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洪斌 《湘潮》2012,(9):37-39
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制宪会议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包括中国共产党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董必武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下了刚劲有力的“董必武”3个字。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首次亮相,也是中国共产党高层领导人第一次以公开身份在美国活动,董必武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1956年(9月—12月) 9月15日至27日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湖北代表董必武、李先念当选为中央委员。9月28日,在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董必武、李先念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85年5月,在八大二次会议上,王任重增选为中央候补委员,5月25日,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五中全会增选李先念为书记处书记。  相似文献   

3.
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成立大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董必武代表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人民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了字。会议期间,董必武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伟大成就,打破了国民党对我解放区的新闻  相似文献   

4.
1975年3月5日,是董必武90岁的生日,生日刚刚过完,董必武的病情突然加重,他不得不乘飞机从广州飞回北京,并住进了北京医院新建成的北楼高干病房。4月2日晨7时58分,身患肝癌的董必武与世长辞,他也是中共“一大”13名代表中最长寿的人。1921年7月23日晚,中共“一大”开幕,各地早期共产党组织派出的13名代表在上海举行了中共“一大”。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当年的中共“一大”13名代表经历了漫长的28年的革命岁月后,有的人为革命英勇牺牲了,有的中途脱党,有的甚至当了叛徒、汉奸,只有董必武与毛泽东站在了天安门城楼上,并成为中共领袖。关于董必武的研究资料仅次于毛泽东,可谓是汗牛充栋,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让我们重温历史,揭开这位中共“一大”代表与中共“一大”的一系列研究中的历史谜团。  相似文献   

5.
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等12位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②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强调把领导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6.
博采之窗     
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李达等12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共产党员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因受暗探注意,最后一天即7月30日改到嘉兴南湖船上召开。  相似文献   

7.
1920年秋天,董必武在其武汉抚院街寓所与陈潭秋一起接待了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马迈耶夫。马迈耶夫此行是要与陈独秀、李大钊、董必武等分别商量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事宜。面晤是秘密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1945年6月26日,在《联合国宪章》签字仪式上,中国代表团惟一的中共代表董必武,在宪章上庄重地签了“董必武”三个刚劲有力的楷体字。中国这个积弱多年的“东亚病夫”,以它在二战期间用鲜血和生命的巨大代价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跃进了世界大国之列。而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抗战的主要领导力量,早已为世界所瞩目,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代表团的成员。但中共代表董必武的美国之行却充满了艰难、障碍和坎坷。  相似文献   

9.
正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董必武传》中记载:1975年4月7日,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董必武同志追悼大会"上,叶剑英致悼词。"叶剑英在悼词结束语中深情地赞颂:‘董必武同志真正做到了一辈子做好事,不愧为无限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叶剑英在"悼词"中所表露出来的对董必武的"深情",与他同董必武长时期的、不平凡的交往和深厚情谊分不开。董必武在与叶剑英唱和的一首诗中"咬得菜根无别异"之句,就是他们之间深情厚谊的真实而生动的写照。  相似文献   

10.
1945年3月15日,中、苏、英、美四国联合发表公告,向全世界宣布决定在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制宪会议。关于中国代表团的成员问题,国民党政府曾想一手包办、垄断中国代表团。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认为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应包括国民党、共产党和民盟,否则,不能代表中国。经过多次交涉和争取,3月26日,国民党当局公布代表团名单,同意董必武作为中共代表参加联合国大会。4月1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会议决定,董必武率随员章汉夫、陈家康参加联合国大会。1945年3月29日,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长蒋中正、代理院长宋子文联名签署特派状(派字第十八号),委派董必武为“中华民国出席联合国大会代表”。此特派状,纵41.3厘米,横50.7厘米,纸质,石印,毛笔写。盖有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印,信封有残缺(如上图)。这件珍贵的文献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相似文献   

