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赋屏 《当代广西》2004,(12):42-43
人才是强国之本。当今世界百舸争流,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其突出表现为经济综合能力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自治区党委作出建设人才小高地的决策,无疑是符合广西区情的正确决策,它是自治区党委抓人才工程促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形式。本文结合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对建设人才小高地的模式进行初步探讨。人才小高地建设是广西人才工作和经济工作的特色工程  相似文献   

2.
内陆开放高地中聚集人才洼地的建设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继华 《重庆行政》2011,13(1):110-111
随着我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实施,全国各地人才发展战略部署也相继展开,纷纷规划建设人才高地。而人才高地是个目标性概念,要实现人才高地,首先需要构建起聚集人才的洼地,做到人才汇聚,人才功能发挥,人才价值实现,达到人才量与质的制高点,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逐步建立起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合理配置、人才与用人单位双向自主选择的人才流动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宁波人才队伍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蒋越锋 《群众》2010,(6):60-61
<正>近年来,我们邳州市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把组织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谋划、推进,找准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和切入点,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的职能作用,为转变发  相似文献   

5.
陈朋山 《现代领导》2002,(10):33-33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重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体制创新、政策创新,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与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6.
熊春艳 《当代广西》2005,(10):17-18
建设人才小高地是我区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新做法。顾名思义,小高地,即不是大面积、全方位,而是小而精,小而优。虽然乍看起来不那么气势恢宏、雄伟高大,但是立竿见影、务实高效,以点促面,最终必将成“人才高地”之大气候。立足区情搭建“小高地”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建设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形成,我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7.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 8年来 ,已初步形成一支总量较大、以年轻优秀人才为主体、结构比较合理的人才队伍 ,初步适应了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面向新世纪 ,苏州新区应该按照“政策引人、事业留人”的原则 ,再创人才资源新优势 :(1)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构建属于自己的人才高地 ;(2 )遵循人才规律 ,创新人才制度 ,消除人才进入的障碍 ,真正形成人才进入的“绿色通道” ;(3)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术产业 ,为高层次人才进入创造更加广阔的舞台 ;(4 )坚持“全市一盘棋”原则 ,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8.
《浙江人事》2009,(8):F0003-F0003
近年来,宁波市鄞州区秉持“人才创新”的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力度,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成效明显。2008年,鄞州区财政总收入133.7亿元,首次跃居全省各县市区首位,该区年投入人才工作经费达1200万,初步形成人才开发工作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创建“人才特区” 构筑创新人才高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永贤 《群众》2006,(6):26-27
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如何为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是我省人才工作的当务之急。因此,我省从去年初起开展“人才特区”试点工作,探索不同条件下人才工作的最佳模式、政策体系、环境建设和运行机制。在实践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一、建立“人才特区”是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实现“两个率先”的必然选择“人才特区”是指人才工作的特殊区域,即在特定的区域内,人才工作的政策保障、体制建设、机制运行、资金投入、环境营造和工作内…  相似文献   

10.
金山建区以来,在深化卫生改革中,新问题、新矛盾日益突出,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新要求。我们区卫生局党委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生命线”,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尤其是在建立卫生人才高地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1.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事业兴衰、唯在得人。近年来,江西省宜黄县紧紧围绕“开放富县、工业强县、城建靓县、环境立县”的发展战略,在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才作用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全县人才工作呈现出“三个前所未有”局面: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管人才,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前所未有;全社会关注、支持人才工作的热情前所未有;各有关方面为培养、吸引、使用人才采取的措施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2.
13.
《当代广西》2005,(10):1-1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后,自治区党委、政府立即召开全区人才工作会议,联系广西实际,研究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区的人才工作。全面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落实会议部署,对于大力实施人才强  相似文献   

14.
王奋平 《前进》2004,(9):36-3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营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体制环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尽快建立适合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机制。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这里的“德”即思想品德,“才”即能力本领。“德”与“才”是人才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在一般意义上,我们指的人才就是具备某种能力和才干的人。在社会实践中,能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做出突出的贡献。人才具有创造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而人才机制是一个系统,它包括人才管理机制、评价机…  相似文献   

15.
杨立华 《创造》2004,(5):19-20
胡锦涛同志指出:"人才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科学论断,阐明了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昭通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欠发达地区,人才的开发利用不足,构成了制约昭通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通过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来构筑昭通人才高地,开发昭通丰富的水能、矿产、生物等优势资源,是昭通走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道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蒋建中 《群众》2018,(17):16-16
深化人才作用,把创新力量转化为发展的主导力量,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多年来,句容始终坚持人才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攀升,产业转型步伐加快,特色亮点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7.
叶建华 《新重庆》2007,(4):27-28,30
最近.市委倡导各级领导多读书、读好书。结合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实际.我认为作为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应该先学一步、学深一步,争做“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的表率,为组织工作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好务作好知识准备。  相似文献   

18.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明确做出了要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要部署。本文认为,“人才高地”表现为人才数量的高密度、人才级别的高水平、人才工作的高活力,人才产出的高效益与人才发展环境的高匹配。具体看,其条件特征是优秀人才聚集度高、创新平台多、创新制度好;过程特征是创新氛围浓、创新文化优、创新活动频繁;结果特征是创新效能强、创新成果多、创新价值高、创新贡献大。本文基于条件、过程与结果三大特征和主体、机制和环境三大要素构建了人才高地的结构模型与标准体系,包括了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以及30个三级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高地+三个特征+三大要素+五大体系”的建设路径框架,提出了加强政府主导引导、战略规划引领、市场机制调节的发展模式,提倡进行整体目标定位、区域特色互补与分层协同创新的国家战略导向;表达了提高国际化水平、加强产学研合作、优化创新环境与激发科技主体活力等方面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蒋宏坤 《群众》2010,(9):8-9
<正>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重要论断,鲜明揭示了人才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中处于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20.
欠发达地区怎么建设区域性人才高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兵 《今日浙江》2007,(24):40-41
欠发达地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往往也是一个区域加快发展的潜力和希望所在.欠发达地区一般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并有相应的特色产业.当区域经济增长极的辐射作用梯度推进到一定程度,或因交通等基础设施大大改善欠发达地区的区位条件的时候,欠发达地区就可以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厚积薄发,实现跨越式发展,并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这一过程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但人才资源也是第一瓶颈.突破这一瓶颈,寻求一条适合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人才战略,最根本的就是要尊重人才流动和集聚的基本规律,依托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建设区域性的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