、疑虑和恐惧。  相似文献   

10.
周国全同志当了几十年的政治理论编辑,主要精力几乎都花在“为他人做嫁衣裳”上了。离休后,他写作的激情一下子迸发出来,简直就像开了闸门的河水,先后出版了多部党史研究方面的著作。最近,军事谊文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长篇历史纪实小说《血火八年》。这是他把视点转向文艺之后的第一部作品,可以说是一部以时代精神烛照历史题材比较成功的作品。 朴素,真实,动人,是《血火八年》的最大特色,作者没有追求时下流行的所谓“新”什么和“后”什么的手法,而是以“天然去雕饰”、本本分分、朴朴实实的风格,用通俗晓畅的文  相似文献   

11.
一代伟人毛泽东对新中国的法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堪称我们今天“法治中国”的历史奠基人.他在废除国民党旧法统的基础上,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立法运动,特别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为中国延续数千年的人治历史画上了句号,开启了新中国法制建设的新纪元. 1953年1月1日上午,毛泽东的警卫战士陈长江照常翻阅当天的《人民日报》.他看到当天出版的元旦社论里提到把“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通过国家建设计划”列为1953年的三项伟大任务之一.而就在次年9月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近期,陈长江应笔者访问请求,再次将回忆的列车开往过去,为我们讲述那段值得纪念的永恒岁月.  相似文献   

12.
《党建》2016,(1)
2015年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之年,当代中国外交是全球最有成效的大国外交之一。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以中国外交新理念新实践、新思想新成就、新战略新格局,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为世界和平注入强大正能量,谱写出大国外交的新华章……  相似文献   

13.
"一边倒"不是新中国的一贯外交方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朝霞 《理论学刊》2004,4(4):80-83
“一边倒”不是新中国的一贯外交方针,它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从“使中国成 为沟通美苏之桥梁”到“放弃中间地带论”,再向苏联“一边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外交方针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8月定价:68.00元《论中国》是美国前国务卿、"政坛常青树"亨利·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  相似文献   

15.
今年六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江苏省委党校《唯实》杂志社兼办发行的顾乃忠教授著作《历史决定论与中国现代化》与世见面了。该书分“导论”、“价值观和人的发展”、“社会形态和社会规律”、“自觉和自由”、“经济和社会”、“历史和逻辑”六大部  相似文献   

16.
1927年1月3日下午,武汉革命群众与英国水兵在汉口江岸码头的英租界处发生了冲突,史称“一三”惨案。对惨案中武汉民众的伤亡情况,史学著作中的记载并不相同,有的说有“一名”群众死亡,如《刘少奇传》、《国际关系史》第4卷等;有的说有群众“当场”死亡,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中国外交史:中华民国时期1911—1949年)》等;有的则认为当时并没有群众在惨案中死亡。由杨天石主编的《北伐战争与北洋军阀的覆灭》、中国台湾出版的《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由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一部等著作,均…  相似文献   

17.
《天津支部生活》2013,(1):55-55
中国的外交宣传主打“感情牌”,媒体上能够出现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可不是随意称呼的,这是中国特定的一种外交用语。纵观历史,“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有官方的和私人的两种,有媒体曾检索了1949年至2010年的《人民日报》,发现有601人曾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们来自五大洲123个国家,中国人民可谓“老友遍天下”。  相似文献   

18.
多边外交,是中国总体外交、全方位外交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中国的多边外交和与国际组织的关系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大致经历了“有限参与”、“广交朋友”、“广泛参加”、“全面介入”与构建“和谐世界”阶段.其基本经验是:发展多边外交,是中国走向世界大国的必经之路;发展多边外交,必须坚持维护共同利益、合作共赢的方针;发展多边外交,必须坚持中国的总体外交政策和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19.
一翻开中国的近现代史,在同外国边境冲突中,尽是割地赔款,赔礼道歉,整个近现代史就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弱国无外交,弱国无主权,这是历史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后,在同葡萄牙政府关闸边界冲突中,我们国家本着“既不挑衅,又不示弱”的原则,进行还击,使葡方承认错误,向我方道歉,赔  相似文献   

20.
李生明 《党史文汇》2022,(12):63-65
<正>《我用一生爱中国》是一部反映国家“友谊勋章”获得者伊莎白·柯鲁克百年人生的报告文学。这部入选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的图书,是一部以故事方式表现的人物传记,读这部书就是读中国的百年历史、读党史、读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人类学史。一伊莎白,1915年生于成都,人类学博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