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最近,我认真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文献纪录片《习仲勋》。它以朴实的风格、生动的叙述,全面展现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波澜壮阔、功勋卓著的革命生涯。“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毛泽东主席于1943年1月为习仲勋同志亲笔书写的题词,也是党和国家对他一生最客观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采花酿蜜和博士下乡 论辈份,瞿菊农是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之叔,但比秋白小1岁。他在燕京大学读书期间,才18岁,就与瞿秋白、郑振铎、赵世炎等人一起创办了《新社会》旬刊、《人道》月刊,探索开创新社会的途径。在“五四”运动中,被选为北京学生代表赴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 “五四”运动之后,他和郑振铎、叶圣陶、沈雁冰等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新文学,创办了颇有影响的《小说月报》。他和瞿秋白写文章极快,被称为瞿家的两位才子。  相似文献   

3.
瞿秋白和瞿景白、瞿坚白瞿秋白(1899—193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江苏常州人。因头顶上有两个发旋,母亲给他取乳名为阿双,上学时取名瞿霜,后改名为“秋白“。1917年在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20年以《晨  相似文献   

4.
正青少年时期写的《咏菊》诗和《哭母》诗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瞿秋白的父亲瞿世玮擅长绘画,母亲金璇出生于书香世家。在父母的影响下,瞿秋白从懂事起就认真学习。1909年春天考入常州府中学堂。1913年,十四岁的瞿秋白见秋菊凌霜,即写了一首嵌入自己名字的五绝《咏菊》,诗曰"今岁花开盛,宜栽白玉盆。只缘秋色淡,无处觅霜痕。"在赞颂秋菊高洁耐寒,寄托高尚志向与情操的同时,又巧妙地在诗中嵌入了他的名字,即霜、秋白三字。瞿秋白出生后,因  相似文献   

5.
在电视文化影响日益广泛深入的今天,电视文献纪录片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片种。几年来,中央文献研究室参与了《毛泽东》、《邓小平》等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的创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陈晋同志,请他谈了有关电视文献纪录片创作中的几个问题。下面是这次采访的整理稿。应该说,在中国关于电视文献纪录片的说法,是从1993年播出的《毛泽东》开始的。该片本来属于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但因为用了很多文献资料,又是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合作,干脆就叫文献纪录片。结果后来一些类似的片子…  相似文献   

6.
值瞿秋白同志在汀州英勇就义57周年之际,长汀县民政局组织编写的《瞿秋白在汀州》一书,于今年6月中旬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约18万字,主要内容有: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和中共福建省委、省府对瞿秋白光辉一生的介绍和评价、瞿秋白在汀州的部分遗作、对瞿秋白在长  相似文献   

7.
瞿秋白同志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是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杰出的。在党的历史上,秋白同志作为我们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天。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宣传家,他对党的思想理论和文化建设所作出的贡献尤为突出。第一,在党还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革命实践相结合经验的幼年时期,秋白同志对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播火者和开拓者的伟大作用。从他1919年在北京投身五四运动起,到1935年在福建长汀被捕就义,在短短的16个年头里,他写下了多达o000余万字的著译。不仅在数量上引xn目,而且内容十分集中,主要是…  相似文献   

8.
瞿秋白轶事     
瞿秋白出身于江苏常州一个仕宦书香之家。秋白幼年即乖巧聪明,四五岁时,母亲口授其易于背诵的诗词。入学后,秋白读书刻苦用功,成绩每名列前茅。11岁那年,小学尚未毕业的秋白,以优异成绩考进常州府中学(今常州  相似文献   

9.
徐特立是中国革命的老前辈。193o年底,他在江西瑞金担任苏维埃教育部代部长。1934年初,瞿秋白从上海来到瑞金。是年,57岁的徐老见秋白年轻有为,于最主动向组织建议,让秋白担任教育部长,自己改任副部长。中央同意了他的意见。在以后的工作中,徐老和秋白密切合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徐特立主动让位  相似文献   

10.
纪录片《帕米尔之恋》(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生动真实地记录了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在冰山之巅坚守哨位、默默奉献的动人故事。它以红  相似文献   

11.
《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办,月刊,主编陈独秀。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9月将《新青年》改为机关刊物,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改为中共中央理论刊物。1923年6月至1925年3月曾改为季刊,主编瞿秋白。1926年7月停刊。《共产党》1920年11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月刊;1921年8月后改为中共中央党刊。编辑李达。1922年7月78停刊。《向导》1922年9月138在上海创办的中共中央理论周刊,主编蔡和森。1927年7月18日停刊。《前锋》1923年7月1日在广州创办的中共中央机关刊物,主编在秋白。1924年2月停刊。…  相似文献   

