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毛泽东一生倡导党员干部要做实事求是、忠诚于党和人民的老实人,反对"老实人不聪明""老实人吃亏"的说法。他认为,老实人忠诚党和人民的主要表现,就是个人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他说:"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亏。"他将个人主义者、宗派主义者归为不老实之列,断言不老实"总有一天要吃亏"。他指出,个人主  相似文献   

2.
《福建党史月刊》2014,(5):32-32
正1949年5月10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复南京市委并告华东局电,其中说:"来电说‘空言无补,需要美首先做更多有益于中国人民的事’,这样说法有毛病。"这句被毛泽东认为有"毛病"的话,是此前南京市委在致中共中央电报中说的。  相似文献   

3.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始终倡导党员干部要带头"做老实人"。他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需要,对传统文化中关于忠诚老实的人格要求进行批判继承,扬其精华、弃其糟粕,并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重新赋予它崭新的内涵,提出并倡导做实事求是、忠诚于党和人民的老实人。毛泽东反对"老实人不聪明""老实人吃亏"的说法,并深刻指出,历史总会正确评定人们的功过是非,不老实,总有一天要吃亏。他还提出了做老实人的四个着力点,即说话要老实,学习要老实,做事要老实,改正错误要老实。  相似文献   

4.
谈慎微     
正所谓慎微,就是在细微之处保持警惕、警觉、警醒,"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关于慎微,古人有很多警世之言,诸如"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起""慎微防萌,以断其邪""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漏;百尺之屋,以突隙之烟焚""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为官从政务必恪守两条戒律:一是大事不可糊涂,二是小处不可随便。大事糊涂,必然败  相似文献   

5.
草地风云     
十二、坚持南下 张国焘密电陈昌浩 张国焘花了三天时间,从噶曲河畔返回到刷金寺后,等着徐向前、陈昌浩南返的消息,不料等着的是毛泽东等七人促他北上的电报。他撇下电报,颇为生气地对参谋长黄超说:“毛泽东和这些留俄派真是顽固,一天就是讲北上!北上!也不看看当前的环境与条件,我这个总政委的话,没有谁听,还是毛泽东一人说了算,毛泽东就喜欢独裁,喜欢独断专行,发号施令。不行!马  相似文献   

6.
正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更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的和平解放与发展是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的结果,是中华民族团结的伟大结晶。在香山革命纪念馆"红色电波中的领袖风范——毛泽东香山时期电报手稿"的展览中,陈列着一封毛泽东关于新疆问题复彭德怀的电报。这封电报不仅呈现了新疆和平解放背后的故事,更体现了毛泽东在香山时期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和人民解放军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革命信念。  相似文献   

7.
讽刺幽默     
世说新语绝不让只会干事、不会来事的人吃亏,绝不让"不跑""不要"的人吃亏,绝不让长期在艰苦岗位上的人吃亏,真正让干部专心谋事而不分心谋人,大力营造风清气顺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热"通常是表达一种情谊深厚、受人欢迎的社会风尚。在各个领域都有独具特色的"热",如"琼瑶热""三毛热""尼采热""萨特热""弗洛伊德热""房地产热""证券热""基建投资热",等等。在中国政治领域则出现了蔓延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毛泽东热"。所谓"毛泽东热",就是对毛泽东本人和"毛泽东时代"的怀念和追忆,并且这种怀念和追忆很快成为一股席卷大江南北的民间情结。"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  相似文献   

9.
正1948年3月的一天,胡乔木找到毛泽东的机要秘书叶子龙,着急地说要查找一份中央工委关于土改的文件。叶子龙说:"工委的所有电报都是马上送给主席的,一刻都不能耽误,这你是知道的。"胡乔木说:"我也记得主席好像看过这份电报,但他说没有看到,还跟我发了脾气。"就在这时,机要室的电话响了。叶子龙拿起电话,毛泽东的声音传了  相似文献   

10.
正"保守机密,慎之又慎。""必须十分注意保守秘密,九分半不行,九分九也不行,非十分不可。"这是毛泽东两次为保密工作所作的题词。"革命战争年代,保密就是保生命,保胜利;和平建设时期,保密就是保安全,保发展"。翻开党的保密战线历史,革命先辈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演绎了多少动人心魄的传奇故事!李公馆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党的保密工作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就开始了。1964年,毛泽东在会见新中国  相似文献   