11.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市望志路106号开幕.全国有七个地区十三名代表参加会议.陈公博、包惠僧、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张国焘、刘仁静、王烬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周佛海及第三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李克诺斯基,一共十五人.在此次会上,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成立.身在广州的陈独秀被选为中共总书记.  相似文献   

12.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的一所公寓里秘密召开了,在座的13名正式代表中,除了有后来为世人敬仰的革命领袖毛泽东、董必武等人外,陈公博、周佛海也赫然在目,他们作为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而载入史册。然而,沧海桑田,事隔20年,他们再次为世人瞩目,所不同的是,他们背弃了最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董必武同志诞辰120周年。董必武同志一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不仅在法制建设方面贡献卓著,而且在党的建设方面也有很多独到的思想和建树,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首先,董必武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关心和参与党的建设,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出了重要贡献。董必武同志身怀救国救民的大志,创建了武汉的早期共产党组织。作为中共一大代表,他参与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大浪淘沙,在一大代表中,有些人后来走上…  相似文献   

14.
<正>2022年五四青年节前夕,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中国人民大学,同师生代表亲切座谈。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大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从陕北公学到华北大学七七事变以后,为培育革命干部,满足抗日战争的需要,1937年7月底,中共中央决定创办陕北公学。林伯渠、吴玉章、董必武、徐特立、张云逸、成仿吾等人在延安筹办陕北公学。建校之初,毛泽东就为学校提出了“忠诚、  相似文献   

15.
80年前的7月,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13名代表秘密聚集上海,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郑重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件开天辟地的伟大事件凝聚了一批湖北籍共产党人的贡献。他们在一大的13名代表中,竟有董必武、陈潭秋、李汉俊、包惠僧、刘仁静5人之多,而且一大的一些文件  相似文献   

16.
正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李达、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毛洋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来门7个地区共产党早期组织13位代表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出席了会议。中共一大会址,是幢石库门楼房,建于1920年秋。当时为出席中共一大会议的上海代表李汉俊及其胞兄李书诚的寓所。1952年9月,中共一大会址修复,建  相似文献   

17.
正邓恩铭(1901—1931),贵州省荔波县人,水族,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1921年7月,来自贵州、年仅20岁、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邓恩铭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与毛泽东、董必武等其他11名代表一样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此后,他在山东等地积极从事党的组织、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董必武主要战斗工作在国统区,在此期间返回延安两次。董必武讲好“延安故事”的主要实践路径有:参与创建党的舆论阵地《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并持续发表大量宣扬中国共产党抗战路线方针政策的文章;利用国民参政会批驳国民党谬论,宣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功绩;协助党中央谋划邀请外国记者访问延安,打破国民党新闻封锁;利用旧金山联合国会议中国代表身份在美国宣传延安等解放区的真实状况,进一步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董必武在延安时期的宣传实践经验对当前讲好中国故事仍有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红船赋     
正1964年4月5日,浙江嘉兴南湖波光粼粼,秀水荡漾。78岁高龄的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重访中国共产党的"母亲船"——嘉兴南湖红船。眺望春阳映照的金色湖光,抚摸画舫上的岁月沧桑,董老心潮澎湃,挥毫赋诗:"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旧踪"是什么?是孕育于北京、擘画于上海、诞生于嘉兴的建党伟业;是"中华大地气氤氲、旷古欣迎马列魂"的开天辟地;是"一只小船诞生了一个大党",一个大党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航程。  相似文献   

20.
七一的由来     
纪念中国共产党的诞辰,早在1936年就已开始,最初的活动是发表纪念文章。陈潭秋同志1936年6月写了《回忆党的一大》,刊登在莫斯科出版的《共产国际》刊物上。同年,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米夫写了《英勇奋斗的十五年》。前者说一大是1921年7月底召开的,后者也说得很笼统,两篇文章都没有明确说出一大召开的确切日期。 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首先提出来的。当时,在延安的一大出席者只有毛泽东、董必武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