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东民政》2010,(9):10-11
南城街道篁村社区地处东莞市市区中心,面积约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75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486人。2007年5月,篁村社区作为全市试点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三年来,通过努力探索,积极实践,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李强 《中国民政》2010,(2):51-51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路子。  相似文献   

3.
面对当前计划生育家庭的养老压力,居家养老是其现实选择.针对居家养老过程中出现的服务标准有待提升、服务内容不能满足群众现实需求、服务体制有待加强等问题,提出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居家养老服务工程”、拓展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机构职能、加快信息化建设和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开展计划生育家庭居家养老试点工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维 《前沿》2010,(9):122-12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挑战,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本文试图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来探讨居家养老的必然性并提出若干完善居家养老模式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5.
我市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之一。截至2008年底,我市户籍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62.99万,占总人口的16.8%,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6%)5.2个百分点。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14.9%,空巢老人占39.8%,失能老人占7%。目前,我市老龄人口正在以每年3.5%的速度递  相似文献   

6.
陈艳 《中国民政》2008,(3):49-50
北京市西城区老龄化程度居十八区县之首。目前,全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9,5%、近16万人。两年来,该区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建立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2005年,西城区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试点区”。目前,全区共有14所养老服务机构,1个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市居家养老服务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天津特色的服务形式,其中最主要的是政府购买服务和日间照料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作为我市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发展和实际操作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8.
面对我国人口逐渐步人老龄化的实际,以公办养老为主体,民办养老为辅助,家庭养老为基础,居家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当前社会化养老的严峻形势,正影响着我国社会化养老发展的整体水平。如何走出社会养老服务困境,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相似文献   

9.
常鸣 《民主与法制》2021,(14):32-33
如今,我国正在逐渐进人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居家养老需求不断增长,由此带动了家政、敬老院等养老产业快速发展。然而,也有一些不法之徒借此将黑手伸向了老年人,以养老服务为名玩起了非法集资的勾当。  相似文献   

10.
鲁迎春 《前沿》2013,(10):121-124
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推广是城市政府为应对老龄化时代养老服务日益激化的供需矛盾所推行的社会福利社会化策略。在居家养老服务的推广中,NGO的作用是多方面的:NGO是居家养老服务的生产者,也是弱势群体就业的促进者和邻里互助的推动者。政府通过明确的政策鼓励与广泛的资源支持,直接推动了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内NGO的成长,同时也引发了NGO对政府资源的高度依赖以及由此而致的对政府权力的依附。政府通过积极鼓励和吸纳NGO对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的参与并辅之以有效的管理,既提升了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水平,也维持了对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内NGO的良好管理秩序。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与城市化相伴而生的产物,城中村是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种发展不平衡、水平低的特有现象。城中村的出现一方面帮助城市缓解了外来人口住房紧张的现状,并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空间;另一方面城中村的存在也给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协调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制约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改善,影响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城市品味的提升,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和"拦路虎"。基于此,我们从理清城中村治理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着手,以现代化的视角对城中村治理问题进行路径探析,使城中村治理问题能够逐步有效地得以解决或逐步缓解,最大限度地为推进现代化和城市化扫除或减少障碍,实现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的同步共建。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治理视角下社区警务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当前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社会治理创新的宏观格局下,谋划我国社区警务的发展进路是现实形势发展的要求。现代社区警务与社会治理理念高度契合。当前我国社区警务建设存在社会治理理念有待加强,社区警务观念有待更新;社区警务机制僵化,基层警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信息化建设不平衡,依托信息技术治理存在短板等问题。为此,需要从社会治理的视角加强顶层设计,需要以信息化手段提升社区警务的治理技术;需要强化公安机关与社会的密切合作,协同治理,从而提高社区警务工作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13.
当前,政府购买服务已成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探索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的重要举措。作为行使审判权的司法机关,法院选择购买社会服务作为推进司法改革的新途径才刚刚起步,无疑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并借鉴域外的经验和做法,无疑有助于完善我国法院的社会服务购买制度,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4.
刘振磊 《青年论坛》2014,(4):96-101
从19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拉开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序幕,政府主导的渐进式社会变革稳步推进;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利益调整更加纷繁复杂的情况下,地方立法在地方治理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地方立法实践中面临着质量控制、民主参与、利益樊篱等问题,也受制于社会变革与中央立法整体进程。在坚持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地方立法应当坚持民主化与科学化发展方向,积极引领、规范地方治理工作,不断推进地方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国际化社区公众参与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化社区公众参与机制和组织形式的创新,意味着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以及社区这一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本质性规定的回归。当前国际化社区建设的顺利推进与否,最终取决于社区参与机制的制度化与政府治理体制的转变。为此,必须加大制度创新力度,通过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破除体制障碍不断推进国际化社区治理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社会管理视角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职能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管理的视角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的主体,进而阐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及其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内容和方式,为政府有效履行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职能,提升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公众参与司法的形式更加多元化,参与模式与程度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公众理性参与司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公众理性参与司法的紧迫性在于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转型背景下司法的公信力遭遇挑战、以及新媒体为公民提供了便捷的网络诉说平台。新时代背景下合力构建公众理性参与司法的进路就是建立有效的司法网络回应机制,规范网络公众司法参与行为以及保持与民意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新区域主义视角的区域合作治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公共问题的凸显,使区域内的单一主体无法单独应对各类公共性事务,因而区域合作治理成为一个普遍的选择。新区域主义倡导区域间的开放性、介入性、包容性、合作性,对区域合作治理的推进作用明显。我国在探索区域合作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与不足,因此需要在新区域主义指导下,建立新型的区域合作同盟,完善区域治理政策框架,构建区域利益平衡与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发展趋势日益突显其社会融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现代化视角、社会排斥视角、社会资本视角以及公共政策和制度分析视角是当前研究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主要视角,同时也为促进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提供了多元的破解路径:进行传播媒介素质教育促进农民现代化转型:以社区为平台加强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互动交流,提高社区聚合力;开发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构建农民工的社会资本,提高其经济地位和城市适应能力;加快制度融合和政策发展,保障农民工的基本公民权.  相似文献   

20.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视角、社会排斥视角、社会资本视角以及公共政策和制度分析视角,是当前研究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主要视角,同时也为促进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提供了多元的破解路径:进行传播媒介素质教育促进农民现代化转型;以社区为平台加强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互动交流,提高社区聚合力;开发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构建农民工的社会资本,提高其经济地位和城市适应能力;加快制度融合和政策发展,保障农民工的基本公民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