12.
作者与瞿秋白同志的相处,有两个时期。(一)一九二八年在莫斯科,当时秋白同志是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秋白同志和多数同志一起,同受米夫支持的王明宗派分子进行了斗争。(二)一九三四年在中央苏区的瑞金,当时秋白同志任工农民主政府人民教育委员。他在遭受王明等人的排挤打击之后,仍然非常努力地深入群众,刻苦工作,但在精神上是抑郁的。秋白同志曾经谈过,王明那种人,对俄国人奴颜婢膝,阿谀逢迎,丧失伟大民族的气节。秋白同志认为,在党内同志中要进行必要的思想斗争,但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注意团结大多数的党员,采用合乎中国人民崇高道德标准和无产阶级道德标准的正当的方法。秋白同志在苏区的短暂时期的生活中,感觉到他过去在白区工作时的许多想法需要改变。他认为,中国革命是要由毛泽东同志这样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的同志来领导的。  相似文献   

13.
<正>《候补执行委员瞿秋白对于八月十九二十两天之中央全体会议议事录之声明》,是瞿秋白,也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初期批评、反击国民党右派攻击的重要文献。杨天石《瞿秋白的〈声明〉与国共两党的"分家"风波》(《档案与史学》1997年第2期;《党史纵横》2001年第12期),在中国大陆的刊物上第一次披露了这一文献较为详细的内容,并作了深入的解读。因不少大陆学者看不到瞿秋白的声明的原文,于是谈瞿秋白的声明只能引用杨天石的文章,如刘小中等《瞿秋白年谱  相似文献   

14.
《红岩春秋》2011,(6):2-F0002
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千秋红岩》在重庆卫视《记忆》栏目首播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近日,重庆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重庆广播电视集团、重庆红岩联线管理中心联合举办首播座谈会,邀请党史专家、文史专家、高校学者及部分观众等20余人畅谈观感,探讨《千秋红岩》在当下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华夏在线     
《党的建设》2011,(11):49-49
10月14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6集电视文献纪录片《辛亥革命》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作为一部文献纪录片,《辛亥革命》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16.
《求是》1997,(5)
在悼念邓小平同志逝世的日子里,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纪念他南方谈话发表5周年。新年伊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历史地再现了邓小平同志70多年革命的光辉业绩,也生动地再现了他1992年视察南方的  相似文献   

17.
《多余的话》是瞿秋白1935年被捕后在国民党狱中留下的一篇特殊文字。没有这篇《多余的话》,以瞿秋白对革命的贡献,以他慷慨赴死、义薄云天的英雄壮举,毫无疑问应牢牢镌刻在共和国的烈士纪念碑上。然而,正是由于这篇《多余的话》,使得瞿秋白身后并不安宁,荣辱毁誉,大褒大贬伴随了他几十年。那么,瞿秋白为何要写《多余的话》?这是“叛徒的供状”吗?它真的多余吗?读罢此文,相信你会对瞿秋白以及他的《多余的话》有更公正、更深刻的解读。  相似文献   

18.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以后,瞿秋白因受王明路线的打击,被迫离开党的最高领导岗位暂时避居上海,至1934年初离沪赴瑞金.在沪三载,是秋白展示文学才华和活动的黄金时期.他与鲁迅一道,为我国现代文艺特别是三十年代革命文艺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鲁迅称秋白为人生知己.现代文学史家李何林先生在他的学术名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中,把瞿秋白和鲁迅并尊为“现代中国两大文艺思想家”.茅盾在一首诗中,也曾说:“左翼文坛两领导,瞿霜鲁迅各千秋”,充分肯定了瞿秋白在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中的领袖地位.  相似文献   

19.
徐特立主动让位 徐特立是中国革命的老前辈。1930年底,他在江西瑞金担任苏维埃教育部代部长。1934年初,瞿秋白从上海来到瑞金,是年,57岁的徐老见秋白年轻有为,于是主动向组织建议,让秋白担任教育部长,自己改任副部长。中央同意了他的意见。在以后的工作中,徐老和秋白密切合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20.
关于瞿秋白有几个弟弟、妹妹的问题,他自己在文章《饿乡纪程》、《赤都心史》及《多余的话》里曾多处提到,但都语焉不详.其他一些资料都将瞿秋白弟妹的人数、名字及其排行弄得非常混乱。不少书报资料上.还说瞿秋白有6个弟弟妹妹.其实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据比瞿秋白小1岁的妹妹瞿轶群回忆.瞿秋白的父母共生了8个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