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精神的理论观点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不断提高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和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中国化研究主要通过总结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的研究概况以及中国四代领导人民族精神的内容,分析出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中国化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中国乒乓球健儿再创奇迹。在荷兰埃因霍温刚刚闭幕的第4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决赛)上,中国健儿囊括了5个单项决赛的全部冠亚军,再一次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国球的雄风。中国健儿全线告捷,向世人阐释了这样一个哲理性的命题,那就是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中国乒乓球是靠直板快攻起家的,新中国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就是用直板快攻勇夺1958年第26届世乒赛桂冠的。从此,世界乒乓球界就进人了欧亚对抗、横(拍)直(拍门J抗的时代。是东风压倒酉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中国人与欧洲人在乒坛开始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较量。而这…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形成,是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文化观念综合作用、长期积淀、不断塑造的结果。当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特定形态,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现实基础和时代内涵。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更有其特定的方式。只有完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方式,才能真正做到既坚持弘扬民族精神,又培育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要进一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沿着正确道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就必须具备正确的历史观。本期特邀有关专家学者,围绕“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历史虚无主义是对民族精神的消解”“民族精神孕育道路自信”“百年奋斗史:民族精神的塑造和弘扬”,推出特别策划——“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5.
在中华民族绵延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培育、继承、发展起来了伟大民族精神,这就是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伟大民族精神是体现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思想精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伟大民族精神具有历史、现实和未来三重维度,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伟大民族精神具有时代价值,始终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继承民族精神 弘扬时代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是被这个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并接受了的,富有顽强生命力的优秀品格、价值取向与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一个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其民族自身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既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产物,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相似文献   

7.
南山 《党政论坛》2010,(16):42-43
1959年4月5日,一个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这天,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一路过关斩将,夺得男子单打冠军。这是有史以来中国人在国际重大比赛中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中国体育史上没有世界冠军的历史随着五星红旗在国际领奖台上的冉冉升起宣告结束了。  相似文献   

8.
浅论爱国主义任登奎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开创建设...  相似文献   

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全球化背景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把民族精神重建放到突出重要的地位。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建不仅不能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还要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作为指引。当代中华民族之精神,即中国国民之精神。从国民精神的角度审视民族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现代理解。民族意识必然包容鲜明的国家意识,民族精神的重塑必然以现代国家发展的精神需求为指向。民族精神重建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的再生产。尊重精神生产规律是搞好民族精神重建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1.
倪景泉 《求知》2004,(10):24-25
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不仅要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而且要深入进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使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铭记革命历史,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牢固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相似文献   

12.
许艳丽 《学理论》2011,(1):44-4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梳理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深化民族精神问题研究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构想,即从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民族精神培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入手,以民族精神深层结构研究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定位研究为支点,实现民族精神研究的深度拓展。  相似文献   

13.
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是中华民族高扬起的一面时代的精神旗帜。“中国梦”这面精神旗帜,需要转化为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精神追求,才能真正落地,才有擎起的力量,才有趋附的真实主体。  相似文献   

14.
《团结》2008,(4):63-64
何谓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提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它是一个民族群体在延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又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具有维护民族群体生存与和睦团结.并推动民族群体奋进作用的价值系统,反映着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得以维系和凝聚的精神纽带。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铸就伟大的事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主要是大力提倡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自主创新精神和开放包容精神。对民族精神进行系统总结与归纳,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这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特点和基本内容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它体现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规律,反映一个民族的根本性格,是具有积极进步作用的全民族的主体意识和主导精神。在一个民族丰富灿烂的文化中,民族精神是其中最核心、最精粹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决定着民族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欲知大道,必先治史”。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增强价值自信,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走好中国道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以民族精神孕育道路自信,高举民族自信的大旗构建好社会主义中国的辉煌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8.
那威 《学理论》2012,(19):260-261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方面起着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所讲授的内容,更是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精神的寄寓和载体。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近现代史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拓宽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浅论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红 《学理论》2009,(25):195-197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也不断丰富和拓展其科学内涵和时代性。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民族精神教育。中国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主力军,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任务,对他们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校应从重视民族精神教育的机制建设、平台建设,重视民族精神教育的契机把握、层次区分,重视民族精神教育的时代性等五个方面入手,加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20.
1899年,梁启超有感于中国横遭列强凌辱,愤而写下一篇檄文《中国魂安在乎》。指出人无魂则如行尸走肉,国无魂则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强烈呼唤中华民族重造“国魂”,对内以鼓舞民心、统一群力,对外则吸入文明、抵抗侵略。这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开始探讨民族精神。所以,对民族精神的探索在中国从一开始就是和国家的兴衰命运、民族的复兴大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历史的进程已经无数次地证明,民族精神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运的兴衰,民族精神勇猛刚劲,则国家强大威盛;民族精神萎靡不振,则国运也必然风雨飘摇。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历史上发展的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