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锋队》1996,(3)
邓小平从严治军二三事1946年8月,刘邓率部发起陇海战役,这是刘邓部队在内战全面爆发后的首战,歼敌16000人。杨勇、张霖之率第七纵队英勇作战,解政砀山城,歼敌5000多人。但在战斗中纪律不好,损坏了群众家具等,不少群众家被弄乱了。情况反映到邓小平那...  相似文献   

2.
正《党史博览》在2014年第2期的《"文革"中的毛泽东和邓小平》一文第一节的小标题中说"1967年5月毛泽东首次提出‘刘邓可以分开’,这在‘文革’高潮中是不可思议的主张"。这个小标题如何理解?毛泽东提出"刘邓可以分开"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为什么不可思议?作者在这里加了一个条件——"‘文革’高潮中"。为什么在"文革"高潮中提出"刘邓可以分开"就是不可思议的呢?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让人难以理解。我们撇开这个问题,直奔主题——毛泽东是不是1967年5月才首次提出"刘邓可以分开"?笔者认为不是,绝对不是——不要光看有没有"刘邓可以分开"这几个字。  相似文献   

3.
《先锋队》2010,(10):20-22
(一)"我们村的某某某住的是二层小楼,家里有三辆汽车、两台彩电,为什么他能是低保户?难道村干部一句话就是党中央的政策?难道我们这些人就只能受穷而不能得到中央惠民政策的爱护?”“我们村的五保户某某某2004年就去世了。可是到2009年了,他的五保金还在继续领取,这些钱谁拿走了?为什么就没人管呢?”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员(河北)》2014,(20):F0002-F0002
胡家台村位于雄县城北3公里处,全村共480户,耕地2846亩。胡家台村党支部书记崔树青任职38年以来,公正廉明,勤俭奉公,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大力发展经济,使胡家台村成为全县闻名的富裕村。在胡家台村,提起崔树壹A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他是村民的贴心人,一心一意为村民谋福利,干实事,带着大伙一起奔好日子。他带领大家规划村庄,修路,通地暖,使胡家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家家户户住上了二层小楼。  相似文献   

5.
党建视野     
<正>遵义县:村级民主管理做好"五事"遵义县积极探索村级民主管理,创新做好"五事",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一是群众说"事",该县每月确定一天为"群众说事日",明确"说事"主题,村干部集体听取群众意见。目前,全县参与说事的群众已有2万多人次,共提出各类意见和建议1000多条。二是分类理"事",该县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建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是一场空前广泛的人民战争。从1947年起,中共中央决定以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开辟中原战场,先后建立以邓小平为书记的中原局和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扩大的中原局,领导中原人民解放战争.邓小平和刘伯承等充分发动中原人民群众、相信中原人民群众、依靠中原人民群众,逐鹿中原、解放中原,为中原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党建》2017,(12)
正"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这是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发出的动员令。扶贫路上,大理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向着建设美丽幸福新大理的方向,肩扛群众的期盼,以实际行动保证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感谢驻村干部,让我住上了新房!"太邑彝族乡乌  相似文献   

8.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那儿色彩缤纷,那儿充满活力;在这里,世界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成都,那儿的人们用热情打动世界、拥抱世界。当你匆匆走过天府广场时,可曾注意到广场西北角一栋苏式风格的小楼?可曾想过小楼里面有些什么?7月1日,这栋小楼终于揭开神秘面纱,它就是经过多达70%以上的市民投票赞成,用作国际交流使用的成都国际友城展。里面"住"的  相似文献   

9.
《实践》2020,(7)
正"以前单靠村干部,现在村干部和‘五人小组’一起做群众工作,民意基础扩大了,大家伙心更齐了,干事的劲头也更足了。"说起"五人小组",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乡村干部群众都竖起大拇指,"他们和我们是一个村的,办事很公道,又事事走在前头,他们定下的事儿,我们放心。"在乡村治理中,如何化解复杂多样的群众矛盾,在推进惠农项目和公益事业建设过程中,协调各方的利益冲突,成为困扰乡村干部基层末端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我们村争取到一家公司的红掌种植项目。项目争取非常顺利,可接下来动员群众租地给公司这一环节却给我们泼了冷水。我们白天跑、晚上找,田间讲、村口说,可同意租地的群众还是寥寥无几。为什么租地工作得不到群众支持?我把村干部集中起来一起找原因。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大约过了二十多分钟,一个声音才说:"如果我是村民,我凭什么要把田地租  相似文献   

11.
时下听到有的村干部抱怨说:村干部真难干,不是这个群众有意见,就是那个群众找麻烦,人都被缠住了,哪有时间和精力开展工作。我在农村工作多年,理解这些  相似文献   

