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5年10月25日,天气阴沉沉的,干部团继续向承德前进.虽然队伍很疲惫,但看到距离承德火车站越来越近了,大家的精气神非常足.据干部团成员崔扬在日记中记载:"干部团成员下午即过滦平县,行至两三里,又爬上一座高山,累得人们气喘吁吁的.在山顶上看见承德市容,看见我军一部分队伍浩浩荡荡穿过宽广的马路.这里的八路军都穿上了黄色的军衣.10月26日早上,干部团成员由承德市登火车.这次虽然是坐上了火车,可是火车的拥挤实属空前,一节小邮政车坐了18个人,下面挤成一团,上面还有人'吊着'……"  相似文献   

2.
穿越平型岭     
2021年4月24日,沿着恒山山脉蜿蜒曲折的山道,"从延安到北安——跟党走、奋斗行"大型主题采访第二分队一路向北前行,于日暮前赶到了闻名遐迩的平型关大捷主战场——灵丘县白崖台乡白崖台村乔沟. 76年前,中央派出的干部团行经此地时,当年平型关大捷的鏖战痕迹依稀可辨,激励着干部团继续向东北行进.  相似文献   

3.
2021年4月19日下午,"从延安到北安——跟党走、奋斗行"大型主题采访第三分队见到了北京大学教授、中共吉林省委原副书记林炎志.作为林枫的儿子,林炎志对记者讲起了当年父亲带领中央派出的干部团奔赴东北创建根据地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吕梁巍巍,汾水泱泱.2021年4月21日,"从延安到北安——跟党走、奋斗行"大型主题采访第二分队跨越千里之遥,到达革命老区晋绥边区首府所在地山西省吕梁市兴县,追寻1945年中央派出的干部团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的足迹,赴一场跨越76年的精神之约.  相似文献   

5.
行进     
正1945年9月2日,沐浴着党的七大胜利召开的荣光,牢记"创建东北根据地"的使命,1000多人组成的干部团深情告别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终点直指东北。时隔70余年,当年干部团挺进东北的历史细节已经鲜为人知。我们沿着当年干部团的行程路线再度出发,寻访先辈的足印、聆听先辈的故事、感受先辈的情怀,当年那次远行的轮廓渐渐清晰。  相似文献   

6.
淬火征途     
从北安到延安,是漫漫长途.我们是一路乘飞机、换汽车,最后坐火车走过来的."从延安到北安——跟党走、奋斗行"大型主题采访第一分队于2021年4月19日抵达延安. 从延安到北安,是长途漫漫.1945年11月15日,党中央派出奔赴东北的干部团用双脚跑赢了国民党的飞机、轮船,抵达北安.他们这一路,走了两个多月,很多路程靠双脚丈量.  相似文献   

7.
《实践》2020,(4)
正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谈到"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时,引用了"半条被子"的故事。1934年11月6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抵达湖南省汝城县文明司(今文明瑶族乡),红军卫生部干部团驻沙洲村。红军来到沙洲村时,由于国民党的反动宣传,许多人  相似文献   

8.
《奋斗》2021,(7)
正"我们进军,向一切需要阳光的地方!"1945年秋,中央派延安干部团疾赴东北,他们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当路过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时,干部团成员,后来的《黑龙江日报》第一任老领导章子冈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在北安呱呱坠地1945年11月15日,延安干部团成员侯野烽、章子冈、张向凌,以及女干部马彦等4名共产党人随干部大队中195名干部经2个多月长途跋涉,从延安经沈阳、哈尔滨到达北安(中共黑龙江省工委所在地)。  相似文献   

9.
<正>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共产党员诺尔曼·白求恩安葬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纪念碑广场西侧。1938年,白求恩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1939年,白求恩在给伤员做手术时,受伤的左手中指不幸感染中毒,11月12日,白求恩殉职在河北唐县黄石口村。1953年3月15日,白求恩的灵柩由唐县军城南关晋察冀烈士陵园迁到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至今。  相似文献   

10.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当时,我在中央红军中央纵队干部团特科营(后改编为红军大学特科干部团)一连一排担任排长,亲历了长征中遵义会议和粉碎张国焘阴谋分裂红军这两次斗争的有关过程.时间已经过去70多年了,一些事情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1.
2021年4月20日,北京,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从延安到北安——跟党走、奋斗行"大型主题采访第三分队见到了1945年中央派出的干部团成员薛志侠的孙子薛胜难,听他讲述起爷爷当年的故事.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的原军官,薛胜难在服役时曾无数次演奏过国歌,每一个音符都刻在心灵深处.更令薛胜难无比自豪的是,他曾经三次参加国庆大阅兵.每当他奏响《义勇军进行曲》,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内心除了激动,还有一种遗憾之情——爷爷薛志侠为革命事业奋斗了一辈子,却没能看到新中国成立.  相似文献   

