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时代的楷模,锻造时代的精神。在法治社会中,法官应当是社会精英中的精英,楷模中的楷模。作为一名中国的法官,生于斯土,长于斯乡,属于当代中国法官的精神内核究竟是什么呢?正是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司法道  相似文献   

2.
姜颖 《法庭内外》2013,(10):50-52
编者按:近年来,全市法院注重发挥司法保障理论作用,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各级法院优秀法官相继做客电视台、电台,就诉讼中的法律问题及风险与社会公众进行互动交流。法官们的讲解深入浅出,语言生动,案例翔实,取得了较好的普法宣传效果。近期,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的专家型法官姜颖受邀前往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法律讲堂"栏目,主讲"身边的知识产权"系列节目。姜颖法官是"法律讲堂"栏目开播以来首位以专辑形式开讲的法官,她的讲解具有语言通俗易懂,释法深入浅出,析理透彻明白的特点,社会反响强烈。本刊从本期开始陆续刊登姜颖法官的系列讲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常鸣 《中国审判》2013,(7):25-27
<正>初夏清晨的一缕阳光,透过明净的玻璃,洒在法官姜颖的肩膀上。和平常一样,姜颖早早来到办公室开始工作,而和平常不一样的是那面静静靠在屋子角落里的洁白旗帜。这是一面"姜颖法官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团队"队旗,设计精心巧妙,图案宛如一株绿芽托起初生的太阳,实则是将姜颖名字的首字母"JY"暗含其中,看上去是那么的朝气蓬勃、生机盎然。"每天早上看到这面队旗,我就看到一个正等待着我们团队去实践、去奋斗的梦想,就会为之充满了力量。"姜颖说。  相似文献   

4.
"中国?中国有知识产权保护?""2001年,我通过最高法院组织的选拔考试、雅思考试和伦敦大学的面试,获得了去英国留学的难得机会。初见教知识产权法的教授,当得知我是一名从事知识产权审判的中国法官时,教授有些不以为然,耸了耸肩,无奈地摇摇头对我这样说。""那一刻,我的心被刺痛了。那一刻,我清醒地意识到,我,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体,在中国百姓面前,我代表着国家司法机关,代表着公平和正义,在外国人面前,我代表着中国司法的尊严和中国法官的形象。"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姜颖,优雅谦和、睿智知性。2012年3月28日上午,她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5.
左右 《江淮法治》2012,(16):18-19
“在里面”的专家型法官 姜颖总是很忙碌,与姜颖的见面是挤出来的,当天下午2点见到她时,她刚刚从一个会场赶回法院,脸上还挂着匆忙的汗水。  相似文献   

6.
陈洪 《特区法坛》2007,(6):50-51
人民法院是党绝对领导下的国家审判机关,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具体的审判工作活动中,必须严格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讲究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实际上正是一个法治社会。这就要求我们的人民法官要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严格依法办案,充分发挥履行职能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法官是怎么样的一群人,法官职业有哪些独特性,担任法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掌握哪些知识,我们又应如何遴选合适的人出任法官?建设法治国家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了解法官的职业特性,进而建立一套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的法官遴选制度是法官队伍高素质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华义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作为国家审判机关的人民法院,是一个特殊的窗口行业,它提供的不是一般的社会服务,而是代表国家行使执法权力。法院审理一个案件,不仅仅是决定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喜怒哀乐,而且关系到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一个判决不仅仅是解决一个案件本身,而是在向社会昭示是与非、善与恶。人民法官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保护神,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载体和传播者。法官的形象如何,不仅代表一个人、一个单位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党和国家的威信和形象;法官文明执法、严肃执法是天职,  相似文献   

9.
电影《真水无香》无疑为我们上演了一场情理与法理交汇的取舍之争。正所谓"法不容情",我们在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强调法不容情是必须而且必要的。毕竟法治建设的目的就是建立一个以法律为信仰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只有全社会普遍坚信法不容情才能为法治建设打下良好的法治社会基础。只有在完善的法律面前强调法不容情才是最好的法治社会之路。在这样的法律制度的指引下的法治建设,才是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并重的良好社会现状。只有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协调一致才能表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和谐,亦即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政法学刊》2019,(1):92-98
法官在国家法治建设中承担更多责任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法官的思维关系到司法案件能否公正裁决,在中国法治建设的背景下,重视法治思维、尊重法律规律是法官思维培养的必然趋势。法官的思维选择包含合法性与正当性,在法律适用过程中既要重视法律效果,又要兼顾社会效果。在现实背景下,法官应当克服法律实用主义、法律虚无主义,增强对于法律的规范、逻辑的遵守。  相似文献   

