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奋斗》2021,(11)
正八女投江纪念馆地处牡丹江市区中轴线南端,展馆建筑面积6885平方米,包括4个基础陈列展厅、一个临时展厅及一个多功能厅。馆内基本陈列包括八女投江事迹暨牡丹江抗日斗争史实展、牡丹江英烈事迹展、追寻城市的红色记忆展、牡丹江古代历史陈列展等。自2011年8月1日正式对外开馆以来,八女投江纪念馆不断充实展出内容、创新展陈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已接待中外参观者近40万人次。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11,(8):24-25
“八女投江”群雕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太平路南端江滨公园,临牡丹江畔。该群雕1988年落成,坐南朝北,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高8.8米,长18米,宽6.9米,由花岗岩雕塑而成,“八女投江”四个大字由全国原政协主席邓颖超题写。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12,(2):23-23
“八女投江”遗址陈列室 “八女投江”殉难地位于牡丹江市林口县刁翎镇三家子村西北的柞木岗山东侧。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目伪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四、五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南五常地区远征,途中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  相似文献   

4.
八女投江     
《世纪桥》2012,(22):58-63
冷云等八名抗联女战士牺牲得壮烈,令人赞叹。八女投江的故事是一曲悲壮的歌。当她们抱着、挽扶着负伤的战友,指导员冷云用手捂住伤口,坚决地下达命令:“走!”的时候,不禁令人潸然泪下,肃然起敬。这是一群多么令中国人民骄傲的伟大女性,多么为中华民族争气的中华女豪杰。史学工作者质慧写到:  相似文献   

5.
《湘潮》1995,(4)
“八女投江”是怎么回事抗日战争中,我国东北曾有过“八女投江”的壮举。关于此事的记载,最早见于周保中将军1938年11月4日的日记:“五军师长书范,于西南远征归抵刁翎,半月前,在三家子方向拟渡乌斯浑河。拂晓正渡之际受日贼河东伏兵袭击,高丽民族解放有深久...  相似文献   

6.
李世昌  王迪礼 《世纪桥》2008,(19):41-45
<正>今年的10月20日,是名震中外的"八女投江"抗日殉国7周年纪念日。这八位年轻的东北抗联女英雄,是我们黑龙江省林口县、穆棱市和桦川县人,事件又发生在林口县。因此说,"八女投江"抗日殉国,是我们黑龙江的骄傲,特别值得我省青年和妇女自豪。笔者是林口县人,  相似文献   

7.
艰难卓绝的东北抗联时期,曾发生过八女投江的悲壮故事。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八位女英雄以牺牲生命为代价掩护的一位抗联师长,竟然在后来的岁月中投靠了日寇,做了可耻的变节分子。  相似文献   

8.
刘继兴 《廉政瞭望》2012,(17):70-70
艰难卓绝的东北抗联时期,曾发生过八女投江的悲壮故事。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八位女英雄以牺牲生命为代价掩护的一位抗联师长,竟然在后来的岁月中投靠了日寇,做了可耻的变节分子。  相似文献   

9.
在东北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38年10月,抗税五军某部以指导员冷云为首的八名女战士,为掩护大部队转移,与日伪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弹尽路绝的危急时刻,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手挽着手,肩靠着肩。一齐走进汹涌澎湃的乌斯浑河,用生命铸造了“八女投江”的历史丰碑。八名女战士的英雄壮举,震惊中外,成为抗联战士乃至全国人民团结抗日的精神武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今天,“八女投江”的业绩仍然是我们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精神食粮。(-)回首中华五千年,一条红线贯穿其中,暨广嘉无垠的沃土孕育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开发和捍…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10月20日,是名震中外的"八女投江"抗日殉国70周年纪念日.这八位年轻的东北抗联女英雄,是我们黑龙江省林口县、穆棱市和桦川县人,事件又发生在林口县.  相似文献   

