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程序正义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民事非法证据的排除成为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关注的问题。对民事非法证据的排除,反映了民事诉讼对程序权利和实体权利问题的关注正日益上升。本文阐述了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涵义,并且就我国现行民事诉讼立法,反思了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民事诉讼领域,不少学者至今仍然没有认识到将完善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纳入到民事证据规则体系之中的重要性,然而该规则既体现了对人权的保障,又是民事证据合法性特征的必然要求。同时,民事诉讼中涉嫌非法证据的众多案件大量出现,也已经在昭示着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制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确立并完善我国严格意义上的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赵侠 《法制与社会》2014,(32):26-27
我国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立法上诸如"侵犯合法权益"与"违反禁止性规定"的用语较为模糊,实践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的"法"应限定在宪法、基本法律、一般法律;我国应构建一种以民事取证手段违法排除加例外,例外以利益衡量具体判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4.
对民事非法证据的排除,反映了民事诉讼程序权利和程序正义地位的提升,是诉讼文明发展的一个标志。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对于全面实现民事诉讼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中所规定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对国外的立法经验作简略介绍,并借鉴其提出完善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非法诉讼排除规则是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之一,随着依法治国和保障人权理念的发展,它的具体规则和适用范围也逐渐得到确定和适用。以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颁布实施为标志,我国民事诉讼中初步建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是法律规定的并不系统和完善。本文提出了在证据立法、规则的保障制度、排除范围、例外规定和具体操作程序等方面的构想和完善建议,建议完善民事证据立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建立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保障制度,明确应受排除的非法证据范围。  相似文献   

6.
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为证据法体系中“具有中国特色”的证据制度之一.有学者认为其与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一样,具有天然的正当性.然而此种“类推”无疑忽视了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的本质区别.如果说在以权力制约和人权保护为主要价值的刑事诉讼中设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国家法治化的体现的话,在民事诉讼中“移植”类似规则就属于“法律教条主义”的体现.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处理平等主体之间纠纷的民事诉讼中,一般并不能限制公权力,相反地,它还可能导致实体上的非正义.因此,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与民事诉讼本身在诸多方面存在矛盾之处,在现实运行中也存在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7.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若干操作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构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尚有一些程序问题需要解决。就其适用范围而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仅适用于"侦查机关的违法取证行为"而不适用于"私人的违法取证行为",但对于私人采用极端反人性的手段所获取的证据,应当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予以排除;同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仅适用于"非法证据"而不适用于"瑕疵证据","瑕疵证据"可以经由补正而继续使用,而"非法证据"则应当彻底排除,而且这里所谓的"排除",指的是彻底意义上之排除,即,一经排除则不得再次采用;对于口供而言,不仅排除该证据,而且排除该证据源,即不仅排除该口供本身,而且排除口供这一证据类型。  相似文献   

8.
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在民事诉讼中对诉讼价值的衡平以及人权的保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应当加以一定的限制,我国民事证据排除规则的利用仍然要与本国的实际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9.
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建立在"证据合法性"学说基础之上的,是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发生冲突的结果。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标准较为严苛,可操作性差,不能很好地平衡这一冲突。为解决这一问题,保证民事诉讼目的的全面实现,我们应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将重大违法作为排除民事非法证据的判断标准,从而能够给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进而促进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0.
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娴灵 《河北法学》2007,25(6):144-148
目前我国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并未如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那样已经确立,两大法系各主要国家也并没有将其作为通则.对确立我国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提出了质疑,分析了其存在的非理性,主张对非法证据实行"分离论",通过追究非法取证行为的刑事责任或侵权责任来进行救济.  相似文献   

11.
正新《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于促进检察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实现司法公正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对检察工作提出了更高、更规范的要求,尤其使反贪部门的侦查取证工作面临更多挑战。因此,加强研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给反贪工作带来的影响,探索有效的应对措施,使反贪工作加快适应刑诉法的新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刑诉法框架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内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指经由非法程序或使用非法方法取得的证据,包括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不得在  相似文献   

1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通常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使用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在刑事审判中被采纳的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源于20世纪的美国,当今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大都制定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于2010年颁行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对非法证据排除做了详细规定,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2012年3月1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八),从立法层面上首次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虽然中国司法实践中治理刑讯逼供的科学证据体系基本形成,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对此,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了一些完善非法证券排除规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李祖军 《中国法学》2006,(3):104-117
对于民事领域中出现的非法证据应当如何处理,我国法学界鲜有系统研究。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及时代发展来看,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相应地在立法和司法领域给予适当的回应。本文通过对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行价值分析,就如何构建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相关的思考,力求为我国建立较为完善的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刍议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汤维建 《法学》2004,(5):92-96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民事诉讼中对诉讼价值的衡平以及人权的保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应当加以一定的限制 ,其判断标准是 :重大违法性、利益衡量性。在我国民事证据立法中 ,应当就陷阱取证、偷拍偷录、私人侦探、测谎证据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适用中经常涉及到的问题加以规定  相似文献   

15.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早产生原由是为控制政府权力,以此来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和自由.在民事诉讼实践中也存在着取证方对公民权利的侵害,现在有一种趋势是将在民事诉讼领域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是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天然的存在着差异,在民事审判实践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却不如想象中的顺利,存在着许多矛盾情况,因而,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存在必要性尚存在讨论空间.  相似文献   

16.
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比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首先在刑事诉讼领域当中确立,对于此规则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刑事诉讼方面。但从各国立法实践和司法实务来看,民事诉讼领域也存在非法证据,而且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虽然两者在一些制度上有共通之处,但毕竟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性质不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中的内容往往也不尽相同,而排除的判断标准也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7.
余业辉 《法制与社会》2011,(17):260-261
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功能是在惩治犯罪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权,对侦查机关的取证行为加以约束。通过探讨非法证据的界定、瑕疵证据的补正、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分析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不足,进而提出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已经获得了一些发展,但是在适用过程中的争论较多,尤其是对由非法言词证据而获得的实物证据的适用问题。本文从探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构建的意义出发,浅析当前国情下构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一些问题,探寻刑事诉讼中有关证据获取过程的公正公平之选择。  相似文献   

19.
艾丹 《法制与社会》2010,(22):293-293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现了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两大目标之间的冲突与平衡。我国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一直都是理论界和司法实践部门关注的问题。近日《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出台,更加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讨论。本文在分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同时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定》进行了探讨,对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20.
王丽丽  冯瑾 《法制与社会》2010,(24):291-291
作为确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在司法程序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是,我国对相关证据的规定并不完善,尤其是在非法证据排除方面。在民事诉讼法方面我国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微乎其微,造成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为此我们应当加强对非法证据的研究。本文主要从非法证据的界定和法理价值入手,结合相关国家的规定,对我国的民事诉讼非法排除规则进行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