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迁安大办公共食堂始于1958年,结束于1961年。研究大办公共食堂的发生发展过程,总结其违背客观规律、违背人民意愿的教训,对于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共食堂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产物,是当时所谓的“新生事物”。1958年8月,伴随着人民公社在全国各地的遍地开花,公共食堂在农村也如燎原之火迅猛发展起来。公共食堂的命运是与如火如茶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息息相关的。伴随着“大跃进”的失败,与之紧密相连的公共食堂也最终宣告结束。从1958年8月到1960年6月,农村公共食堂经历了一哄而起、难以为继、强行恢复到彻底终结的曲折过程。  相似文献   

3.
公共食堂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产物,是当时所谓的"新生事物".1958年8月,伴随着人民公社在全国各地的遍地开花,公共食堂在农村也如燎原之火迅猛发展起来.公共食堂的命运是与如火如荼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息息相关的.伴随着"大跃进"的失败,与之紧密相连的公共食堂也最终宣告结束.从1958年8月到1960年6月,农村公共食堂经历了一哄而起、难以为继、强行恢复到彻底终结的曲折过程.  相似文献   

4.
1961年3月,由毛泽东亲自主持的中共中央中南局、西南局、华东局负责人和所属省、市、区党委负责人参加的“南三区”会议在广州召开,讨论和制订《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会上,毛泽东作了题为《要做系统的由历史到现状的调查研究》的讲话。在谈到农村公共食堂问题时.毛泽东说:“广东有个大队党支部书记说。办食堂有四大坏处:一是破坏山林,二是浪费劳力,三是没有肉吃(因为家庭不能养猪).四是不利于生产。”毛泽东认为.“广东这个同志提出的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5.
《湘潮》2017,(3)
正“人民公社大食堂”在年轻人看来,是个新鲜事物,但是对六七十岁的人来说,却再熟悉不过,并且已经存在于他们的记忆深处。当年,“大跃进”催生了一个“新生事物”,就是农村的公共食堂。那时的农村就像机关、部队一样,男女老少到点儿后就去食堂排队打饭,家里的锅碗瓢盆也没了用武之地,于是便“砸锅炼钢”。毛泽东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同时也是较早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运动中出现严重问题的中央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6.
王永华 《党史纵横》2002,(10):33-35
从1958年到1961年,随着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的开展,我国农村公共食堂经历了由兴盛到衰落的过程。农村公共食堂是怎样演绎其历史命运的?它为什么能够产生?它为何只存在三年就夭折了?它留给后人的教训是什么?!大办农村公共食堂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产物。,-.1年冬,全国掀起了一个以兴修水利、养猪积肥和改良土壤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高潮。当时片面地认为高级社的规模已不适应大办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需要。,-./年2月,党中央在成都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各地据此开始…  相似文献   

7.
农村公共食堂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新的制度尝试。目前学界对公共食堂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宏观层面,认为公共食堂是一种超前的制度设计,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因此它在实施过程中造成了很多严重的问题,遭到了广大社员的强烈反对。本文依据1961年北京郊区农村调查的资料,着眼于微观层面,以公共食堂参加者的经济账为中心来考察他们对公共食堂的态度,以弥补以往研究中偏重政治视角的不足。从调查材料中可以看出,不少社员确实因公共食堂在经济上更为划算而支持公共食堂,他们对食堂的不满主要集中在具体的管理问题上。不过随着中共中央对公共食堂政策的转变,基层干部对公共食堂转持消极态度,北京农村的公共食堂随之解散。  相似文献   

8.
农村公共食堂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产物。安徽省农村公共食堂的发展过程是全国农村公共食堂发展过程的缩影。本文通过对“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安徽省农村公共食堂兴废虏史的详细考察和梳理,从中管窥全国农村公共食堂的总体概貌和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9.
这张照片是仪陇县将军乡某公共食堂的几名炊事员在厨房做饭时的情景。时间是公元1958年9月23日。  相似文献   

10.
徐功献 《党史博览》2013,(12):27-30
农村公共食堂是20-50年代中共在探索适合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程中,伴随“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展而骤然兴起的“新生事物”。到1958年底,全国农村共建立公共食堂340多万个,在食堂吃饭的人口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90%。公共食堂办起来后,尤其是公社化后曾一度实行“吃饭不要钱”的供给制,而且提倡“放开肚皮吃饭”,这种建立在绝对平均主义基础上的公共食堂,其弊端很快就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1.
一、研究成果学术界对“大跃进”时期农村公共食堂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不过当时仅仅是作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子目进行研究的,真正将农村公共食堂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课题进行比较深入广泛的研究,则是20世纪90年代末的事。20多年来,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取得  相似文献   

12.
在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过程中,以“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风、干部特殊风、强迫命令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的泛滥,给全国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工农业总产值和主要农产品产量连续下降。  相似文献   

13.
1958年下半年起,自古以来一直是各家各户分散做饭的中国农民,忽然全都拥至新开办的公共食堂就餐.至是年底,作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新生事物的公共食堂,全国达到了345万个,在公共食堂吃饭的人口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90%以上,5亿中国农民吃起了名副其实的大锅饭,为这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那么,这年的农村公共食堂是如何兴起的?  相似文献   

14.
15.
罗平汉 《共产党人》2007,(11):50-51
在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全国各地农村纷纷建立公共食堂,几亿农民吃起了大锅饭。公共食堂既限制了农民的吃饭自由,又是典型的平均主义,可在人民公社化运动后一段时间,公共食堂却被当做“共产主  相似文献   

16.
1959年到1961年,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错误,许多地区因食物营养不足而相当普遍地发生浮肿病,非正常死亡人口迅速增加。因为“反右倾”运动损害了党内民主生活,干部群众都不敢讲话。但是,1960年9月,湖南湘潭和湘乡的两个农民终于站出来了。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说:“如果他说得对,全国的公共食堂一风吹。”———  相似文献   

18.
城市人民公社与农村人民公社都有公共食堂。虽然,它们同宗共祖,一脉相承,但在兴衰轨迹、"共产风"特征、分配制度、导致后果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究其因,是城乡差别,城市偏向政策,城乡二元体制所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期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予当下建设城乡一体化以启示。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共食堂是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探索适合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伴随着"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展而骤然兴起的"新生事物",是建国后极"左"路线的产物.它从1958年夏的普遍"大办"到1961年夏的基本解散,历时三个春秋,演绎了由盛到衰的短命历程.事实已经证明,"大跃进"和农村公共食堂的大办,是党中央和毛泽东领导农村工作中的一个严重错误.其教训是惨痛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公共食堂是 195 8年“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产物 ,是一种曾一度轰轰烈烈地改变中国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新生事物”。它从 195 8年夏的普遍兴起到 196 1年夏的基本解散 ,历时 4个年头 ,其间经历了从蓬勃发展到艰难地维持、固守 ,再到实事求是地予以解散的曲折历程 ,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简单分析 :一、一哄而起——视为共产主义幼芽而倍受青睐早在互助合作运动期间公共食堂就已经萌芽 ,那时一些农民为适应集体劳动的需要 ,曾实行“合伙做饭”、“集体吃饭”,到合作化后期普遍成立高级社之后 ,随着生产集体化规模的扩大 ,许多农业社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