11.
<正>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时,蒋介石当面表示,希望能在南京与周恩来直接会商两党合作抗日的问题。中共中央注意到这一意向,可就在周恩来的南京一行酝酿之时,张学良因送蒋介石去南京而被扣。中共中央考虑到周恩来的安全,不得不改变了原先的打算。1937年1月5日和6日,毛泽东等连日给在西安的周恩来、秦邦宪发去电报,"此时则无人能证明恩来去宁后,不为张学良第二。""恩来绝对不可去南京。"但是,中共中央仍对和平谈判寄以希望,便改派潘汉年前往南京,并表明自己的态度:"周暂难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在我国西北的甘、宁、青地区,存在着数股强大的回军武装力量.由于其首领皆为甘肃河州(今甘肃临夏)回族马姓,故称"马家军",俗称"西北群马",又因割据范围分成"宁(夏)马"、"青(海)马"、"甘(肃)马"等,其势力还曾扩张到新疆.  相似文献   

13.
正中华民族历来注重战略思维。我国古人就提出,不审天下之势,难应天下之务。毛泽东也曾说过:"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如果丢了这个去忙一些次要的问题,那就难免要吃亏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彰显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高超战略思维。从世界视域看,战略思维要求增强全球意识,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高度审  相似文献   

14.
据《近代史研究》透露,西安事变前,张学良将军曾向中共中央提出入党要求。现保存有两个文献可资佐证:一是1936年底,中共派驻东北军的联络员刘鼎在致中共中央的一封电报中说:“日要求入我党员,求专人训练”。此即指张学良将军曾不止一次向刘鼎谈到他的入党要求。二是同年7月2日中共中央负责人洛甫(张闻天)给共产国际的一封电报,这封电报具体说明了张学良将军提出入党问题的经过以及中共中央打算吸收其入党的具体考虑。电报发出后,共产  相似文献   

15.
关于斯大林是否劝阻中共渡江问题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斯大林是否曾"劝阻中共渡过长江"的问题上,上世纪80年代中国史学界曾进行过热烈争论.1994年俄国学者齐赫文斯基在俄国<近现代史>杂志发表了<1949年1月的函电往来>一文,公布了斯大林与毛泽东就国共和谈问题的往来电报,有的学者根据1月14日电报,认为斯大林没有"劝阻渡江".①笔者在俄罗斯查到了斯大林与毛泽东往来函电的原件以及其他原始文件,依据这些文件对斯大林是否曾劝阻中共渡江问题试做一次新的辨析,认为斯大林的几封电报及1949年1月底米高扬所说的"联合政府"就是斯大林"劝阻渡江"的根据.  相似文献   

16.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要求全党同志"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不让老实人吃亏既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重要原则,也是实现党在每一阶段目标任务的根本之道。不让老实人吃亏,关键是领导干部要及时、准确识别老实人,不让老实人游离于党组织的视线之外。  相似文献   

17.
正党员干部必须解决好"善始善终"的问题。如果平时不刻意"慎独""慎微",不注意防范"找上门来"的错误,老是怀着侥幸心理去为不可为之事,非栽跟头不可。严格自律、慎独慎微是中国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把内心的底线守住了,制度约束的成本就会大大降低。从古至今,人的行为总是受制于两种力量:一是内心自我约束,如通过道德教化、宗教熏陶、信仰凝聚等手段加以强  相似文献   

18.
<正>创造性地开创"方志敏式"根据地模式"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李文林式"这三种革命根据地模式,是毛泽东在1930年1月给林彪的信中提出来的。"方志敏式"是以弋阳、横峰两县边界的磨盘山为中心,在没有正规军队帮助的情况下,先依靠农民革命武装发动起义,然后再创建正式  相似文献   

19.
<正>编者:《求是》杂志近期刊发了"马工程"首席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邢贲思的文章《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战略工程》,文章回顾、梳理了"马工程"十年来取得的重大成果,并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们党有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强调干革命要靠两杆子,把笔杆子提到和枪杆子同等重要的地位,说明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程度。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要  相似文献   

20.
正一首好诗,总是有让人铭记在心的名句。这些名句经过时间历史长河的沉淀而熠熠闪光,散发着永久的魅力。毛泽东的诗词之所以有永久的魅力,其原因之一就是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哲理名句。诸如:"踏遍青山人未老""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不到长城非好汉""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人间正道是沧桑""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无限风光在险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家喻户晓,给人以美感、智慧、勇气与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