11.
2002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在认真分析我国法官队伍的历史发展、现状以及多年来法院改革工作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适时、首次明确提出了法官职业化建设这一重要命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当月召开的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法官职业化是提高法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是法院建设的一条主线”。这次会议的召开和法官职业化建设命题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法官队伍建设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篇章,在人民法院队伍建设上具有历史性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回应社会对司法公正的需求,江苏省徐州市中级法院于2008年12月出台《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指导意见》,从基本原则、条件、规范和保障机制等几个方面对法官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作了规定。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如何看待法官自由裁量权?如何评价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现状?如何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确保公正司法?这些都是我们必须直面和回答的问题。近期,徐州市中级法院结合对《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指导意见》实施成效的检查,通过数据分析、案件评估、问卷调查和座谈研讨等途径,采取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法官意味着什么?”无论我是对学生还 是公众演讲,我从未被问过这样一个既简单又深邃的问题。实际上,答案有很多种。也许,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作为一名法官意味着相信你的直觉并且跟随它们。一名庭审法 官必须在孤独中作出确定无疑的决定。没有合议庭,没有争论与协商一致,没有建议者也没 有投票表决。法官不能把决定留给别人,他们不得不用心、用脑、用智慧去明辨事实,衡量 轻重,分析法律,并最终达到公正的结果。法官助理可以帮助查寻资料,电脑可以帮助组织 材料,但是每个庭审法官必须独立作出裁判。作为一名法官意味着…  相似文献   

14.
香港是法治社会,可以说我们缺乏人情。香港是法、理、情,内地是情、理、法,在这一点上是不同的。曾经有一位内地法官对我说,一名医生因为药品收回扣被抓,他说没罚他,因为他觉得医生待遇太低,国家投这么多钱在医生身上,因为收回扣就让他坐牢,对国家没有好处,这是体制问题。他认为在这种体制下,每个人都要拿回扣才能生活。他认为是这样,所以不罚,这就是情理法,法放在最后。这个逻辑很有意思。但是,在香港不行。有一名内地研究生向教授行贿,要求买考卷,当场拿出1万元钱给教授。教授告发,当场把学生抓了。这名学生真的要坐牢。我们的  相似文献   

15.
在21世纪的今天,法官造法已经成为一个古老而常新的名词,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受理性主义以及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影响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实行法官造法任重而道远.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官造法在中国司法实践中已深入人心,本文通过分析法官造法的概念特征、理论来源和中国法官造法的现状,以求解决实践中种种疑难案件,为中国未来的法官造法制度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16.
法制新闻宣传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负有重要的责任,应该成为法治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推动力量,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法制新闻宣传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在法治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中,法制新闻宣传  相似文献   

17.
法官职业教育培训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官教育培训是法官职业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改革现职法官培训制度 ,提高法官的职业技能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品格高尚的职业法官队伍 ,为全面实现‘公正与效率’世纪工作主题 ,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加强教育培训 ,尽快提高法官素质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和重大课题。笔者认为 ,立足职业化建设的新形式 ,当前我国的法官培训亟需实现“四个转变”。一、在培训取向上 ,实现从知识…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共和国,当你置身子肃穆的法庭,面对庄严的国徽,聆听法官那公正的判决时,一定会从内心产生一种神秘的威严感、自豪感。是的,人民法官作为公正、权力和尊严的化身,是他们,在社会主义法制的园地里辛勤地耕耘,是他们,执掌着法律的“天平”,无私地捍卫着社会的安定与人民的幸福。山东省荣成县黄山人民法庭庭长周义选,就是人民法官队伍中这样一个默默无闻而又令人敬佩的普通一员。  相似文献   

19.
法官素质是指法官所具有的,与其职业特点、职业要求、职业形象相符合的素养和品质。通过法律教育和法官职业实践,这种素质可以内化为法官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责任意识,同时也可以外化为法官应有的精神气质和言谈举止。那么在接受法律教育和从事法官职业实践的过程中,究竟是什么在主导和促成一个普通人向法官职业人的转化呢?是什么对法官素质的养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呢?稍加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具有上述能量并起着决定作用的这根“魔棒”,其实就是文化,这里主要指与法律和法官职业有关的文化。在相当程度上我们可以这样说,法官素质其实就是一种文…  相似文献   

20.
陈健 《中国审判》2009,(10):54-55
人民法院的队伍建设,不仅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而且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给人民法院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江苏省吴江法院针对提高法官队伍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