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回眸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规范表述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正正确认识、深入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新概括,对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对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丰富执政智慧,对于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具有重大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演变的简要回顾党的八大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主要矛盾。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再适应我国国情,今年党的十九大顺应社会发展实情,适时地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如何根据这一重大论断,来凝神聚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目前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全社会热议的焦点,也为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4.
5.
全面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仅要注意理解它的理论内涵、现实基础与价值追求,更重要的是要深刻把握理论、现实与价值发展变化的逻辑演进,即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与价值逻辑。三个逻辑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共同蕴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6.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李能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个新时期的表现就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领域中各行各业的巨大发展,无论是从消费品生产的总量看,还是从生产资料的供给总量看,整个经济基本上已由过去的短缺经济转变为经济平衡。可...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依据,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意义,是深入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基石。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为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我们要全面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深刻理解"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依据,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意义,是深入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基石。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十九大作出的精准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社会主要矛盾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决定我们党的工作方针。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在社会客体和社会主体之间保持合理张力。从社会主体来看,人类的需要是不断变化的,从低级到高级演进的过程,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又会产生新的需要;从社会客体来看,我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也日益突出,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瓶颈制约。因此,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逻辑进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和社会有机体理论,提升发展质量效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推进平衡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主张“两个系列”的同志认为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有着必然的联系,社会的主要矛盾应是基本矛盾的表现。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如此,就是:以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政治论断,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历史性重大政治论断,正式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科学判明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为正确制定大政方针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实践遵循。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与时俱进的新表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新的重大政治论断,对于深刻理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体现了人的需求(需求侧)和社会发展(供给侧)之间矛盾的历史变迁。需要结构维度,从物质文化需要上升为美好生活需要;需要价值维度,从追求物质精神价值上升为追求审美价值;需要发展维度,从追求人的基本发展上升为追求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美丽中国建设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要求:从供给结构维度上能够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从供给价值维度上能够满足人们科学发展的价值需要;从供给发展维度上能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环境支撑。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是解决需求侧和供给侧矛盾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判断。这一重要判断对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正确处理好国家治理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关系,涉及到两个"十五年"目标的实现,必须优化国家治理方式,促进社会主要矛盾持续发展变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的重要论断。新论断是对我国社会发展变化做出的回应。其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回应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水平的提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回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社会现象。新论断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熟练运用马克思矛盾论基本原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遵循"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新论断对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新要求,要求我们党当前要将实现共同富裕成为党的努力方向,在工作中要注重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要不断推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判断,是在十九大报告的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中鲜明提出的,是我们党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36年来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首次调整,逻辑上给人以水到渠成之感.对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刻认识、深入领会.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重大判断,为新时代谋划发展、推动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新的表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十九大报告作出的又一个重大政治判断,也是十九大报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要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就必须找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1956  相似文献   

20.
长征精神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展示了红军为解决当时社会主要矛盾进行的艰苦卓越的斗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需要长征精神。弘扬长征精神应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首先要实事求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其次要顾全大局,艰苦奋斗;最后要对党忠诚,提高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包括严守党纪国法保持党的健康肌体和落实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