12.
"废除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要一场暴风骤雨."1948年,现代作家周立波所创作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正式出版,小说以磅礴的革命气势及丰满的人物形象,再现了东北地区风起云涌的土改工作. 而在距离小说中"元茂屯"原型地尚志市元宝镇元宝村440余公里的北安市,一场同样猛烈的"暴风骤雨"几乎也在同时上演.1945年抗战胜利后,党中央派出的干部团抵达北安,土地改革很快便成为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3.
1945年8月15日,日寇投降。23日,党中央组织成立东北干部团,由李寿轩任司令员,张秀山任政委。东北文工团就是由延安鲁艺师生组成的东北干部团二大队八中队。8月24日,周恩来副主席随毛主席赴重庆谈判的前夕,在延安南门外的陕甘宁边区交际处,召集干部团的党员讲话,作了出发前的动员。周副主席说:你们挺进东北,就是要使东北广大的人民获  相似文献   

14.
"小皮球"来到组织科 1940年10月的一天,一位女同志来到我们政治部组织科,她便是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参谋长罗忠毅的爱人柳肇珍.那时她不过20岁左右,个头不高,有点圆胖.  相似文献   

15.
正北安和延安有着重要的红色基因传承关系。这段历史虽然不为很多人所知,却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北安与延安,一个在东北(黑龙江),一个在西北,相距几千里,相隔万千重,是伟大的革命斗争把两地紧密联系起来,并铸就薪火相传的红色血脉——1945年11月15日,受党中央派遣,延安干部团195人来到北安,这一骨干力量领导创建了老黑龙江省根据地,使北安具有了源自革命圣地延安的纯粹红色基因,成为东北"红色之都",从而书写了红色北安辉煌的历史,也使北安拥有了"塞北延安"的美名。  相似文献   

16.
《湘潮》1987,(9)
刘道生刘道生(1915— ),茶陵县人。1930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少共茶陵县区委书记,县游击队宣传队长、政治指导员,红8军政治部青年部部长,粤赣军区第22师政治部主任,军委直属队干部团营  相似文献   

17.
一日行进八十里. 1945年9月24日傍晚,中央派出的干部团已疲惫不堪,终于"进城". 五寨,西望黄河,北临偏头关,东交神朔,南面群山横亘,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很长一段时间,这里也是我军与日军、晋绥军的犬牙交错之地.1945年4月25日,晋绥军区二分区副司令员兼36团团长高永祥带领部队收复县城.  相似文献   

18.
秋风萧瑟、山林肃穆,细雨如针、连绵不绝. "满洲发展条件甚好,望晋西北、延安、北岳来此干部速赴灵丘.请聂派汽车送古北口或赤峰,坐火车经锦州到此."1945年9月27日,中央派出的干部团收到中央转来的东北局电报.发报人是彭真,他请中央急转吕正操、林枫、张秀山等人.  相似文献   

19.
屈继元 《湘潮》2023,(1):28-29
<正>英烈小档案钟纬剑(1907—1935),湖南醴陵人。1922年加入新雷声社,参与领导爱国学生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时任第六军副团长,后参加南昌起义。1932年到中央苏区工作,任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步兵团团长、红军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等职。1934年参加长征,先后任红军干部团参谋长、第一野战纵队参谋长、中革军委“红星”纵队参谋长、红三军团第五师参谋长。1935年2月在老鸦山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8岁。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1945年中央派出的干部团中有195人到达北安,将红色火种播撒在北安、绽放在黑龙江,使黑龙江的革命形势和工作局面焕然一新.今天我们如何评价当年干部团成员创建东北根据地、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重要意义? 牛升海:当年这支干部团成员都是受党培养多年的优秀干部,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是创建黑龙江省根据地的骨干力量.他们不畏艰险,领导全省人民顺利完成建立各级党组织和民主政权、组建根据地部队并剿匪、开展土地改革、发动群众支援前线四大任务,将黑龙江省打造为稳固的后方基地,为前线提供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仅从1947年年初到1948年年末的两年时间内,黑龙江省就输送新兵9.5万人、民工1.6万人次、粮食80多万吨、谷草4.7万吨、担架3200多副、马匹5600多匹、大车1200多辆及其他大批物资,为夺取东北乃至全国解放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