12.
前几天下基层调研,听到几位农村群众在谈论驻村干部的事情,有一位说:"这些驻村干部个个都是好样的,不像以前有的下派干部一样,属于‘飞鸽牌’的,镀镀金就‘飞’走了!"听后感受颇深,这反映了我们干部下基层驻村已经深入民心,并收到了明显的成效。由"飞鸽牌"自然会联想到"永久牌",可见驻村干部要真正赢得民心,真正干出实实在在的成绩,就要争做群众心目中的"永久牌"干部。  相似文献   

13.
晏青 《当代贵州》2014,(26):20-21
正"三议三公开"激发了群众参与村级社会治理的热情,促进了基层权力规范化运行。"过去村里要搞啥子事情,我们总是在事后才晓得,哪怕是好事、实事,心头就是不安逸,总是感觉其中有猫腻、一些村干部有问题。""现在好喽,不管大事小事,村组干部都会主动来找我们,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坐在一起商量,还以我们的意见为主,全部搞得明明白白,这样子如果我们还不信任村干部,就说不过去了噻!"  相似文献   

14.
<正>小平桥、伯承桥见证刘邓为太行人民开挖"救命渠"如今,若前往山西省黎城县上遥镇西柏峪村寻访,还能看到原漳北水渠上有一座名为"小平桥"的石渡槽桥。虽然随着水渠的改道,这座桥已经成为某户村民家的一堵院墙。但在当地人民的精心呵护下,它依然忠实完整地见证着那段历史:当年邓小平、刘伯承等人领导根据地军民开渠引水,当地群众为纪念他们的历史功绩而为它起名。黎城自古石厚土薄,旱情频繁,历史上多次出现过"年无雨、岁  相似文献   

15.
“村干部作风发生了很大变化,村民办事更公平更方便了,村干部还带领大家把产业做了起来,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谈起村里的变化,巴中市恩阳区下八庙镇凤凰包村村民蔡宗权为村干部点赞。近年来,恩阳区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完善阵地建设、加强政治教育、查纠“四风”问题,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基层党组织能真正带领群众致富,服务群众生活。  相似文献   

16.
韩梦 《当代贵州》2013,(9):54-55
赫章县在"帮联驻"工作中,将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认真梳理,把驻村干部的工作归类总结,并结合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探索出"八访八问"工作法,使驻村干部真正"访"出了干群真情,"问"出了民生大事。全省"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工作在春光中拉开帷幕,在赫章,513名驻村干部分布在27个乡镇465个村居的版图上。干部到基层了,工作开展怎么样?群众反映好不好?赫章县委干部驻村工作调研组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深入调研,走访了驻村干部和群众。"我们将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认真梳  相似文献   

17.
山羊堡村是一个典型的移民村,全村360户群众分别来自甘谷、会宁、通渭、榆中等11个县区.“刚开始别说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不同了,就是说个话、聊个天都觉得很费劲.”村民们笑着说,现在我们相处得很融洽,当有人问我们是哪个村的人时,大家都会自豪地回一声“山羊堡的”,而这主要是因为村干部处理任何事情没有私心,坚持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他们千方百计为乡亲们办实事好事,带领大家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拓宽增收致富门路.如今,我们村已经被树立为新农村建设的“标杆”.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笔者得知乡里有几个村干部提出辞职,准备去外地务工,颇感意外。在与一些村干部的交流中,他们道出了"弃官不做"的真实原因。一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进行,村干部肩上的责任可以说是越来越重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不仅适用于乡镇干部,更适用于村干部。乡镇各个部门分派下来的工作都得靠他们去完成,压力可想而知;而在工作中一旦出现了差错,村干部往往还会成为"受气包"和"替罪羊"。二是村干部的待遇比  相似文献   

19.
古往今来,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都主张从严治军。邓小平同志长期在红军、八路军、人民解放军中担任部队政治委员,一直把从严治军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带出了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队伍,这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 人们往往对胜利之师表现出宽容,邓小平同志却并未因部队获得胜利而松懈军纪教育。他的老部下说过,陇海线上打了个大胜仗,却挨了大批评。1946年8月,刘邓率部发起陇海战役,这是刘邓部队在内战全面爆发后的首战,歼敌16000人。杨勇、  相似文献   

20.
正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开展以来,铜仁市选派1541名轮战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作为一线"尖兵",帮助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协调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惠民政策切实落地、群众生活富裕起来,我们的工作就没有白干。"这是铜仁市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心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在人。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开展以来,铜仁市选派1541名轮战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作为"春风行动"一线"尖兵",帮助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协调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吹响了决战决胜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