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明星 《世纪桥》2010,(22):25-30
一、谢子长、刘志丹、阎红彦携手,“开辟了陕甘历史上最早的一块革命根据地” 阎红彦,又名侯雁,曾用名周济、陈一川,1909年10月26日出生在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4年初,他抱着“当兵吃粮”的朴素想法,投奔陕北军阀井岳秀部当勤务兵。在连队共产党人李象九的熏陶教育下,他的思想迅速升华。1925年4月,虚龄仅仅16岁的阎红彦在宜川县集义镇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2.
刘志丹是陕北革命根据地和西北红军的最早创始人之一。他为党奋斗,始终不懈,赴汤蹈火,百折不回。1935年9、10月间,刘志丹在陕北苏区“肃反”中,蒙受不白之冤,遭受折磨,但他光明磊落,襟怀坦白,顾全大局,恢弘大度,不计较个人得失。刘志丹不愧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不愧为“红军模范”、“共产党员的模范”。  相似文献   

3.
<正>在57位开国上将中,阎红彦在军队中的职务并不是很高,而且授衔时已在地方工作,按照中央的规定,已在地方工作的同志不再授衔,如邓小平、谭震林等许多同志。但阎红彦作为陕北红军的杰出代表,被授予上将军衔。阎  相似文献   

4.
阎红彦,1909年9月13日生于陕西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4年入伍,1925年4月入党,西北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大队长,陕甘游击队大队长、总指挥,红三十军军长,警备第一旅政委,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剧司令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川东区党委副书记、行署主任,四川省委书记、副省长;云南省委第一书记,昆明部队第一政委,党的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等职,1955年授上将军衔。“文化大革命”中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致死、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中,他英勇无畏,坚强不屈,终生为革命奋斗不息。1984年8月彭真题词号召:“发扬阎红彦同志忠心耿耿毕生为革命事业艰苦奋斗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1935年10月,正当陕北根据地“左”倾错误领导人在党内狂热推行“肃反”的危急时刻,毛主席率领的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这时,陕北根据地的形势十分严峻,“肃反”已错杀了200多革命同志,陕北红军主要创始人之一刘志丹等同志正在狱中受审。党中央和毛主席一到陕北下寺湾,就立即下达“停止捕人”“刀下留人”的指示,并以王首道、贾拓夫、刘向三等组成工作团,带领一个连火速赶往瓦窑堡,营救正待处决的刘志丹等一批革命同志。  相似文献   

6.
杨惠春 《世纪桥》2008,(15):17-19
<正>2008年10月26日是赵尚志诞辰100周年,也是他壮烈殉国66周年。我们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纪念赵尚志将军。赵尚志是东北地区早期共产党员,东北抗日联军创始人、领导人之一,是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先锋战士。  相似文献   

7.
从吴起镇到瓦窑堡1935年10月30日,我们在陕北吴起镇完成了休整计划以后,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群众的热烈欢送下,从吴起镇出发,经过了7天的行军,在俄国十月革命节前夕,即11月6日,到达陕北甘泉以南的象鼻子湾。当晚,毛主席、周副主席和我们中革军委某局的同志就在象鼻子湾宿营。当我们进入村子  相似文献   

8.
小卫 《党史天地》2007,(9):29-31
当我国航空工业正在展现新面貌的今天,尤其是当我们看到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新型飞机在蓝天翱翔时,我们不由深深怀念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初创人之一、我国著名的航空工业专家、共产党员徐舜寿同志。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对祖国航空事业的献身精神和重大贡献,他在飞机设计事业上的丰富学识及其组织才能,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及一个科技专家的治学态度,至今仍为每一个熟悉他的同志铭记不忘。  相似文献   

9.
小卫 《党史天地》2008,(10):14-17,22
阎红彦.1909年9月13日生于陕北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4年入伍,1925年4月入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历任四川省委书记、云南省委第一书记、昆明部队第一政委、党的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等职,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  相似文献   

10.
1935年10月,正当陕北根据地“左”倾错误领导人在党内狂热推行“肃反”的危急时刻,毛主席率领的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这时,陕北根据地的形势十分严峻,“肃反”已错杀了200多革命同志,陕北红军主要创始人之一刘志丹等同志正在狱中受审。党中央和毛主席一到陕北下寺湾,就立即下达“停止捕人”“刀下留人”的指示,并以王首道、贾拓夫、刘向三等组成工作团,带领一个连火速赶往瓦窑堡,营救正待处决的刘志丹等一批革命同志。  相似文献   

