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湘潮》1989,(6)
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影响了几代人。然而,我们对五四精神的总结和弘扬,却受着时代的、社会的限制。因此,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重新总结五四精神,无疑极为重要。4月28日至29日,共青团湖南省委与中共湖南省委党史委在长沙联合召开了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会议围绕“五四运动与当代改革”、“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两个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共收到论文60余篇,其中评选出30篇优秀论文。现仅将这次讨论会中有关“五四运动与当代改革”的5个问题简述如下: 1、五四运动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地方特点。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的主题歌。有人提出救亡  相似文献   

2.
《求是》2015,(9)
<正>"五四"青年节,是属于青春的节日,也是激扬梦想的节日。96年前,五四先驱们发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代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对五四精神的最好弘扬,就是紧紧围绕实现中国梦这一当代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勇敢担负起历史重任,把青春梦想融入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中,在"四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必须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的要求。文章回顾了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进而总结了五四运动的特征及其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针对目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五四精神的内容,尝试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赖华林  付乐 《党史文苑》2011,(20):70-71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精神是革命传统精神之源。在学校德育中加强对青年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和弘扬五四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和民主科学精神,对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对于广大青年和青年知识分子来说,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民主与科学精神,抓住机遇,艰苦创业,肩负起跨世纪的时代重任,争做新时代的栋梁。我们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五四精神,应该做到三个关系的统一。 第一,充分认识当代青年所处的历史时代,自觉把实现远大抱负与艰苦创业统一起来,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当代青年正处在一个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  相似文献   

6.
五四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五四精神,有利于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增强当代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情感认同、意识内化和行为深化,对坚定当代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刻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五四运动是爱国主义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奏响了反帝反封建的凯歌。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纪念五四,就必须继承五四光荣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新世纪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融合 爱国主义思想与民族精神紧密融合,是五四精神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五四精神的时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运动已经过去85年了,世界形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五四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反封建精神及反传统文化的理性主义精神在今天仍然闪烁着灿烂的光芒。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继承五四爱国传统,弘扬“五四”精神,召唤民主与科学,不仅是振兴中华伟业、发展经济、繁荣祖国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且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兴旺发达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9.
五四",是青年的"五四"。我们不仅仰慕"五四"青年,更要做弘扬"五四"精神的当代青年。"五四"永远是青年的"五四"。因为五四运动是由北京大学的爱国青年率先发起进而推向全国的民族救亡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青年运动的伟大开端。毛泽东同志说:"在中国的民主革命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五四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前面的则有数十万学生。"青年学生作为这场运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先锋队,最大程度地实现和发挥了他们的价值。五四运动必将以其青年性的特征永远地彪炳史册。1935年中国青年联合会在延安成立的时候,提出把…  相似文献   

10.
胡冬华 《理论建设》2021,(1):100-107
中国共产党人的“五四阐释”是指中国共产党人自五四运动以来,对五四运动的回忆、评价与反思。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从革命的领导力量、动力、阶段划分及任务等方面阐释五四运动,建构了“五四阐释”的革命话语;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奋斗目标、各阶段历史任务及青年的奋斗方向等方面阐释五四运动,建构了“五四阐释”的建设话语。文章回溯了中国共产党人“五四阐释”的建构历程,对深化五四运动的研究,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00年前,我国爆发了一场由思想进步的青年发动的气势浩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它不仅仅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更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时期精神文明的高度凝练,它更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承载着时代任务,对于当今中国的发展更有着其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五四运动所凝炼出的“五四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民主、进步、科学、创新和解放思想的精神。“五四精神”在当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要大力弘扬“五四精神”。  相似文献   

13.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学生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民主与科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两大历史任务作出了贡献。在改革开放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的历史时期,青年学生如何进一步弘扬"五四"精神,建构人生价值的精神支点,直接关系到青年一代能否在推动社会全面发展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一、"五四"以来青年学生运动的发展及人生价值观的演变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揭开了现代意义上青年运动的序幕。中国青年开始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走上了  相似文献   

14.
《党建》2009,(6)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大会上讲话时深刻阐述了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功绩。他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青年要进一步弘扬五四精神,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把勤奋学习作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19,(12)
五四运动历经百年,在这场影响深远的运动中孕育而成的五四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五四精神表现为面对民族危机奋起反抗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为人先的进步精神、追求民主和科学的精神。以五四精神培育青年价值观,需要以爱国主义为基石,筑牢青年理想信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激发青年创新意识;以人民当家做主为依托,增强青年民主观念;以求真务实精神为支撑,锤炼青年品德修为。进而引领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其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6.
五四运动过去整整80年了,我国已经步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时代变了,任务变了,而贯穿于五四运动中的崇高精神,历久弥新,仍然给我们许多宝贵的启迪。我们纪念五四运动,继承五四传统,重要的是立足于新时期,立足于新任务,立足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赋予五四精神新的时代特征,以更好地弘扬五四精神。弘扬五四精神,就要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世纪即将来临,全党全国人民正抓住机遇,锐意改革,齐心协力大力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时刻,迎来了五四运动80周年纪念日。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它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倡导民主、科学的精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点燃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烽火。80年来,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作为五四精神新的传人,当代青年及其广大青年党员应当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肩负起实现党的跨世纪宏伟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相似文献   

18.
在五四运动已过七十周年之际,研究如何宏扬五四爱国主义精神,有些理论认识问题,需要反思、再议。现在人们对五四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哪里的认识,一般都是着眼从于五四时代的爱国者参加轰轰烈烈的爱国救亡的英勇斗争上去阐述问题。在脑海中容易浮现的印象是,在五四爱国运动中,有几十万青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也是中国青年运动伟大的新开端。在这次运动中,广大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所表现出的爱国、奉献、求知的崇高精神,在此后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地得到发扬光大,成为中国青年的无尚光荣。今年是五四运动八十周年,同时也是建国五十周年和澳门回归之年,在这样一个时刻,回顾八十年前五四运动的伟大壮举,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对于激励跨世纪的一代青年以建设中国恃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己任,在改革开放大业中作出更大贡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继承五四爱国主义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深情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总结党和人民探索实现民族复兴道路的宝贵经验,对新时代青年提出了时代要求,那就是发扬五四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奋斗"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26次出现,其再次成为高频词表明,奋斗必将成为新时代青年的不变追求和青春底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