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正常书写条件下形成的笔迹相比,复写纸复写笔迹的特征变化性更大,鉴定难度更高。本文阐述了从书写承受物、书写工具、书写时间、书写人心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析复写纸复写笔迹变化的几点主要原因,为全面掌握复写纸复写笔迹变化的规律和准确鉴定该类笔迹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复写笔迹的变化规律,探讨复写笔迹特征价值。方法:从书写压力、品牌、承受纸张和不同联四个因素对普通复写纸与无碳复写纸进行考查,统计、分析200余份复写笔迹变化规律。结果:不同品牌之间复写笔迹的变化基本不明显,其他三因素则变化都较为显著。同时提出在对复写笔迹进行检验时,特别是综合评断时要细致分析复写笔迹变化产生的可能原因,才能作出更为可靠和可信的鉴定意见。  相似文献   

3.
左手伪装笔迹鉴定原理采撷与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些案件中,行为人故意临时用左手做伪装书写,以掩盖自身真实的书写笔迹。左手伪装笔迹与右手正常笔迹之间虽存在较大差异,但可以通过比较检验对书写人进行同一认定。由于个体生理特性以及书写运动机理,书写人的左手字往往能够反映其右手书写活动中的某些书写动力定型,为鉴定左手伪装笔迹提供了重要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笔迹鉴定中,经常会遇到由于检材与样本的书写速度不同,造成二者间的可比性差,给检验和鉴定带来较大的困难。因此,对同一人用不同书写速度造成笔迹变化的规律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很有必要。文章通过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的人群书写速度变化笔迹特征存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了同一人速度变化笔迹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同一人不同书写速度变化的笔迹既具有不变的稳定性特征,也具有可变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成年人练字前后笔迹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检验鉴定其练字前后笔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传统分析笔迹的8大特征点为主,笔迹量化方法为辅助,综合分析同一人练字前后笔迹。结果:同一人练字前后笔迹在整体布局、错别字、阿拉伯数字、标点符号等方面特征变化小,可作为练字前后笔迹检验鉴定依据。结论:对同一人练字前后笔迹检验,以少量笔迹的检验为重点,用测量和分类2种方法量化笔迹,可提高笔迹鉴定意见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选取笔迹心理分析中的笔迹特征,与笔迹鉴定所用特征进行比较,引出笔迹心理分析在笔迹鉴定等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以丰富笔迹鉴定的研究方法,为相关案件的鉴定提供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要实现计算机笔迹识别,必须深入分析笔迹特征和仔细甄别书写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的运动关系。汉字识别技术与笔迹鉴定相比,二者对检材、样本的条件要求不同,鉴定的目的不同,提取的特征不完全相同,得出的识别或鉴定的结果的意义不同。只有依照笔迹鉴定的要求,在特征提取、识别算法、测量技术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身份认证意义上的计算机笔迹自动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8.
笔迹从其实质来看,是笔迹书写人书写技能和书写动作习惯的反映.笔迹鉴定结论正是笔迹鉴定人通过笔迹特征来认识书写人的书写技能和书写动作习惯,经过综合评断而给出的检材与样本是否同一的推断性意见.当检材或样本笔迹中出现漏笔画现象时,其是否可以反映书写人的书写动作习惯将直接影响笔迹鉴定人对笔迹书写人书写动作习惯的认识,进而影响鉴...  相似文献   

9.
笔迹鉴定属于比对型科学,其鉴定意见的准确率往往会与提供的检材与样本的质量紧密联系。鉴定人员在每一个案件中历经分别检验、比较检验与综合判断后,进而结合笔迹的特征分析笔迹的书写工具、判断书写环境、书写水平与书写习惯,最终得出科学性的鉴定意见,这种系统的检验方法均来源于同一认定的科学理论之上。  相似文献   

10.
因年老或疾病或受伤等产生的重症,容易造成书写人书写器官受损,无法顺利进行书写活动,使该期间书写笔迹产生大量变化,导致鉴定难度增加。本文通过分析重症病人笔迹的各种特点及形成原因,探讨其特征变化规律,归纳出相关检验要点,为正确检验此类非正常条件下形成的笔迹进行先期理论研究,以期于实践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