11.
“八女投江”烈士群雕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区中心太平路南端江滨公园,紧临牡丹江。为纪念8位抗日巾帼英雄,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于1984年筹建,1988年8月1日落成。群雕坐南朝北,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12.
刘少民  郝兵 《党建》2005,(6):37-38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是抗战时期“八女投江”故事的发生地。几十年来,270万牡丹江市人民在八女精神鼓舞下,不懈拼搏,顽强进取,使昔日一座贫穷的边陲小城,以一种全新的对俄经贸城形象,让世人刮目相看。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时,我们来到了这座英雄的城市。当我们换乘的车子从牡丹江出发,奔波了约3个小时后,英雄壮烈殉国的地方———流经林口县雕翎镇境内的乌斯浑河,便出现在了我们眼前。乌斯浑为满语“凶狠的河流”之意,全长140多公里,在不远处注入牡丹江。67年前深秋的一天,东北抗日联军五军一部经历一场恶战后,撤退到乌斯浑河…  相似文献   

13.
<正>初冬时节,牡丹江的支流——乌斯浑河在漫漫草木枯黄中静静流淌。"乌斯浑"是满语,有凶狠的河流之意。80年前,这条裹挟着侵华日军罪恶子弹的凶狠之河,吞噬了8条宁死不屈的英雄女儿。而今,"八女投江"纪念碑矗立在乌斯浑河东岸,透过历史的尘烟,深情凝望着这片承载过血与火的土地锻铸出的富饶与祥和。抗日战争时期,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投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40年代,沈阳女作家白朗(刘东兰)的报告文学《八女投江》,描写东北抗日民主联军的8位女战士,在与日军激战中身陷绝境,高呼"不能凯旋归去,只有光荣赴死",毅然手挽着手一起跳入波涛滚滚的洪流中,壮烈殉国.这篇报告文学当时震动了全国各大解放区.  相似文献   

15.
正八女投江殉难地遗址位于林口县刁翎镇三家子村,距林口县城90公里,2010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38年夏,日伪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五军主力部队向西南远征。10月下旬的一天,抗联第五军第一师百余人队伍远征回返,途经林口县境内乌斯浑河畔时,日军闻讯,集合1000多名日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  相似文献   

16.
“八女投江”的壮举记载,最早始见于周保中将军的日记(1938年11月4日):“五军关师长书范,于西南远征归抵刁翎,半月前,在三家子方向拟渡乌斯浑河。拂晓正渡之际,受日贼河东伏兵袭击,高丽民族解放有深人革命历史之金世峰及妇女冷云(郑××)、杨秀珍等八人,悉行溺江捐躯”,“乌斯浑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这段日记显然是周保中将军听到下属们的汇报记录而成,字里行间充满着崇敬与悲痛。但具体情况他可能没了解到,只  相似文献   

17.
端武 《世纪桥》2005,(8):92-93
在中国人民欢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作家王敬文以著名而壮烈的东北抗联‘八女投江’事迹为题材的长篇传记小说《霜冷的乌斯浑河》已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了。作者怀着对八位女烈士无限崇敬的深厚感情,以冷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以抗联五军妇女团参加“西征”为背景.以“八女投江”这一英雄壮举为高潮.谱写了我东北抗日联军的英雄战士.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战斗在血雨腥风的白山黑水间.给日本侵略者一次又一次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18.
每当看到国旗高高飘扬,我的眼前总会浮现昨天的战场:八女投江是中华民族的坚强与不屈;黄继光挺起的是祖国好儿女的胸膛。  相似文献   

19.
卢军 《世纪桥》2008,(19):66-66
<正>2008年10月20日牡丹江市在江滨广场隆重举行"八女英烈"殉难70周年纪念大会。市委书记徐广国在致辞中向全市人民发出号召:铭记先烈遗志,传承先烈精神,以奋发有为、创新创业、开拓开放的精神状态,把牡丹江建设成为令全体牡丹江人自豪的城市!大会开始,纪念警笛长鸣70秒,肃立广场上的人们向八女雕像,  相似文献   

20.
八女投江 1938年10月,以冷云为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战士,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弹尽援绝,毅然投入滚滚江水,为国捐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