11.
范式人同志离开我们已经23年了,今年又逢他的百年诞辰。范式人同志是位久经考验的坚定的共产党人,福建籍的优秀的革命领导干部,他是创建闽东工农红军、闽东苏维埃政权、闽东革命根据地的杰出的领导人之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福建党组织的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在福建任职省委主要领导之一时间前后长达14年。  相似文献   

12.
“原来你这么年轻” 习仲勋在1926年5月就投身革命,1934年,年仅21岁的习仲勋已经是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了。他同刘志丹等同志一起创建了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是刘志丹的主要助手。  相似文献   

13.
1967年1月8日,西北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开国上将、时任云南省委第一书记的阎红彦在昆明军区的一个秘密军事基地突然去世。阎红彦的死,在云南,乃至全国引起了强烈震动。一位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赫赫战功的陆军上将,没有在枪林弹雨中被敌人击倒,却死于“文化  相似文献   

14.
在陕西省档案馆藏革命历史资料里,有一册陕甘宁边区新华书店于1948年10月出版,盖有"鲁讯图书馆"印章的藏书《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份资料文献是刘少奇同志于1939年7月8日和7月12日,在延安蓝家坪马列学院窑洞外的广场上,向学员们作关于共产党员党性锻炼和修养的重要演讲稿。它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文献。刘少奇编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一本重要的党建理论著作,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新时期,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加强广大党员的修养都起到了极其巨大的作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最早酝酿于抗战初期的河南省渑池县,形成诞生于河南确山县竹沟镇,最早发表在1939年8月2日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解放》周刊上。  相似文献   

15.
去年10月22日,敬爱的叶剑英元帅离开我们整整10年了。每当忆起叶帅光辉的战斗历程,我们心中总是充满深深的怀念之情和崇高的敬意。特别是叶帅在担任中央后委书记期间,严于律己、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些事,常常使我们感怀不已。1947年春,国民党在全面进攻解放区的计划失败之后,便集中兵力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决定主动撤出延安。3月26日中央政治局清涧会议决定:毛泽东、周恩来、任时等同志为中央前委,留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同志组成中央工委负责中央的日常工作;叶剑英、杨尚昆、李维汉、…  相似文献   

16.
今年10月29日,是李大钊同志诞辰100周年。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同时,他也是中国青年的道德楷模。他的高尚道德品格,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他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无私献身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李大钊同志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他的共产主义道德观谈一点我的学习体会。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李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一家先后共有6位亲人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6位亲人是: 一、亲密战友、夫人杨开慧。她是我党最早的优秀女共产党员。1901年9月26日生于长沙东乡板仓。1920年与毛泽东结为革命伴侣。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10月在家乡进行革命活动时,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同年11月14日在长沙浏  相似文献   

18.
1944年9月5日,忠实地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追悼张恩德同志举行的追悼大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学习并发扬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 张恩德,1915年4月19日,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六合乡的韩家湾。乳名“谷娃子”。张恩德是在苦水里泡大的,他在困苦的生活中熬过了14个年头,天天盼望着穷人啥时候才能翻身站起来,有个出头的日子。  相似文献   

19.
正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进驻吴起镇。10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吴起镇召开会议,宣告中央红军长征结束,决定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自此,中共中央在陕北历经13个春秋。1937年1月13日,延安成为中共中央所在地。中共中央在陕北的13年,是革命力量大发展的13年,是突破重重困难、取得辉煌胜利的13年。  相似文献   

20.
<正>陈赞贤,被誉为江西工人运动先驱,是中共赣南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中共早期的著名工人运动领袖之一,在他的领导下,赣州工人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1927年3月6日,蒋介石指使其爪牙倪弼等,采用卑鄙手段,杀害了陈赞贤同志,史称“三·六”惨案。这是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放出反共反人民的第一枪。陈赞贤壮烈牺牲已97周年,但其英名和革命精神永垂不朽,我们不会忘记这位壮烈牺牲在蒋介石血腥屠杀下的第一位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